《饥荒》:只要“活着”丨酷玩东西
《饥荒》这款由Klei Entertainment打造的动作冒险求生游戏,在2013年4月23日迎来了PC版的正式发布。在今年的7月份,该游戏以30元的价格附赠DLC内容,在app store上亮相,性价比极高,与Steam上18.99美元的售价相比,显得尤为划算。一时间,它在中国商店的付费排行榜上攀升至第二位。
《饥荒》对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上手,它给出的唯一一条非教程性质的提示是:“在天黑之前,务必搜寻一些食物。”但当你逐渐熟悉游戏后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丰富的游戏世界和内容便会如同洪水般涌现,给你带来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愉悦。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条简单的信念作为支撑,那就是:生存。
引子:活着
两年前,PC上,葡萄君的Wilson曾经存活了几百天。
他运用放飞风筝与交替施压的技巧,无损地摧毁了那座两层高的蜘蛛巢穴;他还使得猪人、鱼人和牦牛之间相互争斗,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仿佛在三颗鸡蛋上翩翩起舞。他建造了由石头砌成的高耸城墙,开垦了广阔的农田,移植了绿意盎然的草地与果树,铺设了豪华的地毯,并且饲养了狸猫、高脚鸟和乌鸦作为宠物。在基地内部,箱子里堆满了各式武器、防护装备以及工具,灯光持续闪烁,四周布满了众多复活祭坛,“逝者虽亡,终将重生,且力量更甚往昔。”
但他从没笑过。
雪夜寒风凛冽,猪人们挤在火堆旁,将他亲切地唤作“Friend”,而Wilson却依旧面带忧愁。
与众多肩负重任的游戏角色迥异,Wilson注定会走向生命的终点,他追求的仅是生存本身。那些看似崇高的目标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实则不过是维持生命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存在的手段。Wilson缺乏社交,他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为葡萄君一人展示他生存的方式。这种展示固然蕴含着挑战命运的勇气,却也流露出一种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Wilson毕生致力于打造规模日益扩大的基地,搜集数量不断增多的物品,构筑终将遭受破坏的防线,凝聚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对抗死亡的侵袭。在此过程中,他竭尽所能地表演与争取,但最终只能接受早已注定的命运。
我们何其相似。
饥荒是如何表述自己主题的?
成熟的风格和思想内核
每个成熟的游戏都独具特色,这种特色中往往融入了制作人所追求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塑造了游戏的内涵与深度。
有人评论,《饥荒》在美术方面的独特魅力,主要源于它受到了蒂姆·伯顿那种黑色幽默审美的影响。游戏在昏暗的色调、深沉的阴影以及低饱和度的色彩中,采用了一种漫画风格的人物两头身描绘,这种风格既不拘泥于传统,又充满个性。同时,搭配上节奏轻快的背景音乐,共同营造出一种既荒诞又真实并存的艺术风格。而技术与魔法的结合设定,更是增强了这种风格的独特感。
主角在精神归零的过程中,被其幻想中的阴影怪兽所击败,而旁边的科学设备也遭受了雷电的袭击。
游戏的叙述同样洋溢着魔幻现实主义的韵味。在饥荒世界的设定中,这种背景通过道具和彩蛋得以呈现:大理石雕像与地毯的奢华与荒野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宛如过往文明的遗迹;骷髅身旁,常常可见资源甚至农田;墓碑上刻着逝者的名字,而又是谁将其安葬?这些令人深思的细节虽无直接联系,却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在人物逐一查验各类物品并执行不同动作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发出各式各样的言辞。这些零散的对话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范围,还进一步加深了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渲染。
逝去的先辈们遗留下一根冰封的魔杖和一件抵御寒冷的背心,四周散落的猎犬头骨似乎在低语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一封信,或能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饥荒的背景下,“人终有一死”这一理念被推向了极端,游戏中的角色往往面临死亡,频繁遭遇死亡,甚至注定要死,一旦离世,一切归零。作为一款典型的生存类游戏,《饥荒》里的角色拥有饱食、生命和精神三个关键指标,其中任何一个指标下降,主角都可能命悬一线。而且,这些指标下降的速度会逐渐加快,不定时出现的猎犬攻击也会愈发频繁。黑夜降临,严寒肆虐,火灾频发……在这种种不利条件下,主角往往难逃一死。若非有复活祭坛的神奇力量,所有努力都将化为乌有,一切必须从头开始。这种对生命意义虚无的质疑,以及对轮回宿命的无奈接受,正是荒诞派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所在:《等待戈多》与《百年孤独》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思想内核。
动画开篇展示的穿越装置,Wilson的服饰与神情流露出一种复古的拉丁美洲风情,而拉丁美洲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充足的内容玩法
区区200M的大小,《饥荒》却具备充足的内容和玩法。
《饥荒》中的道具种类繁多,科技发展路径设计得相当合理,而NPC角色更是囊括了猪人、鱼人、牦牛、蜜蜂等数十种,各具特色。这些NPC不仅能为玩家提供食物、资源、保护,还能在玩家死亡时给予反馈。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决定如何利用这些NPC。此外,作为一款以“饥荒”为主题的游戏,它自然拥有各式各样的特色食物,从随手可食的萝卜,到在营火旁烤制的肉食,再到利用晾肉架和锅具组合烹饪的美食,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道具种类繁多,与之相匹配,主角可执行的动作亦极为丰富。这些动作涵盖了从徒手采集到砍伐、开采、挖掘、点火以及种植等各个方面。几乎所有的道具,甚至是地表环境,都能与之进行互动。
黑暗中,主角费力地咀嚼,腮帮子高高鼓起。
在游戏中,我们不难察觉,原本单一的资源获取方式已演变为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即便是外出拾取粪便,也变得趣味盎然。以猪皮为例,玩家可以选择消耗宝贵的装备与猪人村庄正面交锋,或者寻找废弃的猪人小屋或是复活祭坛,用锤子击毁建筑来获取材料,甚至可以在猪人村附近孵化蜘蛛卵,耐心等待蜘蛛与猪人发生冲突,最后坐享其成。猪皮只是养殖猪群所需诸多要素中的一环。特定资源往往只存在于特定地形,而要收集齐所有必需的道具和建筑,并非易事。
地底世界虽常年黑暗,却别有洞天,NPC和资源也不相同。
总的来说,这款游戏巧妙地将战斗、收集和探险等元素融合,各类工具也实现了相互联动,操作起来十分顺滑。此外,在生存模式中,还设有固定地图的冒险环节,让玩家能够收集传送装置的部件,进而挑战开启传送门。
极度用心的细节
在细节处理方面,《饥荒》虽因部分玩家反映的崩溃故障而受微词,但整体表现堪称接近满分。游戏视角调整后,不会出现平板端游常有的模糊不清现象。尽管是一款2D游戏,其视角却支持切换,便于玩家收集那些被遮挡的物品。每当主角接近某物,都会显示其名称,且长按操作还可选择执行不同的动作。
暴雨如注,所有道具都变得湿润——仔细观察,其纹理依旧令人称奇。
精心雕琢的细节之处,体现在游戏中层出不穷的隐藏机制与惊喜元素。如采花能够恢复精神,但在恶魔花附近逗留会削弱这种效果;身体湿透时,木材难以点燃,甚至砍伐树木时还会发生“手滑”的尴尬情况;四季的色调、天气的变幻、昼夜的更替以及生物的活跃程度都各有特色。正是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饥荒世界。而人物设定亦是如此。
那是一个奇特的生物,它能够与蜘蛛建立友谊,其触须如同丝绸般顺滑,实际上,Webber随身携带了一个蛛卵和两块怪兽的肉块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与猪人之间存在着天生的矛盾。
Webber的解锁过程,是在完成挖掘之后,将小蜘蛛的头骨埋入墓穴之中。随即,闪电划破天际,众多蜘蛛纷纷从墓穴中涌出,将无法动弹的主角逐一吞噬,随着这一幕的发生,该角色便成功解锁。
黄昏中鏖战一番不敌,被层出不穷的蜘蛛追逐至死的主角。
《饥荒》中的背景音乐曾因重复而被诸多玩家所诟病。然而,随着游戏的不断更新,其BGM已能根据季节、日夜、战斗场景以及地形的不同而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游戏中主角的步履声和动作音效也极为逼真,当主角接近某个物体时,音效会由远及近地播放,即便是梦魇降临,也能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旋律。一旦角色发生转变,那些在审视事物时奏出独特旋律的乐器亦会随之更迭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尽管它们都是近乎不协调的小调,却能够展现出角色迥异的个性和背景。各种声音相互融合,使得整个世界显得更加逼真。
真实的生存体验
究其根本,《饥荒》这款游戏所呈现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其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和细致入微的世界构建,均旨在服务于“生存”这一核心概念。葡萄君认为,生存类游戏的核心并非仅仅是玩家与僵尸之间的生死较量,而是要让玩家身临其境地体验那种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的情境。
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是其特点之一。在《饥荒》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整日四处游荡,仅以萝卜、浆果和坚果为食,等待生命的终结。有些人甚至可以在没有地图、没有行囊的情况下,仅依靠木头度过漫长的岁月。而大多数玩家则倾向于忙碌地度过一生,搭建营地,春耕秋收,饲养动物,抵御猎狗的侵袭,畅游在冒险模式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Woodie砍伐树木的速度极快,而且一旦砍伐树木过多或是到了月圆之夜,他便会化身为一只河狸。
生命的另一面即是终结。尽管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令人畏惧,但真正令人恐惧的是,疏忽大意往往直接导致了生命的终结:火堆若少添一根木柴,冬天若少披一件衣物,行走时若多迈出一步,手若不慎多拿一枚鸡蛋,都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正因为如此,生存才显得更加宝贵。经过一天的搜寻,未见任何食物,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片果实累累的桦树林,亦或是一个种植着萝卜和浆果的猪人村落,那一刻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
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用途,使得生存体验更加贴近现实。即便是AI中最低级的“小兔子”,不仅能产出肉块,还能用于制作魔法帽子,助力科技发展。在玩家情绪低落时,它们还会变身为黑色,提供胡须和噩梦的燃料;同一块大便,既能用作燃料,又能作为田地的基础,还能为作物和枯萎的植物提供养分。这无疑让玩家产生了一种捡到任何垃圾都要将其变废为宝的强烈感受。
除此之外,除了装备的耐久度、角色的饥饿度、生命值和精神值能够实时查看,《饥荒》中的其他数据均被隐藏不露。玩家需自行探索,了解砍伐树木、开采矿石所需的次数、武器攻击力、非玩家角色(NPC)的生命值,以及季节变换和植物生长的周期。在某种程度上,数据越少,游戏世界就越贴近现实,与之相随的探索乐趣也是生存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从客观角度出发,《饥荒》的挑战性和游戏机制并不适宜那些只追求简单乐趣的休闲玩家。相较之下,对于追求挑战的硬核玩家来说,持续推出DLC的《饥荒》依然保持着几年来的高人气,甚至有忠实的粉丝每天在贴吧上直播自己的生存经历。总的来说,《饥荒》是一款具有独特价值观,接近艺术水准的生存游戏,其内容丰富多彩,细节处理得十分吸引人。“活着”的主题贯穿始终,十分鲜明。
葡萄君在体验完《饥荒》这款游戏后,心中涌现出另一种感慨:吃得饱足,无疑是世间最令人愉悦的体验。
若玩家曾在游戏中体验过冬日里腹中空空,为寻几颗果实跋涉了一日一夜,甚至与蜘蛛激烈交锋的情景,那么对历史上饿殍遍野的严重饥荒便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葡萄君始终坚信,食物是维系生命与文明的基石,在享用美食之际,我们应当对食物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期盼手中的《饥荒》一书在现实世界中永不成为现实,渴望五谷丰登,六畜繁盛,永远没有饥荒的岁月。
安妮·默勒《谢谢你,好吃的面包》绘本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