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还是没能抓住二次元
《白夜极光》这款游戏于6月份在国服正式上线,它使得腾讯游戏吸引了众多二次元玩家的喜爱。
不得不说,在这场活动中,腾讯对二次元文化把握得相当精准。00后的玩家张扬难掩兴奋之情,他激动地向燃次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白夜极光》由腾讯于2021年发布,该游戏在日本、欧美、港澳台等地陆续上线,并在2023年6月13日向国内玩家开放。长期以来,腾讯被广泛讽刺为“不懂得二次元文化”,然而,这一次,腾讯通过《白夜极光》成功改变了这一形象,这主要得益于其精美的插画设计以及轻松的氪金方式和游戏风格。
张扬坦言,《白夜极光》这款腾讯出品的游戏将单次抽取的价格降至2元,这一价格相较于同类二次元游戏普遍的12至16元平均单抽费用,显得格外厚道。他补充道,在2023年暑假期间,这款游戏已经赢得了众多二次元玩家的好评。
尽管口碑有所转变,而且开服前预约人数已经达到800万,国服上线当天便登顶iOS免费排行榜,同时占据TapTap热门榜和bilibili游戏热度榜的榜首位置,然而《白夜极光》似乎仅吸引了部分二次元用户群体,其亮点也不过是短暂的“闪现”。
《白夜极光》国服在首日上线时的吸金表现并不理想,其日流水仅为18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七麦数据的统计,2023年7月整月,《白夜极光》在国内iOS端的收入预估总额约为123万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在4月便已上线的米哈游新作《崩坏:星穹铁道》,同期在国内iOS端的收入预估高达2034万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燃次元截图;图表展示:白夜极光7月流水(位于左侧)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崩坏7月流水(位于右侧)。
显然,《白夜极光》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并未能成为腾讯游戏吸引二次元用户期望的利器。
二次元游戏领域在游戏市场的竞争中尤为激烈,腾讯对此市场同样没有置身事外。为了在二次元游戏这一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腾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在2023年的游戏展示活动中,腾讯公司一次性推出了18款全新的游戏作品,其中涉及二次元题材的游戏达到了6款,这一比例达到了30%,可见其对“二次元”领域的信心和投入。
在此之前,腾讯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在2021年及之前投资了约90家游戏企业,其中18家专注于二次元领域。到了2023年,腾讯在游戏发布会上一次性推出了18款全新游戏,这一数字比2022年增长了50%。在这种背景下,“老游戏让位,新游戏登场”已成为腾讯在2023年的核心战略。在这18款新游戏中,二次元游戏占据了6款,占据了总数的30%。
腾讯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的人脉,但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的发展,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今年暑期档的竞争结果揭晓,米哈游依然稳居榜首。腾讯寄予厚望的《重返未来:1999》却陷入了高投入宣传和前期制作的高成本困境,自6月上线以来,收入不断下滑。而口碑极佳的《白夜极光》虽然备受好评,但市场反响平平。对此,资深游戏制作人杜克直言不讳。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尽管在投资激增的2021年,二次元游戏并未对腾讯的游戏业务产生显著的提升效果。
当前,腾讯游戏业务,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的核心力量,依然集中在竞技类游戏上。根据腾讯于8月16日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第二季度国内市场游戏收入达到了31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然而并未达到预期的335.1亿元。在多场讨论中,普遍认为“国内游戏业务表现不佳”,而支撑国内游戏市场的主要力量依然是“我们那些经久不衰的精品游戏……例如《火影忍者手游》和《DNF》”。
《原神》的辉煌成就早已显现,充分证明了二次元游戏市场蕴藏的丰厚盈利空间。面对国内游戏市场的压力,腾讯将目光投向了二次元游戏领域,这一举措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只是,撞上国内二次元游戏的通胀时代,腾讯的路似乎并不好走。
01 《白夜极光》拿捏二次元?
腾讯游戏凭借《白夜极光》揽获了一批二次元用户。
整个七月,张扬对腾讯推出的《白夜极光》情有独钟,每当在B站上刷到对该游戏角色的推荐视频,这位资深的二次元游戏爱好者便会“瞬间被角色的立绘所吸引”,“游戏中的所有角色都配备了Live2D立绘,其画风之精致堪称一绝,即便在国内的二次元游戏市场中,也堪称顶尖之作。”张扬兴奋地表达了他的感受。
体验过游戏后,张扬很快便被深深吸引,“起初得知是腾讯推出的游戏,我其实持怀疑态度。”他坦率地说,之前腾讯游戏的“高额消费模式”在玩家中常常引发不满,“比如《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它们在剧情设计上并不用心,却总是以高价皮肤来吸引消费者。”
然而,他未曾料想,这一次,腾讯的《白夜极光》竟然对传统的二次元手游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来源/白夜极光官方账号图/白夜极光精美立绘
《白夜极光》的周卡仅需9元,5次抽取同样只需9元,这一价格远低于同类二游的648元50抽。张扬指出,该游戏还特别推出了每周一更新的1元礼包,这一活动激起了二次元玩家的极大热情,他们纷纷将其称为“疯狂星期一”。
张扬向燃次元透露,《白夜极光》这款游戏即便是小额充值也能畅玩,其游戏体验同样令人满意。他还补充说,《白夜极光》的单次抽取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抽取的成功率也较高。此外,游戏的皮肤还可以使用月卡返的优惠券进行购买,这样一来,玩家实际上是用一份钱获得了双倍的体验。
自七月以来,无论是月卡还是心悦卡,张扬的总投入不过300元左右;与其他二次元游戏相较,腾讯的《白夜极光》显得格外厚道。
除了特别关照二次元爱好者以实现经济实惠,《白夜极光》还因其操作简便、学习周期短的特点,大幅度减少了新手玩家尝试游戏的难度。
林林,这位00后,是《原神》的坚定粉丝。自从毕业后投身职场,一年过去了,他发现自己很难每天抽出2到3小时来完成那些繁琐的在线任务。自从接触了《白夜极光》,他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登录《原神》了。
《白夜极光》不仅因其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林林,更因其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受到青睐。目前,游戏中新增了扫荡功能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即便不进行更新,仅需30分钟就能完成体力消耗和任务,即便遇到更新,所需时间也大致在1小时左右。林林如是说。
尽管吸引了众多二次元爱好者,然而,腾讯游戏若想通过《白夜极光》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确立稳固地位,实则颇为不易。
在河流的映衬下,《白夜极光》的呈现效果尚可,然而其中某些细节也凸显了它与热门二游之间的差距。
微博上,白夜极光官方账号的粉丝量仅有22.2万,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哈游的新作《崩坏:星穹铁道》的粉丝数已经达到了226万(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8月20日);在二次元玩家聚集的B站,白夜极光官方账号发布的主角色预告片播放量难以超过十万次,然而,《崩坏星穹铁道》的预告片播放量却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
尽管在首日下载量上,《白夜极光》登顶iOS免费榜,然而,据七麦数据,至8月20日,该游戏在iOS游戏畅销总榜上已无踪影,分类畅销榜上亦仅维持在100名左右,而在Sensor Tower发布的“2023年7月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Top 20中,《白夜极光》亦缺席,反观《崩坏星穹铁道》却稳居Top 4。
02 腾讯瞄上二次元
二次元游戏并非腾讯游戏的主战场。
腾讯公司专长于开发“高竞技性、高社交性”的游戏,其推出的《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游戏,不仅作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支柱,而且被誉为“常青树”级产品,持续稳居国内移动游戏收入排行榜的前两名。
随着二次元游戏市场的迅速扩张,腾讯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不断增加在该领域的投资规模。
腾讯此前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的战略部署,似乎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们主要依靠“IP改编”这一策略,推出的产品大多是热门漫画改编的手游,例如《圣斗士星矢》和《狐妖小红娘》等。
到了引发“原神热潮”的2021年,腾讯公司以强大的资金实力高调介入,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投资了约90家游戏企业,其中至少有18家公司的核心业务集中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甚至一度创下了一天之内投资四家二次元游戏公司的惊人纪录。
此外,《白夜极光》发布在先,《幻塔》和《胜利女神:妮姬》紧随其后,腾讯在海外游戏市场凭借其二次元作品表现突出,备受瞩目。
依据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腾讯在海外市场的游戏收入已占国内游戏收入的四成,从而构成了腾讯游戏领域的又一主要增长动力。《胜利女神:妮姬》这款二次元游戏,作为腾讯海外发行的一大亮点,不仅在Twitter全球和日本的热门话题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而且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上线至2023年5月,该游戏在全球市场的总收入已经突破了4亿美元大关。
然而,尽管腾讯在二次元游戏领域达到了辉煌的巅峰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这种辉煌似乎主要在海外市场得以显现。
IEGG(腾讯互娱国际)在海外发行方面颇有建树,然而此次却在中国服务器上的《白夜极光》项目中遭遇了困境,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1年6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名为《白夜极光》的游戏,该游戏迅速在欧美、日韩等众多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根据Sensor Tower提供的数据,自《白夜极光》在海外市场上线仅半个月的时间,其收入便突破了1700万美元的大关。
然而,到了2023年6月,《白夜极光》的国服版本正式上线。据点点数据统计,首日iOS平台的预估收入大约为180万元,下载量达到了26万人次。与之相比,同类的二游《崩坏:星穹铁道》在开服后,日均流水超过了2亿元,下载量达到了3000万人次。由此可见,《白夜极光》的表现并不理想。
来源/白夜极光官方微博
腾讯在二次元领域的布局主要依赖于投资,然而,其成功案例屈指可数,这也引发了关于“腾讯不谙二次元文化”的广泛争议。
经初步核算,2021年受腾讯注资的氩紫工作室在2022年5月25日宣告解散;番糖公司推出的《猫之城》自上线半年后,其收入已降至不到百万;二元网络开发的《跃迁旅人》在开服仅三个月后便宣布停止更新;至于被誉为“二次元黄埔军校”的《少前2:追放》的开发商散爆网络,腾讯也在2022年年底撤回了投资。
腾讯负责运营的二次元类游戏常常遭受玩家们的批评,指责其“过度依赖消费”以及“原创性不足”。
以2021年腾讯作为代理,巨人网络制作的《胡桃少女》为例,这款游戏依旧延续了腾讯一贯的注重氪金的特点,其服装商城中的商品几乎都以98元的价格出售。”林林这样说道,“腾讯的二次元游戏实在是太过依赖氪金了”。然而,到了2022年,《胡桃少女》已经宣布停止运营。
2019年问世的《狐妖小红娘》在2023年6月已宣布停运,与此同时,同年12月推出的《一人之下》改编手游也遭到了玩家对于“过度消费”的批评,导致其口碑急剧下滑。显然,这类缺乏原创性的IP改编作品,无法为腾讯带来预期的收入增长。
杜克坦言,在腾讯的赛马模式中,内部游戏团队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压力,这使得与新兴游戏厂商相比,腾讯等老牌大厂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可能将如何诱导消费纳入考量。因此,这些游戏往往在玩法上较为保守,难以吸引追求新意的核心二次元玩家。同时,它们的付费体系却相对激进,导致游戏口碑不佳,难以持续发展。
03 破局之法在何处?
在Q2财报中,腾讯展示了二次元游戏的价值。
依据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腾讯在国内市场的游戏营收达到了31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下降了9个百分点;而国际市场的游戏收入为127亿元,环比降幅为4%。
春节假期使得Q1成为游戏市场的繁荣时期,因此Q2的环比数据通常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从同比的角度分析,2023年第二季度,腾讯在国内游戏市场的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国际市场的收入同比上升了19%。腾讯在财报中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得益于《VALORANT》、《Triple Match 3D》以及《胜利女神:妮姬》等游戏的出色表现。
这已经是腾讯在发布年度财务报告后,第三次在相关财报中特别强调了二次元游戏《胜利女神:妮姬》对业绩的积极影响。
然而,尽管腾讯在海外二次元游戏领域表现颇佳,值得称道,但在国内二次元游戏市场,其成绩却并不突出。
更不用说,像腾讯这样的游戏巨头,在争夺“二次元市场”的竞争中,已经不可避免地步入了二次元游戏通货膨胀的时期。
2022年全年值得关注的全新游戏仅有二十余款,然而到了2023年3月,仅是第一季度,已有多达25款游戏获得了版号批准。杜克向燃次元透露,在二次元游戏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2023年,不仅有米哈游、鹰角等知名厂商,腾讯、网易、B站等大型企业也加入了竞争,使得二次元游戏市场已趋于饱和。
“二游太多,玩家都不够用了。”杜克笑称。
在国内游戏市场,面对“剧情竞争激烈”、“美术风格比拼”、“运营手段竞争”的态势,即便腾讯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的人脉资源,其处境也并非轻松自如。
随着《原神》和《明日方舟》等热门游戏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新兴游戏常常需要承担起获取大量玩家和渠道资源的较高成本。
以腾讯投资企业深蓝互动开发的《重返未来:1999》为例,该游戏团队规模已超过300人,尚未正式上线。据网络传言,其宣传推广费用几乎与《崩坏:星穹铁道》相当,传闻推广费用高达1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开测首日便登上了iOS国服畅销榜第3名,尽管如此重金投入,首月流水虽突破2亿元,但整个7月份的流水却大幅下跌超过70%,这种先高后低的表现,难免让人怀疑其市场表现是否过于乐观。杜克如是直言。
腾讯推出的这款以“赛马机制”著称的二次元游戏,即便势头强劲,亦无法完全规避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
2023年,腾讯公司凭借IP改编游戏推出了《二之国:交错世界》和《七人传奇:光与暗之交战》两款新作。然而,《七人传奇:光与暗之交战》的问世,不可避免地分散了腾讯旗下另一款深受欢迎的漫改手游《火影忍者》的用户。进入六月,新推出的《白夜极光》与五月份的《重返未来:1999》在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这或许正是《白夜极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原因。”杜克这样说道。
2023年,众多大厂纷纷投身二次元领域,竞相模仿原神,使得剧情设计、美术风格以及游戏玩法趋于同质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成为了腾讯等大型游戏公司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白夜极光》之所以广受好评,不仅是因为腾讯的精心运营,还得益于其卓越的立绘技艺。杜克认为,二次元游戏已不再是小众领域,玩家的兴趣也日益丰富多样。他建议,与其一味模仿《原神》,不如深入挖掘年轻群体的喜好,在游戏内容和社区氛围的打造上多下功夫。
“腾讯想要做好二次元游戏,还有不少功课要做。”杜克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