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浅析-对游戏主题的探究
人们对游戏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我看来,游戏是一种能够互动,互动之后又能让人感受到情绪变化的机制。不过这种单调的说明,常常让人把游戏当作机器来想象。一提到游戏,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包括:苇名国里连绵的芦苇丛,面对神明的奎托斯,血脉贲张的赛车比赛,以及充满温情岛屿上的苹果树。而要让游戏摆脱单调的规则体系,转变成引人入胜的虚拟环境,这就要依靠游戏主题的发挥了,这种概念也有人称作题材,在相关著作里也被称作游戏的想象性层面。
因此,优质游戏的核心要素在于其主题构思,该部分在整体设计中的地位尤为关键。本文将从主题的内涵界定、其产生的具体影响、优秀主题的显著特质以及主题领域内的竞争态势与突破方向这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主题是什么?
为了便于后续讨论,我先明确概念范畴:主题是某个中心思想,它被诸多关联要素所支撑,并且这些要素都紧密围绕它展开。
围绕武侠这个中心思想,可以创造出以兵器为特色的战斗体系,开发出以招式为亮点的能力系统,设计出个性鲜明的侠客人物,以及构建出带有古朴风情的建筑场景。
除了那些基本构成要素,还包含诸如单挑较量、师徒传承之类的游戏机制,以及朋友间的互动交流等玩法设计,如果一个游戏综合了这些特色,那么玩家立刻就能明白,这确实是一款江湖题材的游戏作品。
同样,围绕城市管理的中心思想,能够引申出多种游戏机制,包括农作物培育、工业生产环节、居民购物需求以及区域建设蓝图等,这些均以核心理念为基础。
主题会带来什么?
1、主题自身的情绪体验
主题带来的感受不同于游戏规则本身的体验,它会给玩家带来更深一层的情感触动,优秀的主线能够满足玩家的内心期待。
《梦幻家园》是一款结合了装修庄园主题与三消玩法的游戏作品。游戏中,玩家不仅能在关卡里通过消除获得乐趣和释放感,还能在游戏外围布置家居,更换旧家具,从破败的房屋到豪华的豪宅,这种转变也会让玩家感到满意。
同样,《胡闹厨房》这款游戏,若剥离题材的外壳,其中心机制在于多人协作、路线设计、时限控制等,开发者精巧地借助关卡,促使玩家在时间、路径、任务分配方面遵循特定节奏进行判断,以此促成沉浸感(极富水准的游戏机制构思)。不过,我们亦须留意,其烹饪的主题,本身就赋予了玩家情感感受。人类天生喜爱食物,这是为了满足进食、睡眠、性等基本生理需求;制作食材成为菜肴时,人们也能体会到不同于游戏规则、独属于菜品本身的满足感。
《永劫无间》的基本游戏机制是石头剪刀布式的相互牵制,由此产生推演对决,不过许多人在刚接触这款游戏时,未必能立刻领会推演战斗的趣味,反而更容易被它核心机制之外“江湖打斗、兵器交错”的想象部分所吸引。
循环制约博弈
刀剑、武侠的概念
2、确定游戏本身氛围基调
这个题材直接决定了游戏给人的整体感觉。比如,生化危机带来的是惊悚不安的体验,战地构建出的是逼真激烈的对抗场景,糖豆人则提供愉快放松的竞技乐趣。不少游戏爱好者仅凭简单观察,就能大致预判出该作品所要传达的情绪。
这幅画面展现了《cod14》中诺曼底登陆的场景,让人体会到战争的严酷无情。玩家沉浸其中,情绪受到强烈感染,设计者的氛围营造意图得以实现。
3、扩展游戏玩法
主题虽然构成了玩法之外的想象层面,但游戏的构建手法既可以依托既定的机制来映衬主题,也能够从主题本身出发去规划游戏机制,如此一来,基于主题构思或改进的玩法会更加协调,或许更能体现游戏创作者的构思水平。比如参照下图英雄联盟设计师在GDC所展示的角色构思体系,以“烬”这位英雄的构思流程为例。首先确立好该英雄的核心理念,包含精准射击、致命刺客、绝世容颜与毁灭力量这些方面,然后围绕这些方面构思角色的特殊能力以及互动方式。
关卡的制作过程,时常也需要依照特定题材来构思布局。特别值得称道的例子是《泰坦陨落2》里的“时间转换”段落,参与者在这一环节能够自由选择穿梭于历史与当前两个时段之间。围绕这个核心构思,游戏在以射击为主导的框架中融入了若干谜题元素,当玩家遭遇阻碍无法继续前进时,必须借助转换不同时空的能力来寻找突破口,这个以“时空转换”为灵感的关卡设计,最终被玩家奉为经典之作。刚开始接触游戏时,对那个时空转换机制感到非常惊叹,虽然很多关卡创作者都能围绕这个核心构思打造出有意思的挑战,但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操作方式,这正是基于特定概念延伸玩法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4、表达主题的内核:
提出“通过游戏领悟到什么”之类的疑问时,即便玩家无法道出深刻见解,内心也会油然而生些许愉悦。许多人视游戏为一种创作,如同艺术品,它能够承载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加以呈现。若以艺术为参照,游戏同样允许制作者抒发个人情感,也能触动体验者产生强烈共鸣,这些情感传递与心灵呼应,往往依托于作品的核心立意。
双子是一款画面清新、令人舒缓的休闲游戏,游戏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星星共同携手往上升腾。许多人完成游戏后都有所领悟,有人认为它是在讴歌一段动人的恋情,有人觉得它是在颂扬深厚的家庭情谊,还有人觉得整个游戏的过程仿佛就是人生的缩影。不管怎样解读,有一点是相同的:美好的事物需要借助爱来绽放光彩。这便是游戏核心要义所在,也许也是作者回音石工作室意欲传达的内涵。
《蔚蓝》属于平台跳跃类游戏,曾荣获2018年年度最佳独立游戏大奖,其核心内容围绕一名抑郁少女玛德琳展开,讲述她挑战攀登塞莱斯特山的历程。游戏采用玛德琳的第一人称视角,让玩家感受她探索自我、对抗内心、最终实现和解的完整故事,直至抵达山顶的终点。这款游戏的核心构思是将攀登险峻山峰的意境和挑战高难度操作的互动方式紧密结合,极力促使玩家在体验游戏机制的同时,领悟创作者的深层寓意,最终触动人们内心的柔软情感,从而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对于玩家而言,很多年后或许会忘记动作游戏如何衔接技能,rpg游戏里角色获得了哪些优秀装备,射击游戏怎样瞄准射击。然而,如果要说依然记得什么,可能就是从游戏主题中领悟到的文化内涵。《刺客信条》涉及自由与秩序的思考,《新战神》呈现父与子的关系,《古剑奇谭3》讨论长生与传承的问题,《荒野大镖客2》展现如何应对汹涌的时代变迁,我们应当坚守哪些价值,谈及游戏,人们常认为有趣才是关键,没趣则毫无意义。然而对于渴望设计出更出色游戏的我们来说,必须认识到游戏给予玩家的核心是感受,趣味性无疑是一种卓越的感受,它能够激发情感、带来沉浸感,并对玩家产生即时回应。除此之外,感受还涵盖了那些,在你通关许久之后,回忆起它时,依然能在心中激起阵阵触动,蕴含深远意境。
好的主题有哪些优点:
1、良好的商业化价值
出色的市场变现能力,只有少数以抒发个人情感等为目的的游戏除外,其余大部分游戏都属于数字商品,对于商品而言,市场变现能力是评估商品的关键指标。因此,对于游戏产品,吸引人的内容往往意味着强大的市场变现能力或者潜在的市场机会。市场变现能力可以具体归纳为几个方面:
这个概念类别具备商业意义。商业意义具体表现在顾客特别是核心顾客的偏爱,比如过去两年特别流行的“二次元”概念类别,引得众多企业持续投入开发,由此可见其具备商业意义。
目标群体的商业价值巨大,各类游戏各自拥有不同的目标群体设定,高端制作的游戏在欧美地区流行,源于这些地区拥有庞大的主机玩家基础,比如《赛博朋克2077》最新发布的“往日之影”扩展内容,其绝大部分销量都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中北美市场占比为35.9%,欧洲市场占比为35.1%。在休闲领域,《糖果传奇》的总营收现已突破200亿美元大关,《royal match》的月收入也超过了8亿,这表明拥有充裕时间和金钱的三消游戏玩家群体,蕴藏着庞大的市场价值,他们更倾向于为游戏中的角色抽取付费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此前提到的二次元游戏玩家群体。
创造专属形象,这种形象是核心概念的衍生,主题若持续更新内容、升级形态,便会塑造出独特的形象。该形象能提升用户忠诚度,也方便用户自发扩散。游戏里不乏知名形象,例如《梦幻家园》的奥斯汀,以及任天堂的马里奥和塞尔达。
2、被目标玩家喜欢
迎合目标群体情感寄托,针对国内玩家,他们自幼受武侠剧作、小说、漫画等影响,对“江湖”“侠客”等理念怀有憧憬,常设身处地想象成为武侠故事中的主角,经历爱恨纠葛,担当家国情怀。而武侠题材的游戏能够充分迎合玩家的这种情感寄托,因此在中国游戏发展历程里,这类作品一直层出不穷。
当游戏题材契合玩家的情感诉求时,能显著增强玩家的代入感。我刚开始玩《荒野大镖客》时,对游戏的视觉表现和精细设定印象深刻,但整个游戏构建的西部世界并未引起我的共鸣。我更多的是在逐个了解剧情,感受游戏机制带来的乐趣。时间过去许久,由于工作需要构思西部风格设计,接触到了美国牛仔的习俗、西部拓荒的历程、寻金热的浪潮,还观看了许多西部题材的电视剧,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因此再次接触游戏时,感受便有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对房屋、主要人物、存活途径似乎产生了一些亲切感,更加投入地坐在酒馆饮酒,其实并没有什么有趣的玩法系统,只是观看角色饮酒的影像,更加专注地扮演一个牛仔角色。
3、认知理解成本低
游戏参与者对某些题材已经有所了解,比如战斗、奇幻、经营等,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各种电影、书籍以及其他同类游戏,即使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当他们第一次接触相关内容时,能够迅速领会并接受。
4、与功能玩法契合
游戏开发过程中,主题和玩法需要高度一致。比如扮演一个正义角色,就不可以攻击游戏里的非战斗人员,这种突兀的对比会破坏玩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代入感。
众多杰出的游戏在此处运用诸多精妙构思来应对或规避此类状况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比如在《鬼泣5》里,为彰显主角的自信及其强大实力,每场Boss战前都会安排极富魅力的酷炫剧情片段,通常被玩家戏称为摆姿态。《新战神》则通过Boss战的各个环节中插入丰富表演,着重塑造主角作为经验丰富、沉稳干练的老将形象。在主要故事的关键战斗中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首领的挑战性通常并不强,角色们更容易掌握首领的战斗模式,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感,而真正考验角色能力的女武神分支任务,则纯粹是为了让玩家享受战斗的快感,几乎不包含太多故事内容,相关的情节展示也很有限。
注重融入核心特色同样关键,比如在轻松解谜类游戏中,常常让关卡中的各种物件同游戏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像最近非常流行的汽车主题作品《Chrome Valley》,其关卡设计大量运用了车辆、道路以及维修相关的物件。
主题间的竞争以及传统主题如何破局?
1、主题间的竞争:
游戏领域的创作成果持续增多,与二十年前主要局限于魔法、武侠、科幻射击等较为单一的类型相比,如今的游戏作品展现出极为丰富的题材选择,仅以rouge类游戏为例,就涵盖了射击丧尸、神话传说、吸血鬼题材、中世纪背景、古典风格以及现代都市等多种元素,因此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主题之间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并且同类题材的角逐同样非常白热化,比如传统武侠,近两年推出、公布了众多武侠性质的游戏,从广阔世界到卡牌对决应有尽有,确实让玩家目不暇接,产生审美倦怠。
2、传统主题如何破局:
先前提及过,不同主题间的角逐同样异常惨烈,以今年二次元游戏领域为例,众多作品扎堆涌现,多数同类游戏面临生存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各类主题,特别是经典主题,要想在白热化竞争中突围,确实需要深入探究,我归纳出三点策略:
1)主题叠加:
构建整体框架后,增设多个分支议题。各阶段玩家对议题的认知差异显著,有效提升了议题的沉浸感,比如游戏《原神》,凭借其内容持续更新的特性,核心机制稳定不变,不断推出的新区域,新势力,新人物,都能从议题角度为玩家带来全新体验。在规模宏大的游戏中,诸如《刺客信条:奥德赛》与《荒野大镖客2》之类的顶级制作,其完成度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反映出当前游戏参与者对于传统单一题材的专注力常常难以维系整个游戏过程。
《原神》在一个广阔陆地上构建了数个分离的国度,这些国度分别映照现实世界中部分具有代表性地域的文化特色。
克朗代克类型的模拟经营手机游戏《family island》里面,包含多种不同风格的岛屿主题区域
2)主题融合:
主题的整合是当前流行的做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两种原本独立的风格结合起来,给人带来新鲜感。这样做能够有效防止内容的重复,也有助于给受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比如《星穹铁道》中的罗浮地区,运用了丝绸朋克的理念,把古代东方文明的特色和工业时代的科技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未来气息的虚拟空间。
然而必须留意,合并不同题材存在潜在问题,或许会引发习惯旧主题的群体不悦:内容深化非无端杜撰,创意调整非随意篡改。因此在整合时,务必审视参与者是否对特定混合的题材怀有强烈抵触心理。
3)反传统:
从科幻小说发展脉络审视,二十世纪四零年代至六零年代风行的所谓黄金时期科幻创作已显露疲态。此类作品对科学技术的美好憧憬以及对人类前景的田园式构想,已令读者感到厌倦。科幻新潮流的适时涌现力图使这种濒临衰落的类型文学重获生机,这类作品开始深入挖掘科技背后潜藏的阴影,进而逐渐演变为反乌托邦式的叙事范式。那个时代的赛博朋克美学首次出现,重新激发了大众对科幻的兴趣,时至今日,围绕这一主题已经创作出大量作品。这类挑战常规的艺术品,常常能有力地打破观众的固有认知,留下深刻记忆。以反英雄题材的电视剧《黑袍纠察队》为例,它引发了人们对于超级英雄并非传统光明形象时,世界将如何运作的好奇。
《赛博朋克2077》
武侠游戏《赵活传》中,主角的外貌并非如其它武侠游戏那样出众,确实显得有些特别....然而这种不同却打破了玩家固有的期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我的这点研究涉及游戏方面。事实上,游戏的表面层面,打造一个出色的商业游戏核心,始终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方向,要求游戏开发者具备更全面的对行业的认知,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度。
版号一经放出,二游市场便涌现大量新作,结果导致众多新游戏迅速消亡,这种现象个人认为十分糟糕,虽然游戏领域本就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头部效应显著,质量不及同类确实难免失败,但当一个题材走红后,众多厂商盲目跟风推出同类产品,就造成了行业产品布局极不合理,最终大量二游项目倒闭也就不可避免。再看看《逆水寒手游》,凭借武侠背景,在二次元游戏领域格外引人注目。
最终希望提出一个标语,我国游戏产业空间广阔,能够容纳众多卓越非凡、风格各异的游戏作品。
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游戏设计
我的联系方式(微信):Level_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