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丨二战美国首席战地记者——厄尼·派尔
在琉球群岛上至今还耸立着这样一块墓碑,碑文刻着:
1945年4月18日,第77步兵师在这片土地上痛失了一名同伴,他名叫厄尼·派尔。
这座纪念碑纪念的是二战期间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厄尼·派尔。1945年4月18日,一颗日军机枪发射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自那以后,他便安息于此。
美国收到这一不幸消息后,总统杜鲁门悲痛地表示,“全国很快将再次沉浸在厄尼·派尔逝世的哀伤之中。”与此同时,罗斯福总统的离世仅仅过去了短短六天。
01
战 地 记 者
就像在战地摄影界享有盛誉的罗伯特·卡帕那样,厄尼·派尔凭借他的打字机,为一代人刻画出了战争的真实与直观。
厄尼·派尔与20世纪同龄,1900年,他降临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处农场,他的双亲均为受教育水平有限的农夫。身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他偏爱充满挑战的生活。一战爆发时,他加入了海军预备役,然而,战争尚未让他有机会投入战场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便已宣告结束。在印第安纳大学求学期间,他立志成为一名记者,尽管该校并未设立新闻学课程,但他依然坚持自学。他后来加入了《印第安纳学生日报》担任新闻编辑,这段职业生涯对他未来写作风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学业结束后,厄尼·派尔曾在《每日先驱报》以及《华盛顿每日新闻》供职。在1932年晋升为《华盛顿每日新闻》的总编辑之前,他已是一名资深的航空专栏撰稿人。三年时光流逝,他选择离职,成为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业集团的流动记者,行程跨越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这一经历为他赢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和赞誉。
1940年,厄尼·派尔前往伦敦进行不列颠战役的报道。然而,他真正投身欧洲战场是在1942年的北非战役。随后,他随美军参与了意大利战役、诺曼底登陆以及巴黎的解放。长期的战地工作使他精神状态极度不佳,他感叹:“再听到一声枪响,或者再看到一个死者,我就快要崩溃了。”回国休养数月后,他再次踏上征程,奔赴太平洋战场。
1945年4月17日,他加入了美国陆军第77步兵师第305步兵团,踏上了冲绳岛西北部的伊江岛。翌日,一颗来自机关枪的子弹不幸击中了他的太阳穴。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战士,士兵们建立了一座至今仍屹立不倒的纪念碑,碑上刻有:“1945年4月18日,第77步兵师在此痛失一位战友,厄尼·派尔。”
厄尼·派尔在战场去世
02
厄尼·派尔的战地写作
厄尼·派尔声称以“虫豸”的视角审视他人,其作品中洋溢着冒险与荣耀的气息。在伟大领袖的领导下,他描绘了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却聚焦于普通人的英勇与牺牲,以及他们琐碎的日常生活:沙丁鱼罐头、时常爆炸的炉子、难以入口的步兵口粮、移动的淋浴设施。
他描绘的士兵群体,是社会中的平凡大众,他们的居住地一目了然:俄亥俄州纽瓦克市的第13街北段III号、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的东州街225号,等等;他们战前的职业同样千差万别:有农民、酒保、投机商人、欧文斯科宁玻璃纤维公司的熔炉工人、堪萨斯城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工厂的安保人员,诸如此类。这种叙述缩短了远隔千里的军人与国内大众之间的鸿沟,向“那些留守家园的人们”传达了他们最为关切的信息。
派尔,一位声名显赫的战地记者,坦言自己偏爱步兵,理由是“他们看似柔弱”。士兵们对他情有独钟,纷纷成群结队前来拜访,向他倾诉自己的经历。
通过阅读他自欧洲战场传回的报道,我们能够领略到他独特的文笔和观察角度。
1943年7月 登陆西西里
那天夜晚,我与一众水手在船尾闲聊,他们的言语令人难以置信竟出自水兵之口,其中一位说道:“请相信我,当我目睹船上这些士兵的情景时,我情不自禁地向陆军脱帽致意。这批可悲的家伙,他们承受力惊人,且毫无怨言。看到他们即便睡在坚硬的甲板上也心怀感激,实在令人心生同情。”
另一位朋友插言道:“我们对他们所做的小事,他们却感激不尽,实际上,我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回报,远超我们所付出的。各位,我乐意不辞劳苦,走三英里路,去与一名陆军士兵分享我的物品。”
又有声音响起,“确实如此,他们的日子过得如同牲畜,而正是他们涌向了海滩。在那个时期,我们中有些人会丧命,然而他们之中存活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第四个人感慨道:“自从听闻他们的英勇事迹,我每晚都会虔诚地向上帝跪拜,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加入了海军。实际上,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显得文雅有礼,即便面对我们拥有的他们所不具备的,也从未流露出一丝嫉妒之情。”
那些水手面容庄重,他们的话语让我几乎泪流满面。现在,我对步兵的深厚情感早已广为人知。我是个极度偏执的个体行动者,一心想要找出那些无法深刻理解前线普通士兵的人,并努力改正他们的观念。
1943年9月 意大利战役
不久前,德国的轰炸机突然来袭,其中一枚炸弹造成了三名士兵的死亡,并导致约十二人受伤。我多次听闻有关那名遇难者的故事,他的双腿被炸得血肉模糊,然而他竟然还保持着清醒的意识。
当医疗兵赶到现场进行救治时,他艰难地用肘部支撑起仅剩的躯干,语气沉重地说道:“我已经无力回天,请别在我身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快去救助其他伤者吧。”
他一直清醒地苟延残喘了7分钟。
这样的不幸事件使得年轻人们连续数日都闷闷不乐,然而,在少数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坚持下去,并且他们的战斗意志并未受到重大打击。然而,当伤亡变得异常惨重,幸存者们意识到继续战斗几乎等于送死,这时,整个军队的士气便会陷入低谷。
然而,我所在的炮兵连精神振奋。尽管士兵们偶尔会抱怨几句,但他们从未气馁,更不会因为艰难的生活而心生怨气。他们对于调动的渴望无比迫切,若能持续快速行军,他们心甘情愿过上白天开炮、夜晚转移的日子。
因为无论朝着哪里“前进”,都是回家的方向。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我踏过了一个年轻人的身躯,误以为他已故去,然而低头细瞧,却只见他正处于沉睡之中。他年纪尚轻,此刻显得十分疲惫,头部倚靠在手臂上,手臂伸展开来,手部离地面大约有六寸的距离,手中还紧握着一块圆润的大石。
我站立着,目光久久地凝视着他,他仿佛在梦中仍旧对那块石头情有独钟,那块石头似乎成了他与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之间的最后纽带。他为何会在睡梦中紧握着石头,是什么魔力使得他在沉睡之中仍旧不肯放手?我对此一无所知,这不过是一桩让人难以理解却又难以忘怀的琐事。
在法国的诺曼底沿岸,波涛汹涌的海浪旋转着形成漩涡,潮水起伏不定,沙滩的边缘线条随之变化。海浪将遗体卷入波涛,不久后却又将它们冲回岸边;沙土覆盖了英雄们的身躯,随后却又无端地将他们暴露于外。
1944年8月 解放巴黎
士兵们已有两周未剃须,他们的制服既湿又脏,——他们登陆时便身着这身令人不适的气密绝缘服。小伙子们显得异常疲惫,近三周来他们一直在不停歇地行军作战,就地休息——地面却常常是潮湿的。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吃着冰冷的干粮,目睹着战友的牺牲。这时,一位年轻人走了过来,几乎带着挑衅的语气问道:“你们为何不向国内民众透露这里的真实情况?”他们所听闻的唯有连绵不绝的胜利与辉煌战绩,却未曾意识到,在我们每向前迈出100步的距离上,都有勇士们献出了生命。你们为何不向他们揭露这里的现实生活有多么困苦?”
我向他表达,这恰是我长久以来的目标。然而,对方显得极度不耐烦,质问为何他的部队尚未能够返回祖国,他们已经经历了所有的战斗。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还有承担着更为艰巨任务、承受着更惨重伤亡的部队。人们可能会因为极度的疲惫而产生与他相似的情绪,但通常在休息数日后,他们便能重新展露笑容。
1944年,厄尼·派尔的肖像被《时代》杂志选为封面。在照片下方,有一行文字:
ERNIE PYLE, WAR REPORTER
他热爱人群,却对战争深恶痛绝。
厄尼·派尔,战地记者
他热爱人们,憎恶战争
同一年,他凭借对二战的深入报道荣获了普利策新闻奖。在他离世之际,他的作品已遍布400家日报以及300家周报,以第一手资料向广大美国民众揭示了海外战士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03
前线士兵善解人意的朋友
厄尼·派尔的战地写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
1944年,他在意大利战场的前线撰写文章,主张士兵应获得“战斗津贴”,此主张与飞行员所享有的“飞行津贴”类似。随后,美国国会采纳了这一观点,通过了“厄尼·派尔法案”,决定向士兵发放相当于原薪50%的额外津贴。
而最喜欢他的人,还是那些第一线的士兵。
厄尼·派尔的作品中鲜少涉及意识形态与政治议题,其笔触多聚焦于与士兵们的共鸣之处:国内亲人的思念,妻子和孩子的影像,一同服役的父亲们,诸如此类。此外,爱情也是他们共同的主题,士兵们有着各自独特的表达爱意的方式。
厄尼·派尔曾与一支军械部队并肩作战,该部队的日常职责便是维护步枪,包括拆卸、清洁和重新装配。步兵们习惯于在枪柄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或简称。那些损坏的枪械上刻满了无数女性的名字,其中有一把步枪,其主人特意凿出一个与美元银币大小相仿的孔洞,将爱人的照片镶嵌其中,并用透明的树脂玻璃将其封存。他和军械连的成员们并不清楚这名士兵的身份,也不知晓他是否还活着,他们只知道那把枪已经修好,现在正和一张照片以及其他物品一同,被另一个人背负着。或许正是这样的寄托,让人得以从那无尽的恐惧、死亡、污秽、喧嚣以及痛苦中找到一丝解脱。
在他离世之际,艾森豪威尔将军曾感慨万分:“那些驻守在欧洲的美国士兵——实际上是我们所有人——失去了一位最优秀、最懂得体谅的朋友。”
或许正是因为厄尼·派尔对士兵精神的忠实记录,他的报道才得以成为士兵们心中的“最好的朋友”,为他们代笔,向国家、亲人和后代撰写了那些出色的信函。
04
记录欧洲战场鲜血泥泞的战地笔记
自1942年投身战地记者行列以来,厄尼·派尔的大多数时光都沉浸在二战欧洲战场的硝烟之中。
自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派尔投身欧洲战场,与盟军并肩作战,参与了诸如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以及巴黎解放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在此期间,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战地报道,生动描绘了陆军、海军和空军各兵种战士的日常生活与战斗经历。
《勇敢的人》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文章。在派尔的描述中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战争显得污秽而惨烈,不仅有枪炮的轰鸣,还有酷热、蚊虫、泥泞的营地,以及让人肠胃不适的食粮。这些普通而坚韧的士兵们每日直面生死,却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展现出幽默的一面,他们无疑是真正的勇敢者。
赠书
说说对本书的心动理由。
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我们将从众多读者中随机挑选三位幸运者,每位都将获得《勇敢的人》一书作为奖励。
《勇敢的人》
厄尼·派尔
内容介绍:
自1942年起,厄尼·派尔便担任战地记者,在北非战场上进行新闻报道。翌年,当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时,他作为海军随军记者,跟随指挥舰行动,并参与了意大利战场的盟军作战。在回到英国进行短暂休整后,他再次投身战场,参与了诺曼底登陆行动,并与美军并肩作战,成功解放了巴黎。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海军、陆军、空军的战士们共度时光,共同进餐,同宿一室,深入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直面战争的残酷、污秽与变幻无常。他笔下的士兵,既有来自不同行业、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普通人,也有意志坚定、勇敢无畏的战士。他们仅需承受一个半小时的空袭,便能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以苹果树为遮挡,以青草为铺地,目光呆滞,对周围的一切毫不在意。然而,他们又能以惊人的速度恢复活力。派尔描绘的战争场景真实而并非虚构,展现出的精神并非勉强支撑,而是充满斗志。在这其中,人类的勇敢精神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厄尼·泰勒·派尔,一位1900年至1945年间的美国战地记者及普利策奖获得者,曾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及太平洋战场,对普通士兵进行采访。他在冲绳岛战役中不幸牺牲。被誉为“美国大兵最好的朋友”,派尔以士兵的视角来描绘战争,自称采用“虫豸视角”,生动地描述了士兵们如何与死亡抗争、与和平共存,并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