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为什么大热?
网络剧为什么大热?(圆桌谈)
近期,《隐秘的角落》、《怪你过分美丽》、《重生》、《人间烟火花小厨》等众多网络剧作品接连涌现,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不少专家及媒体人士指出,网络剧已步入了一个以精品化为特征、短剧化趋势明显、类型化日益突出的新阶段。那么,这股网络剧热潮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当前又面临哪些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将是怎样?为此,本报记者邀请了业内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畅谈他们的看法。
主持人:本报记者 苗 春
嘉 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戴 莹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
冷凇,担任我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的秘书长一职。
谢 颖 阿里文娱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
一、您认为当前网络剧形成热潮的原因是什么?
谢颖提到,观众不断变化的观看需求促使平台不断进行创新。网络剧之所以成为一股热潮,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用户有了更多观看网络剧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平台,持续拓宽讨论范围,使得网络剧在更广泛的群体中引起了共鸣和情感上的呼应。
戴莹提到,以爱奇艺为例,其成功离不开三个核心要素:创新精神、投入心血以及追求品质。创新如同推动头部剧集发展的“直升机”,只有那些在题材、角色设定和故事情节上独具匠心的网络剧,才能在众多相似作品中独树一帜。而追求精品化不仅是作品成为热门的必备条件,更是网剧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过去,网络剧质量参差不齐,里面有许多制作粗糙的作品,那么近年来这种状况又是如何逐步得到改善的呢?
戴莹表示,众多力量的共同协作促使网络剧行业蓬勃发展。首先,一系列有利政策为行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再者,随着观众观影习惯的变化,他们对作品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激励着创作者不断进步。此外,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作团队逐渐成熟,相较于名声,他们更关注故事讲述的质量以及演员是否适合角色等问题。
谢颖表示,在任何一个行业经历无序发展之后,都应当回归到逻辑、理性和规律之中。国产网络剧3.0时代,与其将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大团队视为其标志,不如认为新生代导演、演技出色的演员、精细的制作以及专业的团队才是网络剧走向精品化的基石。网络剧在题材分类、制作手法以及播放形式、单集时长等方面持续进行创新尝试,鉴于当前互联网背景,年轻观众的兴趣趋向多元,观众群体特征鲜明,为了迎合观众多样化需求,市场将推出更多样化的优质剧集。
冷凇:近期以来,受台网监管统一标准的影响,各平台已放弃以往采购粗制滥造低成本网剧的运营策略。他们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吸纳业界顶尖团队加入,主导内容制作与播出。通过优质IP改编、剧本精雕细琢、挑选知名演员、以及融入精细的视听体验和精准的宣发算法,这些平台在商业表现和剧集质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与理性进步,并实现了工业体系的快速跨越和升级。
您觉得网络剧中最受欢迎的题材是哪一种?这又是出于何种原因?那么,衡量网络剧是否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戴莹提到,爱奇艺自早年至今,致力于开发涵盖青春、悬疑、现代、年代、古装等多个题材的网剧内容,这些题材均深受用户喜爱。特别是近年来,现实题材的网剧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因为优秀的作品必须紧密贴合时代脉搏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我们应当借助文艺作品、尤其是网剧,传递出温暖与关怀社会的信息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以及阳光和正能量,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冷凇:长久以来,高质量的悬疑网络剧备受观众喜爱。此类题材通常情节扣人心弦、节奏紧凑、角色关系错综复杂、悬念设置巧妙、戏剧冲突激烈,使得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激发起追剧的热情。一部成功的网络剧,其核心要素在于剧本的叙事技巧、人物刻画,以及演员对角色的演绎能力。
谢颖提到,不同观众群体有着各自的偏好,例如,众多女性观众偏爱甜蜜的偶像剧,而类型化观众则更钟爱推理悬疑类剧集,普通大众则倾向于关注都市题材的内容。所有文艺作品都必然要展现“人”的形象,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网络剧,在这方面并无二致。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是高品质剧集的灵魂,对此,不同类型的网络剧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悬疑剧可能会更加注重电影般的镜头语言。
与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其他形式的影视作品相较,网络剧主要迎合了观众以下几种观看需求?
谢颖表示,网络剧相较于固定时段播放的电视剧,其观看方式更为灵活,互动性和讨论性也更为突出,更能迎合年轻人的喜好,题材也更为丰富。通常,网络剧的集数超过12集,它们讲述的是连贯的长篇故事,这使得它们拥有强烈的沉浸感和剧情吸引力,这一点是电影和短视频所无法相比的。
冷凇指出,与其他影视作品相比,观众在观看网络剧时享有极大的自主权,这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个性化、私密化的情感表达。例如,通过弹幕、倍速播放、进度拖拽以及只关注特定角色等互动方式,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国产网络剧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创新和突破?
戴莹认为,国产网络剧实现创新与突破的核心要素,在于对故事情节及题材的革新,其本质是对内容本身的创新与突破。
谢颖提到,在制作层面,我们还需不断提高工业化和专业化的程度。就题材而言,网络剧在犯罪悬疑、古装言情、女性传奇等领域已相对成熟,然而,其他尚未开发的题材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在播出模式上,我们仍在不断探索,无论是周播、日播还是一次性播出,都可能是未来的选择。另外,5G和VR技术将如何开辟新的创新空间,我们也充满期待,拭目以待。
如何对网络剧“走出国门”的当前状况进行评估?未来又应当如何进一步提升其“走出去”的成效?
谢颖表示,网络剧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白夜追凶》成功登陆Netflix平台,《长安十二时辰》在亚马逊上收获五星好评;题材输出也日益丰富,不再局限于古装,如《最动听的事》和《乡村爱情故事》等作品反映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发行范围也从主要覆盖亚洲地区,逐步扩展至美国市场。网络剧的未来发展需强化“走出国门”的信念与胆识,不应局限于现有的古装剧和特定题材,而应积极开辟新的领域,诸如都市情感、行业剧以及科幻题材等,以此全面展现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中国形象。
冷凇提到,目前网络剧要想走向世界仍面临重重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及价值观的分歧。我们应当借鉴美剧在多线叙事及群像角色塑造方面的技巧,借助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打破国内市场的局限,通过跨文化的人文关怀和全球化的视角,来提高我们的制作质量。
七、网络剧未来可能会有哪些发展方向和趋势?
戴莹表示,近两年来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她频繁听到业界人士的强烈建议,期望大家能够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剧集,避免内容冗余;在短剧领域,当前用户的观看习惯,尤其是“网络一代”,他们更倾向于观看美剧、日剧、韩剧等,对这种短剧风格已形成习惯,市场对此类剧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冷凇提到,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平台将扮演着试验新网剧模式、类型和手法的角色。从规模来看,网剧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小体量的作品,它们适应了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大制作的剧集,它们正逐渐向电影制作靠拢。至于互动剧和竖屏剧,如何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苗 春
苗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