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出2019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社于北京12月30日发布消息,评选出了2019年度的全球十大重要新闻,并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了排列。
11月8日,圣地亚哥市中心成为示威者汇集的地点。由于公交票价的上调,智利社会陷入持续的动乱之中。新华社摄影记者豪尔赫·比列加斯捕捉了这一场景。
一、拉美多国动荡凸显治理难题
一月份,委内瑞拉议会主席瓜伊多自立为“临时总统”,此举导致美国加大干预力度,使得委内瑞拉局势愈发紧张。到了九月,秘鲁总统比斯卡拉解散了国会,政府与立法机构之间的矛盾激化至极点。十月,厄瓜多尔和智利爆发了激烈的抗议活动,厄瓜多尔政府被迫撤离首都,智利则放弃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计划。到了十月底,玻利维亚陷入动荡,正深陷选举争议的总统莫拉莱斯宣布辞职。11月,哥伦比亚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总罢工。这一连串的政治和社会动乱,显现了拉丁美洲多个国家政治斗争日益加剧的态势,同时也突显了治理上的重重难题。
这张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像于4月10日公布,由新华社发布,图片来源于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
二、国际合作助力人类首“见”黑洞
4月10日,全球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了首张黑洞图像——该图像呈现为一个以黑色为中心、类似甜甜圈的明亮光环,其中黑色区域代表黑洞的“阴影”,而明亮区域则是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人类得以首次“目睹”原本被认为难以观测到的黑洞。该项目汇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共计2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投入研究。图像揭示了黑洞的存在,这一发现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行了验证,并促进了我们对星系演化等多个前沿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
7月21日,霍尔木兹海峡一带的海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舰艇在扣押中的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周边进行巡逻。这一情况由新华社及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
三、伊叙两大热点加剧中东变局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自5月起伊朗分阶段暂停执行伊核协议的部分内容。在此期间,海湾地区接连发生多起油轮遭受攻击或被扣押、美国无人机被击落的事件,美国曾一度威胁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10月7日,美军启动了从叙利亚东北部地区的撤军行动。紧接着,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了名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越境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力量展开打击。在中东地区,由于大国间的竞争,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两个焦点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地区内主要势力相互削弱与增强,使得中东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展望未来,形势不容乐观,发展轨迹难以预测,地区的动荡局面预计将持续,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国家主席及领导人莅临开幕式现场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并发表了以《开放合作,命运与共》为主题的演讲。在此之前,国家领导人还与外方领导人进行了集体合影留念。此次活动的摄影工作由新华社记者谢环驰负责。
四、中国元首外交应变局启新篇
六月,我国国家主席及领导人频繁外出访问,共计四次,这一举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国家领导人足迹遍布国内外,累计出访七次,成功主持四次主场外交活动,致力于深化周边外交关系,精心布局大国间的互动,紧密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并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元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坚守多边主义原则。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我国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外交布局更加完善,战略空间得到拓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也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
7月7日,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中)正式对外宣告,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消息由新华社发布。
五、非洲启动自贸区建设谋发展
7月7日,非盟特别峰会正式宣布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设进程,旨在打破贸易障碍,促进非洲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自由流通,并最终构建一个涵盖12亿人口、总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美元的庞大统一市场。在非盟的55个成员国中,有54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议。这标志着非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进展,对于非洲来说,它有助于克服市场分割的结构性难题,激发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充分展现了非洲各国团结互助、共同自强的强烈愿望和坚定意志,对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长远影响。
10月15日,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位于左二位置)出席了针对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的摄影工作由新华社记者刘杰负责。
六、全球经济增速面临十年新低
10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由于部分国家贸易壁垒的提升以及贸易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经济增长速度均出现同步减缓。据此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IMF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至3%,这一数据表明,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将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负责人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在既定目标范围内,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超过30%。
10月17日,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总部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整理着英国与欧盟的旗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迎接即将举行的一场关键性会面,这场会面将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共同主持。新华社的摄影记者郑焕松记录下了这一幕。
七、“脱欧”一拖再拖尽显体制之困
10月28日,欧盟作出决定,将英国退出欧盟的期限延长至次年1月31日。这已经是“脱欧”截止日期第三次被推迟。在此之前,英国议会多次否决了“脱欧”协议,导致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辞职。约翰逊接任后,为了破解“脱欧”的僵局,促使英国于12月12日提前进行了议会选举。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在选举中取得了下院的压倒性多数席位,“脱欧”的前景因此变得更加清晰。英国因“脱欧”问题不断延期,暴露出社会严重分歧、政治决策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西式民主制度面临体制上的困境与治理上的危机。
11月4日,泰国曼谷见证了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的召开。新华社摄影记者朱炜现场捕捉了这一时刻。
八、RCEP突破力推多边主义潮流
11月4日,曼谷举办的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宣布,15个成员国已圆满完成所有文本谈判,以及几乎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一成就标志着,全球人口最为庞大、成员构成最为多元、发展潜力最为巨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迈出了关键步伐。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并邀请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在内的国家共同参与。印度尚未成为该协定的成员。尽管当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趋势明显,这一进展仍然彰显了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依然是全球的普遍趋势。
2月27日,中国的一艘货轮停泊在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港。新华社的摄影记者李颖当时进行了拍摄。
九、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12月13日,我国官方公布,在中美双方的经贸团队不懈努力下,两国在坚持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原则之下,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文本内容达成了共识。过去的一年里,中美经贸谈判过程颇为坎坷。6月份,中美两国领导人于大阪举行会晤,并共同决定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原则上恢复经贸谈判。自那以后,两国经贸团队持续落实元首的共识,不断进行磋商,并妥善处理了双方的焦点问题。中美双方达成的此项协议,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均具裨益,它将在经贸往来、资本投入以及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引发正面影响。
12月18日,在华盛顿这座美国首都,美国国会众议院对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进行了投票。这一事件,由新华社记者奇普·索莫德维利亚进行了拍摄记录。
十、总统弹劾案激化美两党之争
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在民主党人的主导下,通过了针对特朗普总统的两项弹劾条款,正式对他提出滥用职权和阻挠国会工作的指控。特朗普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遭受众议院弹劾的总统,同时也是二十多年来的首位。面对指控,特朗普予以否认,并指责民主党人滥用了权力。弹劾案针对特朗普的“电话门”事件展开,这继“通俄门”事件后,成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角力的新领域。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党派斗争的加剧以及政治极化的进一步深化,预计将对来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