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不会合作游戏怎么办

频道:游戏专题 日期: 浏览:5

2016年,成都市市北区的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位于城乡交汇地带的我们园所随即迎来开园,迅速接收了超过300名幼儿。在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时,我们注意到孩子们在之前的幼儿园里缺少相关经验,他们在游戏中显得各自为政,这种行为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显然并不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发展需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5至6岁的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上,应具备“能够想方设法吸引其他小朋友一同参与游戏,在活动中能够与伙伴们协作分工,面对挑战时能够共同解决困难”的能力。基于此,我们选取区域游戏作为实践平台,对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支持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教师视角的支持策略

“一个人搞不定!”

激发幼儿合作意识和意愿

区域游戏即将拉开帷幕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众人纷纷忙碌起来,准备场地与所需物品。秀秀独自一人搬运桌子,显得异常吃力。我忍不住说道:“楠楠,你瞧秀秀独自搬运桌子,真是辛苦至极!”“要不我们一起帮忙,秀秀就不会那么累了。”橙橙跑过来插话道:“老师,我身为快递员,工作繁忙,实在难以应对。”“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我疑惑地问。橙橙提议道:“我可以请珠珠帮忙打包,我来负责送快递。””“当然可以,这个主意真不错!”我肯定地笑了。

大班儿童正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的社交技能有所提升,然而,众多儿童在同伴协作方面仍显不足,缺乏相应的意识和愿望。面对问题或挑战时,他们往往选择被动退缩或寻求成人帮助。

教师把握教育良机,恰当时机引导幼儿提出“疑问”,便能在嬉戏中唤起幼儿的协作精神与愿望。塑造幼儿的协作精神同样是一项关键的教育任务,教师需深刻领悟协作的真谛,通过巧妙介入和言语引导,激发幼儿协作的意识和愿望。

“老师还想表扬......”

强化表扬幼儿合作行为

区域游戏已经落下帷幕,我们随即步入了评价与提问的阶段。“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天哪个区域最为有趣?”孩子们齐声喊道:“科学实验室!”老师好奇地问:“为何是它呢?”孩子们回答道:“因为川川表现得特别像科学家,而且他的潜水艇实验还取得了成功!”川川今日表现非凡,老师亦对实验室中的每一位小朋友给予了表扬。我发现川川担任实验操作员,苗苗则一丝不苟地记录科学数据,小宝在关键时刻协助川川准备实验材料,而小雪每次都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若无他们之间的相互协助、共同商讨以及齐心协力,今日的实验过程恐不会如此顺畅。

游戏结束后,我们通常会回顾游戏的过程。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对个别幼儿的行为给予表扬,却未能对集体的力量给予应有的认可。众多优秀的游戏行为实际上是孩子们合作的结果,尽管他们在游戏中的角色各不相同,但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教师能更多地开展团队评价,不仅能够巩固新形成的团队精神,还能促进合作行为和模式的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具有不同才能、爱好以及个性化成长轨迹的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孩子游戏时如同“太阳花”般活泼,有的则似“含羞草”般羞涩。教师需深刻理解每个孩子在合作中的角色价值。教师、家长以及同伴对孩子们合作行为的正面反馈,对促进其合作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儿童在偶尔展现的协作举动得到激励与赞赏的强化后,其再次表现出协作行为的次数将显著增多。

幼儿角度的支持策略

“被落下的那一个!”

提高同伴地位,形成小团体

在自由结伴游戏时,涵涵常常是那个被排除在外的孩子。我访谈了其他小朋友,他们告诉我:“涵涵总是闹脾气,我们不敢和她一起玩。”“涵涵的妈妈很严厉,我妈妈建议我们少和她接触。”“她玩游戏时喜欢动手,我挺讨厌她的。”原来,涵涵一直被过度宠爱,导致她在同伴中难以融入。在与涵涵及其家长沟通后,我发现了她的优点,并加以表扬,逐步提升了她在同伴中的地位。涵涵在编织游戏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许多小朋友纷纷举起手来,表示愿意与她组成一队。

幼儿合作行为的起点在于组建小团体,然而,若缺乏对同伴的接纳与信赖,合作行为便无从谈起。涵涵因未被同伴接纳,其合作行为的可能性便被直接阻断。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行为时,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关注幼儿间彼此的接纳、认同与信任,这些都是幼儿合作行为不可或缺的基石。

“我教你,我会!”

发挥强带弱作用,榜样带动合作

经过一番商议,本周建构区的主题确定为“森林公园”,然而洪洪与楠楠站在建筑区显得有些迷茫。这时,明明走了过来,他提议道:“洪洪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你来负责制作树木,楠楠,你就来负责铺设道路吧!”洪洪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认真地开始制作树木。而楠楠则表示:“可是,我不会铺设道路。”茜茜笑着回应:“别担心,我会教你,没问题!”于是,四个孩子便开始忙碌起来,齐心协力地着手修建“森林公园”。

在合作活动中,幼儿们并非处于完全相同的地位。他们的能力各有千秋,有的孩子擅长组织和引导,有的孩子擅长动手实践,还有的孩子擅长协调和安抚同伴。正是由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够起到示范和激励的作用,这才使得多人合作的行为更加容易实现。

“哪个小组最棒?”

小组互评,让幼儿有成就感

在“买卖小高手”这项游戏中,同学们被划分成了六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买卖活动。游戏结束后,我们开展了一场讨论,对买卖过程进行了总结。大家分成小组,既自我评价又互相评价,分享各自的长处以及同伴的优点。兰兰兴奋地说:“我们小组表现得最出色,我们的照相馆生意兴隆,这得益于秀秀制作的相框非常吸引人,而且我们还设有休息等待区,顾客可以在此享受美甲服务。”小泽表示:“我觉得今天的水果店表现得特别出色,那里的店员非常热情,而且还有快递小哥的帮忙。”小宝接着说:“寿司店的员工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之间的协作非常默契!”

游戏结束后,教师将引导孩子们对游戏进行反思和评估。我们转换了评价的角色,将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孩子们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对象从个体扩展到了团队。具体操作上,我们从“教师说”转变为“同伴说”,从“你真棒”转变为“你们真棒”,这样的变化彰显了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是激发孩子们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儿童间的经历更为相似,类似的经历往往能引发共鸣、接纳与传承。孩子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际,逐渐认识到伙伴与协作的价值。在协作活动中,孩子们所获得的成就感能够促使他们持续并重现协作行为。

游戏材料角度的支持策略

两个人的手指足球

游戏规则隐含合作需要

蓝蓝在语言能力上与同龄孩子相比略显不足,他时常会动手打其他小朋友,每次玩耍都只是自己独享乐趣。班上男生们最爱的游戏之一是手指足球。近期,我发现蓝蓝多次目光锁定在手指足球的玩具上,这表明他也渴望参与其中。然而,这个游戏需要一名射门员和一名守门员共同配合,蓝蓝单打独斗显然无法完成。“你需要有伙伴一同参与才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哦!”我道出了蓝蓝的心事。蓝蓝手持资料,走向了浩宇身旁,浩宇察觉到蓝蓝的意图:“你愿意和我一同玩耍吗?”蓝蓝轻轻地点了头。这是蓝蓝首次主动邀请朋友。随后,两个小伙伴便开始了手指足球的游戏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我注意到蓝蓝的笑容和零星的言语,仿佛她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手指足球”这款游戏对小朋友极具吸引力,其规则规定至少需要两名玩家参与。这一规定对于偏好独自玩耍、性格内向的蓝蓝来说,意味着必须学会与他人协作。当孩子们对游戏的渴望达到一定阶段,教师的引导话语便激发了他们的行动,进而促成了合作。至于五子棋、跳棋、斗地主等棋类游戏,也都需要两名或更多的小朋友一同进行。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在外界要求下形成的,带有“被动”性质。他们仅是少数几个孩子为了享受游戏的乐趣而选择合作。教师通过巧妙地调整材料、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孩子们的协作行为得到支持而非孤立。

好难好难的“风火轮”

游戏难度促成合作行为

“风火轮”这款基于离心力的科普小玩具,要求孩子们精准控制力度,才能轻松驾驭。瑞瑞由于臂力不足,动作不够果断,屡次未能玩转此游戏,纸杯中的乒乓球总是不慎落下。经过几次尝试,瑞瑞显得有些沮丧:“这‘风火轮’真是太难了,我不想再玩了。”一边抱怨,一边又带着羡慕的目光望向玩得得心应手的可可:“可可,你能教我一下吗?”“自然可以。”可可紧握着瑞瑞的手,两人便兴致勃勃地玩起了“风火轮”,瑞瑞脸上洋溢着喜悦。见状,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于是,孩子们为这个游戏起了个新名字,叫做“双人风火轮”。

教师新投入的材料,对于幼儿是一个新的挑战。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进展是自然现象,并非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应对各类游戏。某些富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游戏材料,有时可能挫伤孩子的热情。在案例中,瑞瑞面对难度较大的游戏,主动寻求协助,从而促进了协作行为的发生。协作能够实现“1+1>2”的效果,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提升工作成效的手段。真正的合作意味着个体在无法独立完成任务时,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实现目标。在此过程中,游戏材料的适当难度恰好是激发这种互助与团结动力的关键因素。(作者:张喆颖,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二十七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11日第2版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