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峄县望族-穆庄王氏家族溯源
王氏家族传至第四代,共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的名字叫浃,次子的名字叫洽。长子浃有一个儿子,名叫进,而次子洽则没有留下后代。
王进有一子,名叫王相。王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世雍,二儿子名叫世和。世和留在了穆庄,而世雍则跟随父亲迁往了峄城。世雍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尚清、尚恭、尚节和尚俭。世和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尚朴,二儿子名叫尚约。王尚朴,字用贤,是岁进士出身,担任了江南桃园县的县丞,人们都称他为贞介先生。
至此,穆庄王氏家族逐渐崭露头角。世雍长子尚清这一支家族人口稀少,主要聚居在峄城东关的小东庄。他们家族世代以耕种和读书为业,诗书传家,声名显赫。其中最为杰出的是第十五世王培桧,他曾是岁进士。在民国时期,他曾担任过峄县建设科长等职务。
王尚恭所辖区域人口众多,其中主要居民分布在峄城、王楼、王庄、水牛铺以及三里庄等地区。
王尚节家族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峄城、吴林、穆庄、白庙、贺窑等,其中声名显赫的成员包括第十七世的武举人王国梁等人。
王尚俭一支主要居住地为峄城、王庄、陶庄、夏庄、高皇庙等。
王苞,穆庄王氏第十五世孙,擅长经营管理,故从穆庄迁至峄城定居。他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勋元、烈元、熙元和照元。其中,勋元和熙元的后代并不显赫。烈元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敬。敬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宝链和次子宝钧。宝链的后代并未显露出什么成就。宝钧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广逊和次子广选。广逊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平仲、次子平政和三子平衡。平仲和平政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考试中,被选为庠生(秀才)。两年之后,平仲在癸卯科(即1903年)再次高中举人,成为峄县科举史册上最后两位举人之一(另一位是褚子临)。
王平仲在高中及第之后,被任命为江苏地区的候选知县,然而他尚未正式上任,便因疾病不幸离世。王平仲与他的二弟王平政均以文学才华著称,他们曾担任峄西乡的著名私塾教师,并且他们的诗词歌赋作品在世间广为流传。
王照元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勉,次子名为智。长子勉的支系并不显赫,而次子智有五个儿子:长子宝镕,次子宝锡,第三子宝钿(田),第四子宝鉴,第五子宝铜。这五个儿子被后人合称为“老五支”。
王宝镕有一子,名叫广浚,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留下后代。王宝锡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广泗、次子广鑫、三子广珏、四子广班和五子广亭。王宝田有一个儿子,名叫广浩,字养之,他是京城的一位参议员。王宝鉴也有一个儿子,名叫广汉,字海槎,他是省里的参议员;而王宝铜的儿子名叫广澜,字子明。
王宝钿的父亲王曰智,出身于商贾之家,擅长经营管理。他起初在枣庄西孔庄创办了煤矿,随后又在峄城开设了恒兴、恒源钱庄,因此家业日渐兴旺,声名鹊起。
王宝钿,亦称王宝田,别字仪山。清光绪二年丙子年(1876年)考取举人,庚辰年(1880年)成为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此后,他被外调担任辽宁监察御史、云南监察御史,以及山东团练大臣和山东宣慰使。他的祖父王照元因孙子宝田显贵,被封为奉政大夫,他的父亲王曰智也因儿子宝田之尊,被封为奉政大夫和内阁中书,被尊称为乡溢悫毅先生。
王宝田在仕途与商海中并行不悖,官商结合,财富迅速积累。在其事业巅峰时期,家族产业遍布峄县四个区域,占地达七百顷,拥有十七个外庄子(仓库)。这些外庄子各自设有管家,负责收取土地租赁费用,并组建了武装的家丁队伍,成立了保家局。除了峄城东门里的宅邸,峄城南北大街南段、盐店街、县东巷等地,街道两侧的店铺和住宅,大部分都属于“恒兴”不动产。商业方面,起初拥有煤矿和钱庄,后来在峄城南北大街路东增设了惠记酒店和油坊。“恒兴”产业规模庞大,堪称峄县首富,因此被誉为“王恒兴”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亦称“王半城”。民间还有“恒兴王,不纳粮”的民谣流传,甚至能自行发行流通券。
在民国十六年,也就是1927年,王宝田有一位堂兄弟,外号王三猴,他依托“恒兴”钱庄,大量发行了一种名为“流通券”的纸币,面额包括一吊、两吊和五吊。其中一吊可以兑换25个铜钱,而每个铜钱的价值则是20文,流通量相当可观。然而,在使用了两年之后,“恒兴”钱庄不再为其提供担保,“流通券”因此失去了保障,最终沦为废纸。流通券大多流入了民众手中,既无法兑换,也无法用来购买粮食。那时,正值收成不佳,物价急剧攀升。一位农民用70吊钱卖掉了一头牛,一顿饭过后便花得精光,他懊悔不已,连声叹息:“若是事先知晓如此,真该把牛宰杀,全家至少能饱餐一顿!”
民众怨声载道,舆论发酵成诉讼。为了平息民怨,知县对王三猴进行了严厉的惩处。民间甚至传唱起一首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王三猴胡闹一番,不该擅自印制流通票,市场无人问津,商家不接纳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物价飙升,百姓生计堪忧。于是,百姓纷纷上书,向县衙申诉。县知事张耀阅过诉状,怒火中烧,公正受理此案:他怒摔惊堂木,狠狠地摘下了三猴的帽子。三猴成为害民之徒,羞愧又恼怒,卧床不起,药石无灵,大年初一便命归黄泉。家人悲痛欲绝,而万民却纷纷欢笑。
王宝田才智出众,机智过人,抱负远大,在二十余岁之际便取得了辉煌成就,考中进士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名声大噪。然而,他的人生后半段却变得较为保守。他一心效忠满清王朝,坚决反对革命,抗拒改革,甚至曾对革命党人进行迫害,试图阻挡时代发展的潮流。尽管如此,他终究无法改变清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宝田不得不告别清廷,重返故里。此后,他忧郁成疾,最终在家乡离世,给王氏家族留下了深深的伤痛。然而,他亲手修复了《峄县志》与《峄县乡土志》这两部极具价值的乡土教材,它们成为了峄县历史文化中的珍贵文献。
穆庄王氏家族历经五次修订族谱,其中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三世孙王涵负责创修并撰写序言;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世孙王景朴主持重修并附序;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八世孙王宝田进行第三次修订并附序;至1992年,二十世孙王德平与二十三世孙王继英等人共同完成了第四次修订;而第五次修订则大约在2012年12月圆满完成。二修、三修族谱时,即拟定班辈三十二字:
曰宝广平 家学继为 孝肇启基 德厚乃昌
文武相传 世代洪光 希敬同守 业大又长
在编纂族谱的过程中,同时确立了以“勤俭持家、耕读传世、宽厚仁慈、忠孝为重”为核心理念的《族规》与《家训》,旨在警示与鼓舞王氏子孙。王氏家族成员普遍继承了家族学问与优良传统,涌现出众多学者、名医、军队英才和社会杰出人才,他们分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均有其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