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份成绩单亮了:6项核心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六一快乐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时,天津向世人展示了一份关于全市百万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出色成绩单:2024年,全市学生在自我提升、心理韧性、校园和家庭心理氛围等关键领域,6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之最;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抽测结果显示,优良率和合格率分别达到了61.97%和98.65%,与去年相比持续稳步上升;自2018年起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全市少年儿童的近视率累计下降了8.47%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圆满实现了国家设定的目标。
在天津,一个囊括心理健康教育全程、近视防控全过程的科学体系,以及体质健康全面覆盖的体系,正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铺设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
守护心灵 筑牢防线
近期,2025年天津市举办的涵盖大中小学的“5·25”学生心理健康月交流活动已顺利结束。这项活动自22年前启动以来,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对于全面提升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天津市积极进行探索,致力于完善培养机制。天津市通过搭建涵盖大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服务系统,实现了从人员配置、资金投入、专业发展、平台拓展等方面,到预警检测、辅导干预、危机处理的全面工作闭环,显著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天津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建立了省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机构以及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同时,在全市16个行政区均设立了区级心理辅导机构。此外,全市1400多所中小学均设立了校级心理辅导机构。与此同时,天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中小学100%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目标。由38位资深心理专家构成的指导团队,还有为各个区域配备的各3名“一对一”心理督导及家庭辅导专家,共同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后盾。
天津主动推进家庭访问活动,精心编撰了涵盖各学段内容的《家庭教育指南》,同时设立了全天候的心理咨询热线,总计为超过五万人次提供了服务。这种深入的家校社合作模式,有效地将心理健康防护网从校园拓展到了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张紧密编织的心灵防护网,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幸福感,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稳固的内在基石。
防控近视 守护明眸
天津在悉心呵护心灵之美的同时,亦以顽强的姿态直面儿童青少年近视难题,致力于使近视率大幅降低。
天津市将防控重点提前至幼儿及学龄前阶段,颁布了《天津市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2023年版)》和《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2024年版)》,对“小学化”倾向进行严格控制,并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严格管理。同时,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强调饮食营养的均衡性、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以及规律的睡眠。此外,还编制了《0—6岁儿童视力保护手册》,指导家长科学地关注孩子的视力储备情况。
天津市已将中小学生的视力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连续三次纳入市级规划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并为此投入了超过2600万元人民币,购置了专业的检测设备,成功建立了涵盖所有学龄儿童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同时,天津市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和天津市眼科医院创新性地实施了包联区制度,派遣专业人员走进校园,对万余名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对于筛查过程中发现的疑似高度近视的学生,特设了医疗“绿色通道”,并制定了“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干预措施。
天津设立了由16家单位构成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联盟”,并开设了“健康教育大讲堂”,每年举办超过500场宣讲活动。他们每学期与市级媒体合作,录制《近视防控开学第一课》,确保全市学生都能同步学习。在“爱眼日”等特殊日子,他们还会邀请医学专家和奥运冠军走进校园,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共同关注和保护视力的浓厚氛围。
采取多种措施、提前布局的策略,让天津在保障儿童和青少年视力健康方面取得了稳固的成果,"睛"彩的视觉世界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现实。
强健体魄 活力绽放
自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天津市在中小学范围内实施了每日一节体育课程和两次大课间的制度。这一举措使得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出勤率上升、笑容增多、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在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改革深化座谈会上,天津分享了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迈向高质量”的宝贵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拥有强健的体魄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天津市政府将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视为一项长期不懈的系统工程。严格执行《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都能上到一节体育课,高中生每周至少上3至5节体育课;同时,中小学每天安排上午和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小学的“小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硬性规定保障学生校内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2小时。
天津市积极倡导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推动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等赛事的普及,并举办各种体育节日和运动会。同时,激励学校创新体育课程和社团活动,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使体育锻炼成为日常习惯和快乐源泉。此外,天津市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学校体育设施,并促使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推动在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增设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持续扩大青少年锻炼的场地范围。
市教委每年都会开展一场涉及全市范围的体质健康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以排名形式展现,以此激发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和激励机制。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学校和家长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校园中活跃的身影,阳光下奔跑的脚步,无不展现着天津持续深化体教结合的成果,为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和活力四射提供了最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