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草局负责人就《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答记者问
2025年1月25日,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正式签署了编号为第800号的国务院令,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该条例简称为《条例》),并规定该条例将于2025年3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近期,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林草局的负责人共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条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
古树名木堪称自然历史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被赞誉为“绿色的国宝”和“有生命的文物”。我国领导人对此极为重视,屡次下达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确立了根本的指导原则。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下,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实现了显著的进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数据,我国普查区域内的古树名木总数达到了508.19万株,其中在城市中分布的有24.66万株,而在乡村地区分布的则有483.53万株。
然而,目前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待解难题,诸如非法砍伐、迁移及破坏古树名木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在古树名木保护责任的履行上存在不足,城乡以及各地区在古树名木的管理要求上缺乏一致性。因此,迫切需要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构建健全的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从而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问:制定《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条例》严格遵循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全面执行国家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其总体思路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强调科学保护原则,特别强调对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原地保护,针对损害这些树木及其生态环境的典型问题,强化保护责任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并形成保护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加强分级管理,对于不同树龄的古树名木,实施全面保护的同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并强调养护工作的结合。三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保不损害古树名木资源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活动,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生。四是强调文化继承与发展,通过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古树名木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资源,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条例》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职责的划分上制定了哪些具体规定?
《条例》明确指出,首先,全国绿化委员会承担着全国范围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职责。其次,国务院林业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共同负责全国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此外,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也需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相关事务。再者,各级地方政府需强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地方各级政府林业及城市绿化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本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实施保护与管理。同时,其他相关部门在其职责权限内,承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相应任务。此外,乡镇政府、街道办以及村委、居委会应予以协助,共同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问:《条例》对古树名木分级分类和认定公布是怎样规定的?
《条例》明确指出,所谓古树,系指那些树龄超过百年的树木,这一范畴不包括那些人工种植、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商品林;而名木,则特指那些在历史、文化、科学、景观方面具有显著价值,或者承载着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条例》针对树龄超过500年的古树,实施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对于树龄介于300年至500年之间的古树,采取二级保护;而那些树龄在1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树,则享受三级保护。此外,对于特别珍贵的名木,一律执行一级保护。鉴于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条例》还允许省级政府提升城市古树的保护级别。同时,对于在一定区域内密集生长的古树群落,实行全面保护。《条例》对古树名木的普查、认定及公布流程作出规定,指出全国绿化委员会需定期举办全国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活动;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古树名木的主管部门应适时进行补充调查。在调查基础上,这些部门负责对古树名木进行认定,并在获得同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后,依照法律进行公布。
问:《条例》对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是怎么规定的?
《条例》明确指出,县级政府负责古树名木管理的部门需遵循强化日常养护的宗旨,确立相关单位与个人为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主体;同时,与这些养护主体签订养护协议,依据古树名木的所有权、保护级别、养护现状及费用等因素,清晰界定双方的权益与责任。日常养护责任人需认真执行养护职责,严令禁止任何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一旦发现古树名木受损或生长异常,必须立即上报。县级政府负责古树名木的主管部门需迅速展开调查,并迅速采取救治和恢复措施。为了激发日常养护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条例》明确指出,对于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机构或个人,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表彰与奖励措施。
问:《条例》对采伐和移植古树名木作了哪些规定?
《条例》明确指出,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且紧急,否则不得砍伐古树和名木;若依法采取紧急措施砍伐古树名木,县级政府负责古树名木管理的部门需将具体情况逐级上报至省级政府相关部门;若涉及一级保护的古树或名木的砍伐,还需上报至国务院相关部门,并接受事后的监督检查。《条例》明确指出,对于古树名木的移植,应遵循原地保护的原则,禁止随意移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国家级、省级能源、交通、水利等关键建设项目选址与古树名木相冲突,或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可能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即便采取相应措施仍无法消除风险,确有必要移植时,必须遵循严格的审批流程。对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人,《条例》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问:《条例》对传承古树名木文化是怎么规定的?
古树名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这些古树名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路径。为确保古树名木的文化传承不断,相关条例明确指出,国务院相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采取多样化措施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致力于传承古树名木文化,并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为全面协调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的进步,《条例》明确指出,应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以及传统节庆、民俗等因素综合考虑,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进而推动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与共同发展。
问:在强化保障和监督管理方面,《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亟需持续且稳定的资金注入,为此,《条例》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应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资金需求,将其纳入本级的财政预算之中;同时,国家积极倡导社会各界通过捐赠、领养等多种途径来支持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提升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监管力度,将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畴,以增强对相关工作的激励与约束;对于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面表现不佳、问题突出的地区,可对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责令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问:为确保《条例》顺利实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在接下来的阶段,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将紧密合作,共同确保《条例》得到有效执行。首先,将致力于强化对《条例》的学习和宣传。举办各类培训班、专家讲座以及科普宣传周等活动,旨在深入宣传和解读《条例》,以便行业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日常养护责任单位以及广大公众等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条例》的内涵,从而确保其得到精准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同时,着力推进配套制度的健全。迅速确立古树名木的鉴定与分级保护措施,健全古树名木的普查鉴定及养护技术标准,并指导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修订地方性法律法规,构建一个协调一致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系。同时,加强监督与检查工作。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林草局将加强与其他部门,如公安部的合作,共同推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他们计划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强化行刑衔接机制,构建监管合力。此外,他们还将严格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条例》中的规定得到切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