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书记解读“中国动力谷”的动力之源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12

株洲市,这座被誉为“电力机车摇篮”的城市,享有“中国轨道交通之都”的美誉。近年来,它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带来的机遇,加快了创新驱动的步伐,同时也在动力领域的研发上加速前进,并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该市正积极推动并努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被誉为“电力机车摇篮”的湖南省株洲市有着“中国轨道交通之都”之称。近年来,该市紧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提速创新驱动,加快动力领域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积极推动、打造“中国动力谷”。

经过对株洲的产业布局及其发展动向的深入剖析,我们明确地提出了这一宏伟目标。这一目标与株洲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8日,湖南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在参加“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活动中的媒体座谈会时,如此表达了他的观点。

创新驱动 “减法”做出“加速度”

株洲市,这座坐落于湖南东部的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享有“火车拉来的城市”的美誉。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株洲在数十年的时间里熠熠生辉,书写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辉煌篇章,留下了190多个“第一”的壮丽记录。

2007年,株洲成功获得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称号。近年来,该市还接连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个殊荣。尤其是通过自主创新的举措,株洲推动了创新驱动型发展,进而晋升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毛腾飞透露,株洲市坚决执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致力于迅速打造制造强市,这被视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工业辉煌以及加速产业升级的关键步骤。

毛腾飞表示,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了落后的污染产能,共关停企业473家、生产线195条,对产值的影响接近500亿元。与此同时,株洲正努力培育新兴产业,以减轻关停企业带来的增长压力。通过实施“减法”,他们实现了经济的加速发展,并保持了平稳的快速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株洲市极为重视新动能的培育与发展,通过化解过剩的产能问题来缓解供给过剩的状况,并在巩固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新动能的成长。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工业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综合症,加速了新旧动能的转换,并且优化了供给结构。

今年前九个月,株洲市三大动力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和航空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31.3%、51.6%和21.9%的显著提升;同时,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了8.3%和13.9%;此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7.3%,这一比重已达到规模工业的48.4%。

车轮滚滚向前,发出呼啸声。此刻,株洲这座老工业基地已经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号角。

五新联动聚力打造新引擎

株洲的“蝶变”采取了哪些策略?毛腾飞进行了阐述,这主要归功于强化规划引领,加速打造株洲制造业新格局;聚焦政策导向,迅速构建产业政策新支撑;强化创新合力,加速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集聚,迅速形成现代产业新优势;强化服务合力,迅速营造产业发展新环境。

自《制造强市五年行动计划》颁布以来,株洲市在推动工业发展方面动作不断。先是启动了工业“1093”行动计划,接着又制定了“株洲·中国动力谷”十年的发展蓝图。在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工业“1093”行动特别强调了轨道交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十大关键产业的重要性,并部署了包括高端装备创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在内的九项具体专项行动。

毛腾飞指出,应重视创新政策、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政策的协同效应。他以株洲为例,阐述了该市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努力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成功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并探索出债券、基金、中票等多种融资途径,这些改革举措在全国乃至全省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株洲市在追求国际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强化技术攻关,使得一系列关键性技术得以从模仿走向领先。比如,成功攻克并掌握了磁悬浮技术、深海作业机器人、水墨印刷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全球首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顺利运营。

2015年,株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以及“中国专利优秀奖”七项。这一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贡献率攀升至55%。同时,株洲市连续第九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令人眼前为之一亮,株洲在加速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中,积极推动简化政府职能,湖南省内首次发布了“三清单一目录”。在三年时间里,市级行政审批项目从302项锐减至122项,同时将62项权力下放到园区,并且彻底取消了所有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

毛腾飞表示,国家领导人高度认可了“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以及“全程代办”等创新审批服务举措。

聚焦集群托起中国动力谷

2013年,株洲高新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中国动力谷”这一创新概念,这一概念建立在“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这三大动力产业基础之上。该区计划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致力于发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力争形成总价值达千亿的产业集群。目前,“中国动力谷”已被提升为湖南省的发展战略之一。

毛腾飞指出,建设“中国动力谷”的目标在于充分利用株洲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以及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方面的固有优势,借助科技创新,加速推动这些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力争早日构建起一个包含研发、整机制造以及零部件供应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而将株洲塑造成为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动力之都”。

“中国动力谷”战略的深入推进,激发了创新活力,促使“株洲制造”迈向“株洲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11.2%的增长,财政收入等关键经济指标更是实现了成倍增长。

企业由此战略中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株洲电力机车、城轨等系列产品成功销往全球四大洲的70余个国家与地区,其中电力机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0%;山河科技的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飞虎无人直升机以及罗特威直升机均已完成组装并投入市场销售。

毛腾飞强调,“中国动力谷”的打造是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我们必须摒弃那种急于求成的短视思维,而应具备像经营百年老店那样的恒心和毅力。

今年十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国家相关部门共同组建的研究团队抵达株洲,就“中国动力谷”这一国家战略展开了课题的开题研讨。据预测,“中国动力谷”有望晋升为国家级战略。

有专家指出,“中国动力谷”必将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锋地带,同时也是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域,并且有望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阵地。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