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阴影下的“妖股”汉能
长江商报报道,在争议声中,该股股价在四个月内飙升,涨幅高达272%,投资者巧妙运用“左手进右手出”的策略,娴熟地操控资本市场技巧。
本报记者饶守春沈佑荣
李河君在香港挂牌的汉能薄膜发电公司,其面临的外界质疑从未间断。
去年12月1日,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的股价仅为1.94港元,却迎来了一路飙升的行情,仅仅一个月内涨幅便达到了38%。紧接着的4个月内,股价继续保持强劲上涨态势,最高点触及9.07港元。尽管之后股价有所回调,但截至4月30日收盘,股价定格在7.22港元,4个月内的涨幅已高达272%。与此同时,同行业内的许多企业股价却呈现下跌趋势。
汉能薄膜发电因股价的肆意波动而被誉为“妖股”,同时,这也使其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长江商报记者针对《第一财经日报》于4月24日所披露的李河君在资本运作及产业布局方面的做法,诸如涉嫌进行关联交易、股价操纵等公开质疑,曾努力联系汉能集团进行核实,但遗憾的是,直至稿件完成,仍未获得任何回应。
在回应长江商报记者针对汉能薄膜发电情况的提问时,港交所发言人于4月29日明确指出,他们不会对特定的上市公司或相关媒体报道发表评论。同时,他还提到,一旦上市公司违反了《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香港交易所将考虑对涉事公司及其董事采取纪律措施。
熟悉汉能薄膜操作技巧的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尽管在香港上市的汉能在国内存在明显的操纵股价的嫌疑,然而该公司却巧妙地运用了港交所的相关规定。他们比喻说,香港的君子遇到了内地的土豪,就如同吃了闷亏,因为土豪的行为并未触犯法律。
“妖股”汉能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汉能薄膜发电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妖股”。
2014年12月1日,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仅为1.94港元,然而在随后的五个月内,股价如同乘坐直升机般迅速攀升。到了4月30日,股价已经上涨至7.22港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72%。与此同时,恒生指数的涨幅仅为20%。而其他上市的光伏企业,如联合光伏,在同一时期的涨幅也只有30%。
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飙升并非源于其高换手率。据数据显示,自4月份起,该公司的日均换手率仅为0.22%。即便在4月23日股价大幅上涨14.2%的那一天,其换手率也仅达到了1.17%。与此同时,大量资金正涌入汉能薄膜发电,资金规模已高达数百亿。市场人士推测,大量资金的涌入可能是由李河君及其支持者投入,然而,长江商报记者并未从任何一方获得这一信息的确认。
此外,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与股价紧密相连。自去年12月起,该公司的市值已经增长了三倍。按照7.22港元的股价计算,其市值已经达到了3009亿港元。这一数额,已经超过了历史悠久的港股公司长江实业。
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与市值持续攀升,或许通过其去年发布的年报便能略知一二。该年报,即今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揭示了2014年汉能薄膜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3%。在净利润方面,2014年汉能薄膜的净利润总额为33亿港元,同比增长了64%。针对这一情况,汉能薄膜发电将此成就归功于去年非关联交易带来的下游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汉能集团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出售了旗下的五个光伏电站项目,从而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然而,市场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意见。熟悉光伏产业的专家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汉能薄膜虽然在市值上位居首位,“然而,它只是表面上的‘巨人’,无论是产量还是营业收入,汉能都无法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相较于晶硅发电,薄膜发电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实现规模化生产与盈利变得异常困难。尽管汉能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与众多晶硅发电企业相较,其在光伏发电领域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位人士如是阐述。
尽管如此,汉能薄膜的股价依然持续攀升,这一现象也使得汉能薄膜发电公司吸引了美国对冲基金BHP公司的关注。据过往报道,该对冲基金曾因对汉能薄膜股价的高估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做空操作,然而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亏损了数亿美元。
对此,李河君说,“看不懂汉能的大有人在”。
看不懂的“左手进右手出”模式
汉能,令人费解。实际上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难以理解的不单是股价,还包括那些备受争议的大额关联交易。
汉能薄膜发电所采用的商业模式被形容为“一手买入,一手卖出”。一位来自内地的知名券商分析师在研究过汉能薄膜发电后,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汉能薄膜发电会将自家的生产设备和整个生产线出售给其联营企业或关联企业,待一段时间后,再从这些联营企业或关联企业购回他们生产的组件,并将这些组件安装到相关电站中,这些电站可能是母公司旗下的下游企业,也可能是其他企业。而所谓的关联公司,大多属于汉能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汉能薄膜历年的年度报告中,具体表现为其应收账款数额。
汉能薄膜在2014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该数值达到了60.79亿元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这一数字相较于2013年增长了1.5倍,其中43亿元属于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所欠。此外,汉能薄膜发电的流动资产总额高达152亿元。年报揭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该集团面临约24.96亿港元的逾期应收账款问题;随后在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3月30日的期间,上市公司成功从汉能集团追回28.66亿港元的现金,从而彻底清除了所有逾期应收账款及其罚息。
在客户与供应商的关键数据中,汉能薄膜的最大客户贡献了总销售额的62%,而前五大客户的销售份额高达98%,这两个比例在2013年均为100%。在采购方面,最大的供应商占据了28%的份额,而前五大供应商的占比为57%,在2013年这一比例分别为54%和85%。对此,汉能薄膜发电在解释中指出,汉能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是该集团的最大客户。
汉能薄膜发电虽宣称已积极寻求母公司以外的客户资源,并且已与宝塔石化集团以及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达成了销售及服务合同,预计这些合作将带来约19.8亿美元(相当于153.5亿港币)的第三方收入订单,但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目前,公司的大部分业务仍与控股股东紧密相连。
令人费解的是,汉能薄膜发电所拥有的商誉价值异常之高,而固定资产的规模却相对较小。尽管其非流动资产总额高达97.25亿港元,但其中汉能薄膜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价值仅为6.63亿元,这一比例仅为6.8%。剩余的大部分资产,即79.15亿元,属于商誉价值,占比高达81.4%。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对声称全国拥有九大光伏生产基地的汉能集团心生疑惑。
汉能薄膜发电的股权结构复杂,除了核心贸易伙伴为其母公司外,其股权分布情况令人费解。据传闻,李河君掌握着汉能薄膜发电超过80%的股份,甚至有说法称其持股比例高达90%。然而,在2014年的年报中,公布的李河君持股比例仅为73.07%。4月21日,汉能薄膜发布了一份标题为《购回股权》的公告,声明李河君将进行股份回购。完成回购后,公司的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上升至81.18%。
此外,汉能集团长期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其融资的合作伙伴和具体数额如同雾里看花,令人难以捉摸。长期以来,该集团未曾对外公开其融资途径和具体数额,外界人士只能通过零星的线索来探寻真相。据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汉能控股集团不仅获得了银行的巨额授信,还涉足于向各类基金、信托公司以及P2P平台进行融资。
此外,其收益互换以及股权质押的情况同样引发疑虑。去年,中信证券的自营账户曾持有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然而,该公司明确指出,这些收益并不属于公司所有。
4月29日,长江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汉能集团发送了采访请求,但时至今日,该公司尚未给出任何回应。然而,李河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汉能薄膜发电与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他比喻道:“这犹如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正需要得到悉心照料。”
关联交易或许只是规则下的高明财技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但港交所依旧稳如磐石。这背后,或许是由于港交所自身所面临的困境。
4月29日,港交所发言人就长江商报记者的采访请求作出回应,指出,“香港交易所历来不对个别上市公司或媒体报道发表评论。在港市场,发行制度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依据《上市规则》,上市公司需对市场实时公开必要信息。交易所依照《上市规则》对上市发行人进行监管。”香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在上市后对《上市规则》的遵守情况进行了严格的监督与监控。
了解香港交易所《上市条例》的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该条例规定,一旦公司按要求公布相关信息,即便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只要交易价格公允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且未使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获益,公司行为便不构成违法。
香颂资本的执行董事沈萌持有相同观点。他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汉能的行为均严格遵循了港交所的规定,故而“汉能薄膜发电的财务数据或许并非造假,反而可能巧妙地运用了高深的财务技巧”。
汉能集团在汉能薄膜发电之外,还拥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水电资源。尽管在资本市场中,这些水电资源并未受到青睐,然而它们却是现金流最为丰厚的项目之一。相较之下,薄膜发电因诸多因素影响,至今仍处于盈利稀薄甚至亏损的状况,其财务数据在公开场合显得颇为尴尬。然而,汉能集团及其薄膜发电业务却巧妙地结合了这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最终在香港股市创造了一个传奇。沈萌如此阐述。
他同时指出,与内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比,香港交易所代表着更为开放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仅需披露必要信息,其余事宜则由投资者自行作出判断。
然而,这样的规定仅适用于理性投资者,是为所谓的“君子”制定的,然而当像汉能这样的“土豪”介入其中,他们并不遵循常规,你或许可以说他们打破了规则,但并不能指责他们违法。这或许正是汉能长期以来虽备受争议却始终安然无恙的原因所在。即便在我们眼中,他们的这种做法堪称典型的坐庄行为。沈萌如是说。
长江商学院的甘洁教授对汉能的部分行为提出看法,她指出这实际上暴露了港交所监管上的不足。甘洁教授进一步阐述道,香港证券市场面临两大核心问题,首先是监管力度不够,其次是投资者保护体系尚不完善。
香港股市的监管机制着重于规范的流程和信息披露,故而关联交易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始终是一个关键议题。大股东们常常利用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但只要这些交易都依照规定进行了公开披露,监管机构便不会再对此进行深入调查。甘洁如是表示。
汉能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