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点读书学习体会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13

谈点读书学习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医学典籍数量庞大,内容极其丰富。怎样以提升诊疗效果为目标,在有限时段内获取最佳成果,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构成了我教授结合中西医临床博士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例如贾海忠、谷万里、张海啸、李春岩等学员,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自身经验传授给人独立思考的方法。

挑选学界普遍认可的权威书籍,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接着,参照专业领域和实际应用案例,再次研读,不断巩固。关键在于掌握融合、交叉、整合多种知识的方法,同时边思考边阅读。特别要注重将辨证分析与辨病诊断相结合,重视中西医的融合应用。

阅读中医典籍时,务必在透彻把握中医理论核心要义之后,结合当代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检测手段,进行双重验证分析,切莫生搬硬套,以下是在教学实例中列举的几个情形

如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所述有“如热状”,这指的是病人自己觉得身体发烫,感觉烘热,所谓“心里热”(即灯笼病),是外表看似不冷,内心却感觉发热(此观点见于《医林改错》),然而通过体温计检测,发现体温并没有明显升高。

腹部感觉胀满,但实际检查时腹部并不显得宽大,也没有发现肿块,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也没有发现腹腔内有积液或者有占位性病变的情况。

《金匮·腹满空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中提到心脏和胸部感到剧烈的寒性疼痛,呕吐导致无法进食,腹部受寒,内部有东西向上顶起,形状可见头部和足部,身体上下疼痛且不能触碰,宜用大建中汤治疗,这里“内部有东西向上顶起,形状可见头部和足部”指的是肠道形态或肠道痉挛、积气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肠道堵塞、肠套叠,或肝脏区域、脾脏区域综合症中。而“身体上下疼痛且不能触碰”,则表示有压痛感或抗拒按压,需要小心排除感染及“急腹症”。这种症状,经过仔细分析,如果确实属于“大建中汤证”,并且治疗时方法恰当,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最近日本的外科医生们非常频繁地使用这个方剂,这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

后世经典著作同样需要关注,我在教学时选取的关于调理气血理论的注解文献里,包含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所对应的23种病症。比如“胸部承受重物”(一位22岁女性,夜间必须让侍女坐在胸口上方才能入睡)以及“胸部不能承受重物”(江西巡抚何霖公,74岁高龄,夜间赤裸胸部可以安睡,但若覆盖一层布就睡不着,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年),这些病症大多经过几次用药便痊愈了,基本上都属于精神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对于出现“天亮即汗”这类自汗症状,若采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无效,通常表明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联想到临床中遇到那些用不同颜色描述自身“功能异常”的患者,只要把握住“气机郁滞导致血行不畅”的病根,使用血府逐瘀汤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阅读西医相关书籍和当代文献资料时,特别是针对现代医学中部分病症虽然诊断清晰,但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甚至还没有成熟治疗方案的病症,可以尝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思考,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启发。

月经性气胸或血胸,是月经期出现的自发性气胸或血胸,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与“经血逆流理论”相关,该理论推测子宫内膜细胞或许可以通过血液、淋巴或腹腔等通路,迁移至肺部、胸膜、膈肌或支气管部位。月经期间受雌激素影响,异位子宫内膜会出现类似内膜坏损、剥落及出血的现象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进而造成胸膜受损,可能诱发伴随月经的气胸,有时还伴有血胸。西医缺乏针对性疗法,仅能进行对症治疗,使用促绒毛释放激素、丹那唑、孕激素等内分泌药物,但效果不佳,且存在干扰月经周期甚至导致不孕的风险。外科手术如开胸摘除病灶、修复胸膜或切除卵巢,这些治疗手段患者普遍难以接受。

中医学角度分析,CPTX被归类为“离经之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血行失度”,意指血液运行偏离常规轨道。唐容川《血证论》阐释“离经之血与正常血液无法融合,即为瘀血”。基于此,我们依据临床诊断采用自创“升陷祛瘀汤”施治,能够有效控制病症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且治疗效果持久,不易复发(有实例显示痊愈后持续多年)。也有病患依照我们刊载的治法方剂,自行服用药物,同样痊愈,并且已经稳定两年了。这从某个角度印证了,这种病症与证候相结合的治疗思路,其效果是能够被检验且重复验证的。实际上,在早先出版的我的著作《实用血瘀证学》(1998年首版)中,关于血瘀证的成因和发病机制论述里,我在“脱离经脉的血液形成瘀血”这一部分,就已经将“子宫内膜异位”包含在内了。

现在心脏肌桥症在临床中并不罕见,这种状况源于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变异,冠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已逐步推广。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本应走行于心外膜,但出现变异的血管在发育过程中会部分穿透心肌,表面被心肌纤维横向跨越,从而构成桥样心肌结构,这就是心脏肌桥的形成过程。心脏搏动时,藏于心肌内的血管会被压迫,进而导致心脏血液供应受阻,可能出现胸部闷胀、胸部疼痛、呼吸不畅、心跳加快等表现。针对这种情况,西医方法作用不大,首先,安放支架存在风险,可能引发冠状动脉血管破裂或支架损坏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其次,外科手术通过开胸剥离“心肌桥”使血管舒展或进行“搭桥”治疗,但收效不佳,并且有过度治疗之嫌。依据传统汉方理论中关于“血液运行失衡”及“经脉外溢”的判断,采用化瘀通脉的疗法能够显著缓解病患的病症,胸闷、心跳加速、呼吸不畅等情况便会得到消除。

两种学术思想的碰撞融合,需要深入钻研各自的框架。针对某个具体病症的透彻理解,要经过长时间钻研和归纳总结,并且主张将病症与证候结合起来。中西方医学的融合,应该在统一的认识下提升境界,或许能产生新的见解。当然医学的精妙之处,思考要专注,不允许浅薄的人涉足;学习的要诀在于深入,不允许轻浮的人研究。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