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党史和地方志网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9

淮北市坐落于安徽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3′至117°02′,北纬33°16′至34°14′。该市地处华东地区中心地带,坐落于苏、豫、皖三省交汇处。其北部与萧县相邻,其中杜集区段园镇作为“飞地”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相接壤。南部靠近蒙城县,东部与宿州市接壤,西部则与涡阳县及河南省永城市相连。这个区域从南到北的长度为108里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从东到西的宽度为60里,整体占地2741平方里,其中濉溪县占了1987.5平方里,市区则占753.5平方里。

淮北市位于淮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地势从西北方往东南方逐渐降低,东北角有一些零星低矮的山地,其他地方都是开阔的平原,地形种类包括山丘、平原、湖泊洼地以及河流等。当地的海拔高度在十五米到四十米之间,地面坡度非常小,每千分之一十。平原占据了土地总面积的绝大部分,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点三,而低山和残丘的面积相对来说非常小,只有百分之四点七。这些由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构成的丘陵,分为两排,从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分布延伸。山区普遍高度在200米左右,其中最高点是濉溪县的老龙脊,其顶峰高度达到362米,另一座主要山峰位于市政府位置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即相山,峰顶高度为342米,而其他地区则属于平原地带,海拔范围介于22.5米到37.0米之间。

淮北市境内水道全长三百七十八公里,其中重点水道包括濉河、南沱河、闸河、龙岱河、岱河、龙河、相西河、洪碱河、巴河、王引河、新北沱河、包河、浍河、澥河、北淝河等,既有天然水道也有人工开凿水道。该市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表塌陷面积已达一万五千公顷,由此形成了四千公顷的常年水域,以及五千公顷的间歇性水域。

淮北市北部及中部偏东地区有山脉分布,按其走向和自然构成,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山系。东、中部山系位于地域东部,属于皇藏峪复背斜构造,因存在两条向上升起的褶皱,构成以闸河为界呈“人”字形的两组山峦。

东列山脉起始于萧县皇藏峪轿顶山,终止于宿县符离,呈现低山丘陵的地貌特征,向北延伸出界,山脉北部地势较高,南部地势逐渐降低,在符离集附近突然消失,山势较为陡峭,岩石裸露在外,形成了类似羊群的景观,通常的海拔高度在200到300米之间。在宿州边界处,向南有马桥乡的龟山,海拔178.3米,据光绪年间的《宿县志》记载,有说法称唐代诗人王绩曾到龟、蛇两座山采药,还有磨旗山,高178米,位于马桥后周圩村的东面,当地也称作奶奶山,光绪版的《凤阳府志》中提到,在符离集以西、古饶集附近也有一座磨旗山,人们习惯叫它磨石山,传说汉高祖刘邦的将领樊哙曾在此地驻军,现在还能看到旗杆留下的石洞。磨旗山原先设有碧霞宫,其后建了菩萨明楼,前面有阎君的两座厢房,再往下是山神祠,西峰上分布着三官、火神、灵官、华祖等殿阁。还有朝阳二洞,洞内供奉着玄帝达摩,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延续到我朝一千多年。咸丰年间遭遇战乱,庙宇的屋檐被毁,神像也倒塌了……光绪年间的《宿州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捻军在符离集展开激战,随后攻占了磨旗山。捻军控制这座山岭之后,立刻设置营帐,驻扎部队,封锁了清军的补给线。同治皇帝即位的第一年六月,知州英翰率领地方武装来到高皇山,派遣奸细赵克常潜入磨旗山,假意帮助捻军,内外配合,迫使捻军烧毁营寨向西撤退,转战到萧县、宿县、永城三县接壤的区域。北面有卧虎山,海拔227米,迤西虎山,海拔158.2米,还有马桥东回龙山,海拔124.6米,这座山也称作回云山,因为民间俗称它洞窝而得名,山寺里有一处老猫洞,据说从前毛遂曾住在这里,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毛洞,山峰的底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景色十分隐蔽优美,山中有洞穴,名叫回龙洞口,那里的泉水味道非常甘甜,洞穴的西边建有一座观音殿,据说求子非常灵验,南面有郭寨山,海拔210.8米,往北边看是鹰山,海拔263.7米,还有高楼山,海拔247米。长山301.2米,大太王293.1米,小太王237.1米。蔡里平坦区域东侧有老龙脊、鹰山等九座山,山脊走向和岩石及主要构造线方向相同。老龙脊在蔡里东南方向5.5公里,坐标为北纬33°56′,东经116°54′。山底周长三华里,最高峰平顶山海拔362.9米,因山形蜿蜒似老龙脊背而得名。前方有座大方寺,据说是东汉年间所建。西北方向的大麻子山高达305.3米,二麻子山则达到了315.2米。东北边的牛头山有266.4米,馒顶山为307.7米,蜡台子则为225.5米。在龙须湖北边,与龙脊山遥遥相对的塔山,海拔为240.2米,它们同属于龙脊山山脉。再往北走,尖山台孜有260.2米,合徐高速公路沿线的南大黄山为223.6米,茅山则是290.7米,这些地方延伸到了宿州境内。

中部山脉向东延伸至闸河,向西止于巴河,向北连接萧县黄包顶、官山和十里长山的诸阳山,呈现为丘陵地貌,山脊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且分布不连续,部分区域如同独立岛屿。这些山体高度不高,海拔介于60至300米之间,主要构成物质为石灰岩。山脉的南端始于濉溪县赵集的十里长山,因其南北跨度达10华里而得名。该区域还涵盖了蔡山和盘龙山,其中最高峰海拔达到89.3米。南端诸阳山高76.4米,史载《清史稿•凤阳府志》中又名睢阳山,它位于睢水北岸,睢水从河南永城开始流经此地,唐武德四年(621年),将符离县的部分区域设置成诸阳县,县治设在诸阳山下,也就是当时侨置的定陶旧地,山坡东北侧的孤山高81.2米,古时称为竹山,因地处古竹区域而得名后来称作孤处山,有石山,也有土山,光绪年间的《凤阳府志》记载:宿州城北五十里有座石山,周长大约一里,完全由石头构成没有泥土,孤零零地耸立在那里,层层叠叠,洞穴交错,精巧别致,像是人工雕刻又像是天然画卷,曾经被说成是“飞来峰”。东北方向有座土山,纯粹是泥土没有石头。东西方向长约二里,位于尚河集。还有刁山,海拔101米,虎山,海拔83米,平山,海拔63米。

烈山镇境内群山普遍朝东北方向延伸,这些山脉大多呈现出吉祥的景象,其中青龙山最为引人注目,它距离影潭约110.2米高。雷山,旧时被称为邱疃山,在《濉溪县志》和光绪年间的《宿州志》中均有记载,提及“陈涉墓位于州西北的邱疃山西麓,如今被称为冢山头”。此外,《濉溪县志》还收录了晚清恩贡邵心恒所作的《在邱疃山陈隐王墓下作》一诗,诗的最后四句是:“邱疃山下朔风呼啸,墓旁野草稀疏半枯黄,天色阴沉云雾缭绕,昔日英灵尚存未消散。”由此看来,那个墓葬当时还存在,而且保存状况相当不错。《汉书》中提到“胜葬于砀”,对此说法我们暂且存有疑问。经过查证,这个墓穴位于濉溪县城东南方向六千米远的冢山头,具体位置在青龙山南边山脚下,靠近铁路桥的南端。周围的地形是这样的:三五山的高度为124米,要穿过闸河,才能到达花山,花山海拔81.6米。还有檀山,海拔116.8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山上出产檀木。再往北边是烈山,海拔123.3米,这个山也被称为炭山和新安山,是因为它靠近新安村。《濉溪县志》中提及,依据《朱氏家谱》所载,朱石寮家族的祖先从沛郡迁徙至江西婺源,该地原先属于新安。明朝初期,朱信的后代开始在烈山东面定居,并以“新安”为村落命名。光绪年间的《宿州志》记载:在新安集一带,山西地区出产煤炭,矿场时开时闭,靠近石矿的山体多次出现裂缝,最终导致山体崩塌。丰山的高度为101.5米,这座山也被称为封赠山或封子山。《列仙传》中记载,宁封子是黄帝时期的陶正,负责管理火政,能够吐出五彩烟雾,后来他因火烧身自焚,跟随烟气升腾,遗骨埋葬在此,因此得名,位于宋疃集。宁山这个名字,是因为山北坡有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司田宁戚的坟墓。新蔡镇以北的大山头,也就是艾山,高度为143.5米,还有花鼓山,高度为137.3米,另外还有四座山丘,它们都是半埋在地下的岛屿状残丘,山势大多平缓,基岩裸露在外。东南方向有燕子山,海拔119米,华家湖(曾叫化家湖、蔡里湖、土型湖)北面有驾子山,海拔156.8米,东北边有双顶山,海拔211.1米,西南方有尖山,海拔222.7米,东边有龙草峪,海拔234.6米,然后向东北方向转,沿着和萧县接壤的边界向北走,经过杜集区石台镇境内的石箍道,海拔242.9米,再经过狼窝山,海拔288.2米,以及西北边的黑石块,海拔311.3米,这里是这一系列山峰中最高的一座;梧北村东北方向有马鞍山,海拔241.9米,还有萝卜山,也叫铙钵山,海拔274米,最后到达萧县境内。

《徐州府志》:往南五里越过河流是铙钵山,再往南是梧桐山,梧桐水从这里发源,梧桐山东边有黑石山,两座山之间是柿峪,往南有牛山,往西有桃山和柿山,再往南是大刁山,往西有双顶山,往西南是拉蓝山,拉蓝山的西南边是宿州边界,这是万山南西边的一条支脉。

西部山脉,从萧县龙城镇东北的祁村开始,往南延伸至淮北市渠沟结束,整体走向为自东北向西南。这座山脉包含多座主要山峰,例如义安山、苗山、程蒋山以及相山等。其中,义安山位于段园镇祁村的西北方向,海拔高度为262.1米,根据《徐州市志》记载,这座山古时被称为大彭山,民间传说中,彭祖曾在此地建立过大彭国。苗山的海拔高度为115.3米。山脉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经过萧县地区,沿着龙河河道行进,穿过萧濉新河,最终进入淮北市境内。罗里山高度达到239.5米,它的西北面是程蒋山,西南方向有黄山,黄山也被称为横山,有一条向西延伸的道路,通向平山口,黄山海拔216.6米,还有尖山,尖山也被称作滂汪山,其高度为214.4米,郭庄的西边有座山,海拔为243米,根据《州志》记载,这座山位于县南五十里,并且有王小仙洞,山的东南面是高岳山。进入相山区域,黄里境内最高峰为相山,海拔342米,根据光绪版《宿州志》记载,该山位于相城乡,山脉自彭城延伸至此,长约五里,占地二十里,是州内著名的古镇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被视为群山之首,相山上设有古庙,名为相山庙,亦称显济王庙,四周群山环绕,林木茂密,景致清幽,从寺庙山门处的奎楼向上远眺,整个市区风光尽收眼帘,黄里南部的鹰山,海拔276米。天马山,据光绪年间的《宿州志》记载,距离城区七十里,山脚处名为磷石坡,位于瞿沟集一带,这座山的高度为七十七点八米,属于相山山脉向刘桥镇东北部延伸的部分,整体呈现南北狭长的形态,其海拔高度为二百七十五米,在方庄附近还有一座灵姥山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