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陈和飏:一手枪一手笔 枪林弹雨中发表数百篇新闻稿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8

他一手拿着武器,一手握着纸笔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在军队四处奔波期间勤奋进行创作,刊载了数百篇战地报道和战况消息。虽然并非直接参与战斗的人员,但通过文字来动员群众,也能发挥出与战士同样的效用……他是苏州军分区第二退休安置处的前辈陈和飏,在革命战争时期一位热心的党报联络人,被誉为“战场报道者”。

日本战地记者_陈和飏 战地记者 新华社发表

报道人员必须深入现场,采写的内容才会鲜活;采访结束后须立刻投稿,时效性至关重要……今年记者节来临之际,年届九五高龄且神采奕奕的前战地记者陈和飏,讲述了七十余载前参与抗日及解放战争并踊跃撰写新闻文稿的经历。

他曾经担任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泰州独立团的统计人员,并非专业记者。最近,在姑苏城内桃花坞大街附近的一处住所里,陈和飏面带微笑说明情况,由于他接受过私塾教育,并且对阅读报刊和撰写文章抱有兴趣,在职务之余为党的报纸投稿,因此在独立团里小有名气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被当作是“战地记者”。

日本战地记者_陈和飏 战地记者 新华社发表

我初次经历战事,那是在1945年11月15日,这个日子至今仍烙印在记忆里。尽管日本已经宣告败降,但国民党当局为攫取战利品,下达命令禁止日军向八路军和新四军缴械,同时要求伪军留守原地。苏中地区某些角落,仍有一些顽固的日军残余势力和伪军拒绝投降,他们四处肆虐,劫掠财物,惊扰民众安宁。

明日泰州城区有一整建制的敌伪部队,计划下乡进行抢掠,我们打算将其彻底消灭。这或许就是本次抗日战争中的收官之战了,您是否愿意参与?

“去啊!当然去!”

想起团政治处主任吴石梅曾与自己交谈的情景,陈和飏记忆犹新,吴主任来自福建宁德,年龄比他大十岁,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红军前辈和兄长,他一直悉心指导帮助自己,这次战斗,他决心一定要加入。

子弹没有视觉判断能力。战斗时,陈和飏的脖颈被子弹擦过,虽然没危及生命,但是出血一直不断。

是返回休养还是坚持任务?陈和飏当机立断留守原地,他顶住身体疲惫,战事平息后立即着手进行战地报道,仔细查证并登记缴获的战利品,同时核对敌军连长、排长的名单,随即整理成篇《击溃入侵之敌》,送交部队领导审批,次日清晨便派通讯员送往新华社三支社。

陈和飏 战地记者 新华社发表_日本战地记者

该稿件后来由新华社刊发,并配发了编者按内容,其中提到陈和飏同志系泰县部队政治处的统计人员,他一向热心撰稿,频繁记录泰县部队的动态,此次战斗负了轻伤,仍不辞辛劳,次日清晨便赶赴现场核实缴获战果,完成新闻报道,并派遣专人当日送达三支社,这种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值得大家推广和借鉴。

这个文稿总共不到两百个字,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很简短。陈和飏脸上带着微笑,但当时国民党妄图抢夺抗战的胜利成果,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我们能够彻底消灭伪军,极大地鼓舞了军心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这件事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信件发出次日,陈和飏又撰写了超两千字的通讯文章《民众绝非任人欺凌》,刊登于1945年11月号的《江潮日报》。虽初次参战便负了伤,但连夜完成稿件被新华通讯社采用,并获嘉许,使年仅十八岁的陈和飏深受激励。此后期间,陈和飏为创作更生动、更具对抗色彩的战地报道,时常伴随部队持械冲锋。

日本战地记者_陈和飏 战地记者 新华社发表

1948年3月,攻占城(泰兴)黄(桥)公路沿线据点时,枪炮声持续不断,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陈和飏拿着扩音器,向敌人喊话让他们放下武器。

蒋军各位同袍,你们的所有同伙已被我军合围,放下武器不予伤害!正当陈和飏发出通知,"哒哒哒",三发炮弹击中了扩音设备,另有一发子弹打中了陈和飏身旁的王培兰脑袋,这位挚友就此壮烈离世……

战斗结束后,陈和飏撰写了新闻稿,介绍了喊话的成效,同时追忆了情同手足的战友,他通过文字记录了战友们的英勇行为,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揭露了敌人的猖獗行径,以此完成了战斗任务。

陈和飏 战地记者 新华社发表_日本战地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陈和飏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了数百篇战地新闻稿和战地通讯稿,其中四十八篇得以保存至今。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中进行的宣传报道工作,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官兵之间团结一致、军民之间同心同德以及瓦解敌军所蕴含的强大力量。

据了解,陈和飏原先担任过步校理论教研室主任,以及苏州军分区顾问等职务。他退休之后,依然利用自己的经验,撰写了许多关于革命战争亲身经历的感人文章,并且出版了《征战记》《江海战歌》《战火中的足迹》这些作品,将自己的才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社会。

如今,年届九五的陈和飏时常受邀前往学校、机关单位、新闻机构,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向年轻一代追忆那段峥嵘岁月。他表示,将党的奋斗历程、革命传统、英雄事迹讲述好,让红色血脉得以延续,保障红色江山永续,这是老战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