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社交在 90 后这代死了,“达人荟”能用技能共享撬动 00 后吗?
推荐人:揭妤
90后那批人求学期间,火爆一时的社交平台人人网创下过上市佳绩,曾掀起种菜热潮,但最终归于沉寂,走向没落,留下深刻印记。人人网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热衷社交的创业者们并未放弃,他们接二连三地开发面向大学生的社交应用,其中涌现出师兄帮帮忙、tataUFO、黑白校园、11点11分等平台,同时也有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这类工具类应用伴随左右。
然而 90后群体向创业者们表现出的多是抵触情绪。他们已经拥有熟人社交应用微信,也有陌生人社交平台微博、陌陌,还有能够发布弹幕的A站、B站,因此似乎并不缺少专门面向校园的社交工具。结果上述产品多数以失败告终,部分选择转型,还有一些在继续探寻社交领域的新方向。
现在,年纪最长的 00 后正准备接替 90 后,进入大学学习。他们显得与众不同,行为方式很特别,他们说着“小确幸”、“见面”、“290”之类的行话,使用着让人难以理解的各类社交软件。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宅基腐”的特质,00后则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环境更加开放,更愿意展现自我,在消费方面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
先不论大学校园社交类应用的核心是否可行,单从用户群体变化的角度分析,针对零零后大学生的专门产品,是否存在发展前景呢?
最近 36 氪了解到一款叫达人荟的应用,它创建于 2016 年 4 月,并于今年 3 月启动了常规化运作,这个平台的宗旨是构建一个大学知识技能交流的网络社群,它将校园内的各种特长人士,包括表演者、运动员、学者、生活能手以及竞赛和留学专家等群体聚集在一起,为用户们提供咨询、会面以及学习课程等知识技能方面的帮助。旨在处理校园中高才生智识技艺的货币化问题,并且针对目标人群的技艺进修诉求。
在管理层面,组织首先以东南大学作为试验对象。自从开始正式运作后,系统内注册成员总数达到七千五百左右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其中拥有影响力的专家大约有两百二十五位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通过平台达成的服务交换总金额约为六十万。创始人李度洋谈到盈利方式,说明达人荟现阶段收入主要依靠交易金额提成,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二十,公司打算把业务延伸到更多大学,同时会加强平台的社交功能,利用达人资源开展内容制作活动。
团队构成,李度洋担任首席执行官,他毕业于东南大学信息学院,通过保送方式完成学业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张云担任首席运营官,他曾是东南大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聂钢柔担任首席市场官,她曾创办过香蕉健康餐和男神女神训练营,团队获得过四十万元初始投资,目前有融资计划,打算募集三百万元,出售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股份,资金将用于业务拓展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