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沉迷游戏,奶奶一个“简单方法”,轻松改善

频道:游戏专题 日期: 浏览:2

前些日子走访邻居,目睹王姐正与十岁儿子小宇争夺手机——"功课尚未完成就打算娱乐?反复叮嘱过无数次了。"小宇紧握手机藏于沙发角落,眼圈泛红地反驳:"您自己整天沉迷短视频,有什么立场约束我?"这般光景,是否令许多家庭感同身受?孩子放学就紧抓手机不放,写作业时拖拖拉拉,周末整天沉迷游戏里,家长为此心急如焚,可无论是责骂、没收手机还是断网,要么招致孩子更强烈的对抗,要么短暂平静后依旧故我。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何如此难以管教?"可有没有反思过——面对游戏的这个强劲对手,我们是否选错了应对策略?

为什么越禁止,孩子越沉迷?

南京教育头条曾经推出过关于"手机之争"的专题报道,访问了二百户存在青春期子女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受访家长反映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孩子经常违背事先达成的使用协议,比如私下延长游戏时间,或者拖延到深夜才完成学习任务。一位少年直白地表示,尽管明白母亲会因此动怒,但每当游戏里的队友呼唤他时,他的手指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游戏人专题

这并非青少年"缺乏志向",而是游戏机制特别契合青少年心理——它提供即时奖励(玩一局就能升级),满足社交欲望(和伙伴组队才有共鸣),给予荣誉感(等级越高越受尊重)。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方式:做功课要等测验才知晓结果,为家人分担事务或许连声"感谢"都得不到,更缺乏与小伴儿共同"挑战关卡"的家庭互动。当现实生活里的快乐比不过游戏,孩子自然会"用脚投票"。

游戏人专题_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某位学者曾经调查过,6到12岁的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百分之六十八的情况源于"家长言行不一"——自己玩电子产品到深夜,却催促孩子早点休息;自己诉说工作疲惫,却禁止孩子表达辛苦。如果我们把电子游戏看作是可怕的东西,用命令和批评的方式对待孩子,实际上是让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

游戏人专题_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以游戏治游戏",奶奶的妙招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上周和表姐视频聊天,看到她家十岁的儿子乐乐在阳台上玩卡片,不是那种游戏卡,而是奶奶从小区宝妈群里学来的成语组字卡,专门用来组词的。现在每天放学后,乐乐都会主动找奶奶比赛,看谁能在1小时内组成最多的词语,赢家可以完成一个小愿望。表姐笑着说,以前她催乐乐写作业都要喊三遍,现在写完作业还会追着奶奶问,是玩成语接龙游戏还是找偏旁组词。

游戏人专题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

奶奶的思路十分直接,孩子既然着迷于游戏的"晋级体验"和"参与乐趣",那就把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例如:

奶奶提一个习语,孩子从牌子里迅速找到,看谁先找到;

- 考察成语:长辈讲解成语含义(例如"表示做事一丝不苟,十分仔细"),晚辈快速说出对应的成语;

组字游戏:为"木"寻找部件,可以构成"林""森""树",同时掌握字形变体规律,例如"又"作为偏旁时需缩小书写。

奶奶提到"专心致志",孩子回应"语重心长",接不下去也没关系,只要提到含有"意"的字即可获胜。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游戏人专题

更加有趣的是,祖母为游戏设置了"回馈环节":胜利者能够挑选周末的出游地点、晚上的用餐菜肴;同时要求"全家参与游戏"——祖父担当裁判角色,父亲担任"候补选手",母亲负责拍摄照片并分享至家庭社交平台。如今乐乐的语文分数不仅从七十分提升到九十分,就连以往总以"无暇顾及"为由的父亲,也主动提出要"继续进行一轮"。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游戏人专题_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

这提醒我们:孩子沉迷游戏,并非由于"喜爱",而是"缺乏其他选择"。与其禁止,不如用同样能提供快乐、互动、成就感的活动来替代。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游戏人专题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想让孩子远离游戏,这几个步骤必须做对!

不要一开始就指责"游戏有害",可以试着弯下腰询问:"你最近在玩哪些游戏呢?它们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小宇的母亲曾经用过这种方法,儿子回答:"我和同学们一起玩'王者',他们都在等我,如果我不参与就会被孤立。"这时再继续沟通:"妈妈明白你想和朋友们一起玩,可是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让眼睛感到不适,我们可以商讨一个合适的时机吗?"孩子通常更能认同这个建议。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游戏人专题_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

参考乐乐奶奶的方法,选孩子感兴趣的学习类游戏:

数学能力欠佳的少年,能够参与"24点纸牌游戏"(借助四张纸牌组合成24);

喜爱体育活动的孩子,可以参与"家庭闯关游戏"(以椅子设置阻碍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记录时间完成挑战);

- 喜欢动手的孩子,乐高、拼图、科学小实验都是好选择。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_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_游戏人专题

家长必须介入——用手机叫去看书,和陪一起玩拼图,这两种方式结果完全不同。

用"先做完功课再娱乐"代替"玩游戏会被没收手机"效果更好,比如说"如果今天作业准时搞定,并且游戏限制在半小时内,就能和爸爸多打十分钟篮球"。根据专家意见,小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应该不超过一个小时,每次玩不能超过三十分钟,达成要求后可以获得"快乐时光卡",比如周末延长十分钟玩耍,或者挑选一部想看的影片。

一位父亲谈到自己的转变过程:过去他下班后总躺在沙发上观看视频,孩子也模仿他这样做。后来他开始将手机锁进抽屉里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陪孩子下跳棋、一起读绘本,孩子因此好奇地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再看手机了?'他回答:'和你共度时光比看手机更有趣。'现在孩子自己感慨:'手机不如爸爸有意思。'

你家孩子也这样吗?来聊聊你的故事!

日前在社区散步,无意间听见两位老妇人谈论:"如今的孩子们,注意力全在手机上。"其中一位回应:"我孙子起初也是这样,后来我教他用成语卡,如今已经会认50多个成语了!"其实孩子的愿望并不复杂——他们真正渴望的不是"禁止使用游戏",而是"有人陪伴他们参与更有趣的活动"。

你的孩子是否经常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你曾经尝试过哪些措施?是严厉斥责能够起到作用,还是用其他活动来替代游戏更为奏效?期待你在留言区讲述自己的经历,让我们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