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后台能看对乘客的露骨评价?律师:额外信息存隐患
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滴滴平台对司机的监管引发热议。
5月11日,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滴滴司机在接到订单前,能够查询到乘客以往使用顺风车的具体时段、地点、花费金额,同时还能看到司机对乘客的点评,部分评价可能十分直白,比如“文静的年轻女性”、“下车时丝袜容易显露令人心猿意马”等。
澎湃媒体从业者当天就此事联络了滴滴公司,直到稿件完成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对方仍未提供任何表态。
针对这一问题,专业人士指出,倘若专车从业者于任务受理之际能够查知若干契约范畴之外的评价资讯,那么此情形不仅会引致旅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面临风险,同时也将严重触及旅客的隐私权益。
一位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工作者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记者,滴滴顺风车中司机与乘客的“互评”机制,虽然本意是为了促进交流,然而当前平台对于这些评价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平台方面应当强化对评论信息的审查与处理,对于那些严重脱离乘车实际经历以及过于直白的评价,平台应当配备相应的过滤机制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或者向司机发出警示。
业内人士:对露骨评价,平台应设置屏蔽功能
滴滴顺风车司机对乘客的评价。 微信公众号截图
5月11日,有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在乘客使用滴滴顺风车服务时,司机在决定是否接单之前,能够查看到乘客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涵盖了乘客过往搭乘顺风车的具体时间、出发地与目的地、实际支付的费用,同时还包括其他司机对这位乘客做出的评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看帖子里的图片后看到,司机对乘客的点评里,有不少类似“外貌出众”“素颜也很美”“嗓音动听”“女士下车时穿丝袜容易露出,看了让人心神不宁”这样的暗示性内容。
根据相关报道,2015年6月,滴滴顺风车服务开始启用。常规的叫车流程里,滴滴顺风车添设了互动交流的选项。行程完成后,司机与乘客能够借助软件内置的评价界面,选用平台提供的“人物描述”来对彼此进行评价。滴滴顺风车系统里储存了多种类型的短语和词组,例如“这位女士很有魅力”、“典型的男性思维”等等,这些内容会时常进行增补调整。倘若用户有需要,也能够自行构思并添加新的表达。
而滴滴顺风车系统会汇总每位乘客的所有“评价标识”,当乘客再次提供或寻求服务时,这些“评价标识”会全部呈现出来,供其他乘客了解。
滴滴顺风车在宣传上多次强调社交。
“这些‘印象标签’有助于车主与乘客增进认识,还能辅助滴滴顺风车实现精准对接。”滴滴顺风车业务负责人黄洁莉在启动阶段对媒体表示,滴滴顺风车将来或许会依据车主和乘客的标签,为用户寻找投缘的同行者,使用者因此可能结识更多意气相投的伙伴。
每当一次乘车旅程告一段落,倘若司机与搭车人彼此觉得情投意合,便能够借助滴滴顺风车这个应用平台,继续建立联系,展开交流。
二零一五年九月,黄洁莉向媒体表示,C2C的轻模式使滴滴顺风车不会以确定性和效率为目标,而是以“特别的感受、趣味和低廉”为宗旨。
一位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人士向澎湃新闻的记者透露,当前滴滴顺风车中司机与乘客的相互评价机制,虽然本意是促进交流互动,然而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监管,平台方面应当强化对评语信息的审查与控制,对于那些明显脱离行程经历以及过于直白的表述,网站应提供过滤选项,或者向驾驶员发出警示。
5月11日,澎湃新闻的记者尝试联系滴滴公司,但是公司方面目前还没有给出任何答复。
律师:这不属于承运合同范畴内的信息
滴滴平台司机对乘客的评论,是为了让其他接单司机能够获取评价内容,例如乘客是否正常支付车费,是否有过违约行为等,这些都属于承运人与乘客之间合同范畴内的正常评价内容。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的丁金坤律师指出,滴滴应用中,要是司机在承接任务前能够了解到运输协议以外的一些评价内容,这会对旅客的身体与财产安全带来风险,并且严重损害了旅客的隐私权益。
丁金坤表示,倘若共享内容超出此界限,关联到对乘客的个体形象判断,例如外貌是否出众、衣着风格怎样等,这些显然不在运输协议的规范之内,那么滴滴的评价共享机制就极大损害了乘客的私人信息。
他主张,在滴滴平台公布共享司机评价时,需要对评价内容进行筛选,保留与承运合同相关的评价,剔除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此外丁金坤指出,平台公开运输协议条款之外的资料,或会触发法律后果涉及商业机密泄露。“假设运送的客人身份显赫,司机在途中得知其谈话内容,并将相关商业信息发布在用户评论中。平台将此资讯传递给其他司机,便构成商业机密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