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纷抢中国金融改革“红利效应”
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创新成就,在力度、范围和层次上,正吸引着东盟国家的密切注意,这些国家正努力争取在中国金融改革带来的诸多好处中分一杯羹,包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
上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公布的最新资料表明,新加坡已经取代伦敦,位列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枢纽。今年三月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新加坡处理的人民币支付业务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三百七十五,其结算金额在全球总额中所占比例为百分之六点八,这一比例高于伦敦的百分之五点九。
专家指出,新加坡此次超越伦敦重新占据人民币离岸中心第二位置,主要得益于其依托的东盟广阔市场,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总额持续增长的明显趋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在2013年达到4436.1亿美元,相较2012年提升了10.9%。
先前新加坡同伦敦在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方面展开的较量,能够看作世界一流金融交易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一种肯定。
星展银行的经济学家李林指出,新加坡已经取代伦敦,位列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枢纽,该国的跨国企业总部及中国公司的分支机构都将因此获得好处,这一金融中心将推动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商业活动普及。
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体量持续攀升,人员互动日益频繁,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不断强化的动力,以及金融影响力逐步扩大,同时东盟各国对人民币从民间层面到官方层面接纳程度稳步提升。
汤志华作为长期关注中国—东盟经济领域的学者,同时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博导,指出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导致中越、中缅、中老边境区域,人民币逐渐稳固其作为实际硬通货的地位。进入2010年之后,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人民币兑换网点广泛分布,并且超市和商铺对人民币的接收程度显著提高。
人民币在民间已具备强大流通力,这种非正式的认可度,促使官方必须构建相应渠道。
中国银行广西分行负责人杨展鹏表示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该行是众多金融机构中较早倡导运用“规范支付渠道”这一方式,以解决中越边境长期存在的“地摊银行”问题的,目前这一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一方面是中国货币在邻近南洋地区展现出积极姿态,另一方面是相关国家给予相应的善意回应。
2009年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陆续达成了货币互换安排,参与方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当前,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安排已经成功续签,合作范围还在不断拓展,不少国家的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购买债券。
二零一四年三月尾,柬埔寨国家银行授予中国工商银行金边分行正式的资格,让它担当该国人民币业务清算的角色,为当地银行同业提供全面的清算支持,这些服务涵盖了人民币账户管理、同业清算、流动性支持以及同业人民币资金市场服务。在这之前,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成功在新加坡和老挝开展了人民币清算业务。
根据相关记录,自2009年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至2013年6月这个时间点,中国同东盟国家之间通过人民币进行的跨境交易总额已经累计达到1.12万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交易数额持续扩大。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与东盟国家之间达成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其总金额也超过了1.4万亿元人民币。
到2013年6月尾,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将近300亿美元,这个数额大约占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1%;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对中国投资的总额已经超过了800亿美元。这种规模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使得许多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东盟公司,或者是中国在东盟国家开设的分支机构,对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有着十分旺盛的需求。
自二零一三年起,我国同东南亚联盟七个成员国相继订立了双边监管合作备忘录,就准入条件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共识。云南与广西这两个沿边省份的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展开,该试点旨在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应用范围。
专家指出,众多北部湾区域合作计划的推进,为寻求双方、多方协作打下了牢固根基。接下来,在金融支援方面,各方合作的机遇和前景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