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交友软件到底有多乱
“不喜欢就左滑,喜欢就右滑,相互喜欢的人才可以开始聊天。”
这种产品构思十分简洁,使得探探聚集了超过4亿用户(统计至2020年12月),其中90后用户占比高达近八成,这群年轻群体似乎把探探这类陌生人互动平台当作扩充社交圈子的主要方式。
同样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互动场所,却时常发生一些触犯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案件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让人感到意外。
一名来自大连瓦房店的19岁男子吕某,通过探探结识了一名13岁的女孩小娜,化名使用;两人见面后,他将小娜带到出租屋内实施了性侵犯行为;最终,吕某因犯强奸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八个月;
江苏泰州的毛某,利用探探平台,经由“朋友”牵线搭桥,以开设淘宝店铺需要缴纳建店费、保证金等名义,骗取了16800元现金,事后报警后,警方循着线索追查,最终捣毁一个由28人构成的网络诈骗组织,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
厦门反诈骗中心的数据显示,短短两个月内,66位探探用户遭遇“杀猪盘”诈骗,涉案金额高达900万元。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涉及探探等社交软件诱骗用户参与网络赌博的案件,该案件在短短八个月内,导致63人被骗走1600多万元,石某等75人当庭被判决……
这些案例都已经最终裁决,并且信息能够公开查询,既然负面舆论接连不断,为何探探的用户依旧众多?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是的,探探的确对某些有着不法企图的人,存在着致命的诱惑。
七旬老人“暗恋”短信照收不误
探探的网上评价普遍不佳,比如在知识平台知乎上,关于探探的讨论热度最高的是“社交应用究竟有多混乱”“你为何不再使用探探”,许多遭遇过问题的用户在此分享经历。在“哪些东西是年轻人绝对要避免的”讨论中,点赞数最多的回复剖析了探探上的“欺骗性行为”,获得上万名网友认同。
你为何移除探探?在回应这个疑问时,你还能记起当初安装它的缘由吗?
××,有人把手机联系人标记为探探里的“心仪对象”,因为你没用探探,对方就收到了短信提醒。如果你也喜欢那个人,你们就会成功匹配上
很多人被这类信息吸引,可能仅仅出于想知道谁对自己有好感,又因为对方掌握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便放松了警惕,最终成为那四亿分之一的人。
初次使用探探,它就会请求访问通讯录权限,很明显,一旦你同意,探探就能获取你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的信息。
根据我们的实际检验,即便授予了通讯录的使用许可,也根本无法查明到底是谁在倾心于自己,更不用说和那个人建立联系了。
探探获取到你的联系人信息后,会借助海量数据来分析你的社交网络,接着向这些联系人发送内容相似的短消息,就像之前提到的,这种带有真实姓名的短消息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在众多接收者中进一步引导其他用户去下载应用。
而且,这种宣传毫无顾忌,年逾古稀的老者也难幸免,哪怕对方用的是连软件都装不下的老式手机!
我们经过了解发现,即便是一些专门用于接收外卖或快递的联系方式,又或者是在参与某些线下扫码登记时有意填写的假姓名,也常常会收到同样的信息。或许并非有人对自己怀有好感,很可能是探探在实施一种不加区分的骚扰行为。
删除APP或注销账号仍会继续扣费
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只是喜欢就右滑,不喜欢就左滑这么简单。
探探会不时出现付费提示,很多功能必须购入会员才能使用,例如想知道谁对自己有好感,就必须成为SVIP“看谁喜欢我”——即便付了钱,也无法知道是联系人中的谁,只会推荐一些“优质”男性。
普通账号每天对内容的点赞数量是有上限的,升级为高级会员后可以无限制点赞,或者选择其他增强互动的方式。还有那个上个月遭到广泛批评的钻石会员,年费高达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用这笔钱在探探订阅会员,还担心找不到心仪的伴侣吗?
这两个会员,基础版每月12元,高级版每月98元,选择一次性支付三个月或十二个月可以获得折扣。不过,页面下方有极小的字迹说明:系统会自动设置为持续付费模式,若不终止,将持续扣款。
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探探的举报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核心问题是无故被收取费用,即便早已删除该应用程序,仍会遭遇莫名的扣款。此外,在探探官方网站联系客服时,得到的答复总是声称是用户本人操作所致,并且拒绝退款。
这是由于系统预设了自动续费功能,而客户端不会收到任何提醒,必须留意银行划款明细才能察觉。尽管平台辩称是客户自行启用的自动续费,但在缴费环节并未提供清晰说明,那些隐藏的条款若不仔细审视根本无法识别。此外平台宣称即便用户卸载软件或注销账户,依然会继续扣费,这种做法显然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
探探确实给一些提出申诉的人退了钱,不过还有很多人问题没解决,甚至到现在都没察觉到自动续费的情况
“优先推荐学生”
那么,假如你只是想消磨闲暇时刻,找人闲谈,不付费探探可以正常使用吗?这未必如此。
百度探探吧里,一些网友说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他们每天滑动右方,接触了很多人,也成功添加了些朋友,但对方明明显示在线状态,却从不回应。
网民提议缴纳费用升级为高级会员,可以使这些人重新活跃起来,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不过他们很快又会冷淡下去,只能再次充值。那么,你认为花钱就能吸引到心仪的异性吗?这想法太天真了。
探探里藏匿着许多人工智能,那些容貌出众且经济宽裕的“高级会员”,其实是事先设定好的虚拟形象,能够按照预设脚本回应信息,还能自动寻找话题与你交流互动。业内把这叫做“培育账号”,同时也有一些注册后长期闲置的真实用户,后来被程序控制,充当探探的“诱饵”,目的是诱导真实用户产生付费行为。
不仅如此,探探在功能方面也存在诱导倾向,例如作为社交软件,它提供的个性化匹配机制颇具威胁。
系统设置里,用户能调整搜索半径,专门找出身边一公里内的异性。不过对某些人而言,邻近反而构成威胁,他们只需缴纳会费成为高级会员,就能运用假地址技术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把个人资料伪装到其他区域——一个标榜真实人际互动的应用,竟然公然售卖这种作弊服务,实在令人不安。
它同样具备按年龄范围进行筛选的功能,筛选范围里包含了16岁这一项,尽管官方声称必须年满十八岁才能使用,不过也仅仅需要用户自行输入出生日期,并未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任何核实。
此外,还存在一个“重点推荐学子”的设置,这确实令人担忧。即便启用此功能必须验证使用者也是学子身份,依然可能有人冒用他人资料进行登记,然后凭借其老练的伎俩去引诱在校的年轻人。
一个在网络上声名狼藉,被当作寻欢作乐渠道的应用程序,却意外增设了学子身份验证功能,这实在令人不安。
部分网络平台和社群里,存在专门针对探探的指南,分享所谓的“交流方法”,其实质是备受批评的PUA行为。一些人借助这些手段,在探探上欺骗他人,实现个人不良意图。这些行为虽属用户范畴,但探探方面并未进行严格管理,而且许多使用者最初下载这款应用就是为了寻找性伴侣。
我们并非无中生有,在各种检索平台或社交网络查找“探探”,看到的内容十分令人不适,其中包含大量违背公序良俗、触犯法规的内容,该应用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却充斥着如此多的负面内容,极易使年轻人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违法乱纪事件,平台方面缺乏有效管理,甚至存在放任自流的情况,对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探探先前曾因散布低俗色情等非法内容遭到下架和约谈,但经过整改后重新上线,很快又出现了同类问题。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人把它当作寻欢作乐、拉客的渠道,在探探上从事违法勾当,导致受害者众多。
在此类事件中,探探的关联方陌陌也常被提及——没错,正是那个斥资7亿美金购得探探的陌陌,二者实属同一家族。软件自身存在盗取个人信息、胡乱收费、借助仿真账号招揽顾客等问题,堪称自毁前程,但探探如今沦为寻欢作乐、招揽生意、赌博欺诈的场所,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你还能想起过去的快播吗?它是一款视频播放软件,本身没什么毛病,不过平台管理松懈,又加上有人为的暗示,最终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
探探是一款社交软件,存在色情内容,并且屡次被曝出涉及赌博、欺诈等问题,因此网络舆论普遍持批评态度,对年轻人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平台,有可能会重蹈快播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