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创新的发展策略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2

源自 MBA智库百科网站

(重定向自Television News)

电视新闻(Television News)

什么是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在较小范围内,就是各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这类信息类的电视报道形式。在较大范围内,它涵盖了电视频道中所有传递新闻内容的节目类别。这类节目具有即时性特点,表达方式简练明快,通常避免冗长的细节刻画,是电视台整体节目构成中的核心部分。

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

电视是一种独立的媒介形式,具有其特有的属性,其中传播方面的属性最为关键,它对塑造其他属性,以及产生其他方面的长处,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显著的作用力。

1)直观性

电视能够将观众带入事件发生的实际场所,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般目睹现场情况,并且清晰听到现场的声音,对于看不清楚或听不真切的部分,还可以由记者和主持人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观众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借助影像画面以及记者和主持人的神态和口型就能明白所传递的信息,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对电视的影像表现出好奇,这是其他传播方式无法企及的。这种形象感最能冲击人的感觉器官,容易激发人的情绪波动和情感联想。这是电视媒介招揽观众的制胜关键和主要驱动力。

2)复合性

电视能够同步传递声响与影像,能够灵巧运用声响、影像、光线、色彩等多样技巧让呈现信息更为真切、更为逼似、更能彰显其特质,因此也更富可信度,更有号召力、震撼力及感召力;能够打破传播素材的时空壁垒,借助远程取景将关联传播信息的人物与事件“呈现”给受众,使其更周全、更整体地把握传播信息;它还能选用相关的声响、影像、图表、文艺、文献等历史素材,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跨时空地揭示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使接收者更透彻,更理智地认知传播信息。

3)对比性

电视能够将两种或多种事物形象地展示给观众,使观众进行辨别;它既能呈现所传播事件中各方人物的活动情况,又能传递当事人、旁观者以及采访者的声音,包括他们的陈述、解释和争论等。这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复杂的对比效果,带给观众的感官冲击非常明显,引发观众的情绪波动十分剧烈,无论是高兴还是难过,是羡慕还是讨厌,是振奋还是低落,这种心理反应的速度,是其他新闻形式难以企及的。

实际运用里,直观效果,复合特性,对比手法彼此交织,彼此渗透,让电视传播的特质愈发明显,电视传播的长处愈发显著。

电视新闻创新的发展策略

1.联合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只能在固定时间于特定场所观看的局限,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电视机获取新闻资讯,而是随时随地借助网络和手机等设备,主动搜寻并欣赏个人偏好的内容,电视新闻传播必须顺应这种趋势,调整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

二零一零年一月,国家确立了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与电信网络整合推进的规划,该方案让电视新闻栏目和新兴媒体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新媒体促成了传播模式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沟通,导致传统单一平台的服务模式转变为跨平台服务形态,强化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能,并且刷新了传播观念,研发了传播方法,丰富了传播途径,为电视新闻栏目实现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数字信息科技的价值要充分发掘,新媒体和电视新闻的联系要加以巩固,新媒体的互动特性要紧密围绕,要及时和观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意见互动,这样就能充分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进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准。

2.加强监管,保持公信度

(1)避免播出失误现象

当前媒介环境日益开放,各种资讯渠道涌现,公众互动交流日益频繁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电视新闻节目因此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然而这种变化也无形中加大了潜在风险,给电视新闻的传播安全及管理规范带来诸多挑战。近些年,电视新闻领域频现诸如口误风波、哈欠事件、补妆丑闻等不同程度的失误现象。

(2)规避“娱乐化”趋势

通常来说,评估一个新闻节目是否过于追求趣味性,需要以实际传播结果作为标准。因为有益的、正面的新闻传播旨在传播美好事物,同时揭露丑恶现象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而娱乐化的新闻传播仅仅以增加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注意力为目的,只顾着迎合观众的窥探欲和情感释放需求。

当下媒体环境多元,电视新闻获取资讯渠道增广,报道素材因而更加繁杂,真伪难辨,加之部分电视节目过度关注收视表现,导致节目中充斥着大量侧重娱乐的报道内容。面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需在推动创新、运用新传播手段时,实施严密管控,避免过度娱乐化倾向,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在坚守知识传播与价值引导的基础上,提升其视听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根除其中出现的低级趣味现象。

3.与时俱进,激发创新力

(1)创新新闻播出内容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往往流于表面、不成体系且较为浅显,诸如微博留言、手机短信、网络短片等渠道传递的信息更是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深度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并且其可靠性也常常受到质疑。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从业者必须具备宏观视野和时代洞察力,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以此来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和公信力。譬如说,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 ,就曾促使社会各界投以高度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广东电视珠江频道的《630新闻》就这一事件组织了“剖析不良现象”的专题讨论,意在告诫公众要抵制阴暗人性,并且播出了顺德一名男童获得热心市民救助的报道,以此展现社会“善良美好”的一面。此外,节目还刊发了《小悦悦的离世仅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的短评文章。

(2)创新新闻节目形式

电视新闻节目融入了网络新媒体元素,使节目更具生机,这种活力既体现在新闻素材的挑选上,也体现在节目模式的创新性上。借助网络BBS讨论区、微博留言板、短信参与等渠道,节目能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电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厦门电视台的谈话节目《TV透》,设定为观点交流的园地,节目借助参与者针砭时弊的言论、针锋相对的辩论,一同探究民众关心的、存在分歧的社会议题。2013年3月进行版本更新后,该节目实现了从录播到直播的转换,同时增设了互动电视特性,观众在观看内容时能够抒发个人见解,并且可以即时与其他电视观众展开沟通和互动,借助“遥控器上的特定操作”完成“投票”动作,以此直接表明对正反立场的态度。

另外,公众对于信息报道的可靠性期待很高,由于长久以来,传统媒体在民众心目中享有很高声望,在出现意外、紧急状况时,电视新闻能够借助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渠道,通过现场播报、即时沟通等形式,向广大观众传递迅速、精确的现场资讯,整合多种媒介,为受众呈现高水准的新闻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进步和传播范围扩大,数字网络化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影响,也为传统电视新闻创新注入动力。在整合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从业者需要持续寻找新的报道方式,提升电视新闻的意义,从而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张静.略论电视新闻影像的加工技巧.新闻传播,2014(1) 杨海宁,尹志敏,王克任.论电视新闻的特质与长处.西部广播电视,2013(6) 洪津津,赖加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突破.西部广播电视,2013(9)

源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7%94%B5%E8%A7%86%E6%96%B0%E9%97%BB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该网址内容,里面包含了详细的解释和资料,对于了解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非常有帮助。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