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综艺节目:言之有趣更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最近,一些语言类电视节目一个接一个开播,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些节目常常吸引数以亿计的观看人数,相关的图片、短片和讨论帖子也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和好友动态里。为什么这类节目会再次受到热捧?在综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多元兴趣?如果想要节目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又可以在哪些环节下功夫?节目关注度持续增高,观看量节节攀升,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制作者、产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慎重审视。
从小圈层走向大众化,成综艺新爆点
语言类节目以语言为核心元素,致力于借助语言实现信息交流和观点阐述。按照呈现方式,可分为访谈、诵读、陈述、论辩、即兴表达、曲艺短剧等类型。在中国,这类节目已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电视到网络平台、从少数受众到广泛传播的演变阶段。
语言类节目发展的起始阶段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可以上溯到电视业刚刚起步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和小品这类节目频繁出现在各类电视庆典活动中,它们构成了语言类节目最早期的样式。这些节目普遍以诙谐幽默见长,每次播出都能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甚至被称作庆典活动的亮点。然而,它们的篇幅相对有限,因此通常只能作为综合节目的附属部分,还不能独立承担主要角色。1993年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东方直播室》开始播放,语言类节目才以独立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三年后,《实话实说》问世,引发广泛关注,语言类综艺由此进入迅猛发展阶段。随后,《对话》等节目接连出现。当前的语言类节目多采用主持人同嘉宾交谈,或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交流的形式进行,节目风格时而是幽默诙谐,时而是触动人心,时而是发人深省,在娱乐节目界引发了一场创作热潮。
第二阶段自21世纪初启动。由于市场机制介入影视制作,加之观众喜好持续演变,游戏类、益智类、婚恋类、选秀类节目逐步占据综艺市场主导地位,语言类电视综艺节目因此走向低谷。与此同时,互联网迅速发展,综艺节目的传播生态出现重大转变。在传播观念与技术革新的双重影响下,一些网络语言类节目应运而生。《大鹏嘚吧嘚》《拜托了冰箱》等节目广受欢迎,让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
第三阶段以2016年作为分界线。嘉宾构成逐渐丰富多样,互联网宣传新思路开始应用,语言类节目重新成为电视节目领域的热门话题。这类节目不仅吸引了演艺界、学术界、体育界、商界等领域的名人进行跨界合作,还邀请了交通警察、医疗工作者、计算机工程师、产业工人、全职太太等普通人加入其中。各年龄段、各行各业、各地区域的人讲述个人经历,交流彼此重视的议题,让节目内容更富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出现,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娱乐形式融合,为语言类节目创作提供了新途径。
碎片化表达契合年青一代的消费习惯
语言类节目为何能吸引当前观众的关注?其表面上的缘由在于简短表达和跨平台传播。当代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短视频逐渐流行,年轻群体的观看偏好因此产生显著转变。与长时间守在电视或电脑前看完完整节目相比,许多人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或短视频应用中利用零碎时间观看节目片段。语言类节目特别便于分割成多个自成一段的短片,这种特质使它们天然适合在零碎时间传播。在节目推广方面,除了常规电视台和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应用也成为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各个平台的目标受众各有差异,跨平台发布能够触达更多潜在人群,节目精彩之处得以快速扩散,在公众讨论中引发广泛关注,热度与讨论量急剧攀升,进而吸引大量访问量。
这类节目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释放压力和排解低落心情、在短时间内掌握实用技能等心理期待。不少语言类节目致力于逗笑观众,通过诙谐风趣的表达,为人们营造一个工作生活之外的轻松驿站。同时,部分节目还积极承担起向公众传播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诸如论辩节目、口才竞赛、知识分享类栏目,都强调内容充实,主持人的阐释、参与者的讨论、参赛者的较量,都蕴含大量知识。听众能够依据个人的判断依据、观念倾向、情感需求,有目的地吸收,提升自身的认知结构。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许多语言类节目制作并非仅限于让人放松、增长见闻。它们更期望通过聚焦社会中的焦点事件,传递发人深省的看法,触动观众的内心感受。节目常常围绕当下公众关注的议题展开,用轻松的方式探讨职业领域、情感关系、生命意义等议题。来宾有时用诙谐的口吻诉说寻常人的烦恼,有时能精准地揭示社会症结,有时则展开激烈讨论,陈述各自的看法,不同见解的交锋常常直指听众的心声,让节目与公众、时代保持一致。
在思想深刻和生动风趣之间找到平衡点
语言类节目的关键要素在于阐述见解。是否吸引人,主要看口才。因此,内容选择和表达方式成为节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当前语言类节目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内容质量很高,明白要表达什么,但在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需要找到新方法;另一种是精通表达技巧,形式上总在创新,总能给观众带来惊喜,却在内容选择上遇到困惑。
第一种情形下,节目模式有待提升。部分节目以诗词、朗诵、成语、汉字等有价值的题材为对象,进行深入阐释。如何将这些较为冷门的文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使民众能够认识它、接受它、欣赏它,是至关重要的。影视制作理念与传播手段不断革新,欣赏水平随之提高,受众对节目样式的期待愈发严苛,不再甘心被动观看,转而借助实时互动、即时反馈等方式介入节目进程,乃至左右节目最终形态。当前娱乐节目领域,“综N代”节目数量众多,原创作品相对匮乏。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后,观众对节目内容非常熟悉,而且很多节目都邀请少数几位嘉宾,他们反复出现,很容易让观众感到厌倦。因此,节目制作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持续在节目形式、内容安排、嘉宾选择、互动方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确保每一季都能有所提升。新推出的节目必须发掘自身独特之处,防止和既有节目类别产生类同化现象。
处理第二种状况时,需要加强观念层面的探索,并扩大讨论议题的覆盖范围。当前部分电视节目虽然网络气息浓厚,设有互动平台,也准备讨论素材,但缺少内涵层面的贡献和社会层面的意义。节目整体偏向轻松的闲聊和猎奇的资讯,缺少庄重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有些节目甚至直接挪用网络上的笑料和娱乐短片,还有一些为了吸引关注登上热门搜索,不惜进行言语攻击,干涉个人生活。必须了解,卓越的节目内容是决定一档电视节目能否持续受欢迎的关键所在。以表达见解为主要特色,这是语言类节目与其他综艺节目相区别的独特标志。节目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从而更有效地服务社会,促进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并对观众施加正确的引导,这是其必须承担的义务。为此,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体察社会动态、提升思想高度等方面寻求新的进展。坚持原则开拓进取,借助网络平台的长处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发现新锐力量,培育新颖作品,促成节目形态的革新,方能达成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步提升。
作者名叫姜琳琳,她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