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六大社交平台:推荐算法大起底,谁更能“操控”你的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肖晓 实习生 袁清渠 北京报道
竞争秩序始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新旧产业交替的时期。
一年来,我们看到互联网平台老剧本问题尚未解决,存量竞争矛盾日益突出;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故事也充满了安全与治理的困惑。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2024竞争秩序报告》,聚焦电商、社交平台、端侧AI三大领域,从过去一年的典型案例入手,梳理其中的裂痕和不足。竞争秩序的演变。这不是问题列表,而是抛出问题图:什么顺序有裂缝?它将如何塑造未来的市场格局?
推荐算法的双重问题
推荐算法的本质是内容分发,旨在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 2012年,最典型的推荐算法产品今天诞生; 2017年,抖音推出智能推荐算法。推荐算法从星星之火到地沟油,各大社交平台都开始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兴趣偏好和性格来准确预测用户的偏好,构建信息流内容推荐系统。
从工作原理来看,目前的推荐算法系统大多由三个因素组成:用户的操作行为、物品和用户。
简单理解,“用户”是指每个用户独有的兴趣特征、身份特征等; “item”是用户和内容之间的相似度,比如算法会找到与某个用户最相似的人,然后将他们推荐给一方已经感兴趣而另一方还没有接触过的人; “操作行为”主要包括每个用户的点击、购买、查看、浏览数据。
基于这些大数据,推荐算法能够越来越准确地“猜你喜欢”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同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争议点可以概括为客观“不安全”和主观“没有”没有安全感。
一方面,推荐算法是平台提高用户粘性的主要竞争点。它越能准确地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偏好的内容,单一用户看到的就越多。本质上,推荐算法与个人数据紧密相连,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也可能会增加。
此外,推荐算法越来越“读心”,透明度没有及时跟进。面对新技术的艰难创造,公众难免会产生质疑和不信任。
需要提到的是,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平台在实践中有追求算法多样性的内在动机,因为用户可以消费更多类型的内容和产品,反而更有利于平台业务变现。当国外学者在研究算法成瘾时进一步发现,平台留住用户的最佳方式其实是“提供两个不感兴趣的内容和三个感兴趣的内容”。让人们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心理原理类似于“老虎机”的赌博成瘾过程,因此算法成瘾问题也值得关注。
评价:“算法透明”路漫漫其修远兮
针对信息茧房、沉迷问题,2024年11月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国家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开展“清网平台算法典型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相当明确:用户上瘾了。不得强迫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不良信息记录到用户标签中并根据推送信息推送信息。不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内容推送。标准化“不感兴趣”等负面反馈功能。
结合专项行动要求,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推荐算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用户的自主权和防沉迷措施。
在算法方面,只有微博对推荐内容给出了非常简短的解释。在“关注”页面,如果刷到一篇纯粹由算法推荐的博文,上面会出现一行小字:看到内容是因为好友“XX关注”或者是你的好友“XX”喜欢”。至于为什么算法选择算法选择没有给出更多维度的解释。
同时,微博和哔哩哔哩也采用了类似的兴趣标签管理设计:长按某条内容,可以看到“减少XX用户”、“减少XX渠道”、“减少XX标签推送”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算法中对这些内容的分类也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管理算法偏好。但微博和哔哩哔哩并没有统一、全面的偏好管理页面。
(图:微博推荐内容说明及“不感兴趣”页面)
这就讲的是用户在自动算法面前能掌握多少自主权。评测发现,小红书、快手、抖音都有统一的标签管理页面。用户可以调整这些页面中每个内容的算法的推荐强度,内容标签大约有100种。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标签管理页面的入口隐藏得很深。比如抖音的打开步骤是:TAB栏“我”→右上角“设置”助手“→”内容管理“五步后即可进入最终页面,名称为“使用管理助手” ”也很难让普通人直观地理解其含义。相比之下,快手的“内容偏好设置”直接放在侧边栏上。
(图:抖音“内容管理”页面)
用户需要能够关闭“个性化推荐”,这在过去三年里被反复提及。在“隐私设置”中放置个性化推荐开关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但评测还是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入口关闭隐藏较深,至少需要操作四次,而且几乎每次操作几乎是每一个操作。需要在页面底部拉到页面底部;其次,各个平台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和个性化广告推荐需要单独关闭,甚至有些关闭的按钮位于完全不同的目录中。例如,抖音的“个性化广告”是在单独的“了解和管理广告推送”功能中。
最后,在防沉迷问题上,视频平台的措施比较完善——抖音和哔哩哔哩都有单独的时间管理功能,用户可以自行限制使用时间或设置提醒。而其他平台只有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才能使用类似功能。
议事规则:监督与自治双线并行
从政策监管动作和平台独立治理来看,2024年社交平台有大量新秩序。
在算法治理方面,最值得关注的质疑无疑是去年底联合推出的《关于开展“清网化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的通知》。根据规定,2024年11月24日至2025年2月14日,推动同质化重点整治,打造“信息茧房”,违法操纵干预清单炒作,盲目维权新就业业态因利益的追求而被追求。对利用算法实施“查杀”和算法等关键问题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缺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做好服务的,督促企业深入自查整改。
随后,多个社交平台平台发布应对措施。
抖音发布10项措施将于2025年1月3日推出。针对算法透明度,抖音表示,2025年将建设安全信任中心网站和线下宣传展厅。抖音披露的算法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运行机制也将向外界公布各种热点。榜单的计算原理和机制。
1月3日,小红书也回应称,用户可以在小红书APP中的“隐私设置”-“个性化选项”下了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运行原理,并可以自行切换个性化推荐功能精华。对推送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希望减少某些信息推送,小红书建议用户持有便签的备注,点击“不感兴趣”,反馈具体原因。
同日,B平台社区公告。社区公告发布了三项治理措施。为了避免信息茧房、同质推送等问题,会增加用户的自主选择。用户反馈面板上新增“内容过多”和“推荐”反馈的原因可以通过负面反馈来减少某些类型的内容密度。
1月4日,微博公布了7项具体措施。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热搜说明标签:微博将为热搜榜前50名的热词添加简洁直观的标签,主要是为了展示每个热词的热度来源以及上榜原因。
参考资料:
[1] 任务移动。 2024年新媒体生态盘点:五大平台覆盖10.71亿用户,内容商业化进入爆发期。
[2] 新榜.2024内容创作者生态报告。
[3]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研究发展报告研究报告。
[4] 洪艳清. “倾浪·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中的推荐与决策算法。
[5] 巴德尔阿里.这是一项基于混合fogg-hook的成瘾算法朋友、科威特协会Ve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