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后的国产剧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强调,部分电视剧和网络剧在制作过程中过分突出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导致出现了人为延长剧集时长、故事内容过于冗余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得叙事节奏变得缓慢,还降低了艺术品质,并对观众的审美体验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确,虎头蛇尾、情节注水几乎是国产剧的通病。
追逐商业利益,从惊艳开篇走向情节注水
高收视率的节目和较长的播放时长往往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为了追求更大的商业价值,众多影视制作人想方设法,力求在收视率与剧集时长上同时取得显著成效。
众多创作者深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信条,换言之,若电视剧在起初难以抓住观众,后续想要扭转局势便愈发困难。为此,众多创作者竭尽全力,汇聚智慧,全神贯注,力求在剧情的开端就赢得观众的青睐。因此,众多剧作都拥有一个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台词生动的起始段落。谍战剧通常在剧情初期巧妙地埋下伏笔和线索,通过一场充满悬疑的战斗或神秘的会面暗号,留下谜团和悬念,借助紧张刺激的情节和宏大的场景,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沉浸感。而古装剧则常常在故事开头就设定了震撼人心的秘密和民族间的仇恨,构建出一个各方势力暗中较量的复杂角力舞台。都市情感剧在开篇时通常会提供大量的信息,将职场纠纷、情感纠葛以及命运波折等元素集中呈现给观众。概括来说,一个出色的开端能迅速将观众吸引至特定的剧情氛围,激发他们持续观看的兴趣,进而迅速积累人气、引发热议、赢得好评,再通过有效的宣传推广,为收视率的长久攀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取得良好开局之后,众多剧本纷纷踏上注水之路。大家普遍知晓,在电视剧制作领域,若镜头素材不能转化为成品,盈利便难以实现。于是,创作者们竭力将镜头素材剪辑至成品中。商业采购的关键标准之一便是按集数进行交易,注水程度越高,集数越长,从而能带来更多的商业收益。先前那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开局,成功激发了观众的观看热情,稳固了收视的基础群体,观众选择弃剧的概率显著减小,此刻填充内容显得相当稳妥。叙事的步伐逐渐放缓,对话中频繁出现看似正确实则无意义的言辞,画面切换中空镜头与关系镜头反复出现,男女主角间深情的眼神交流延长至令人难以忘怀,而策马飞驰的侠客形象则仿佛永不停歇……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平台提供的倍速播放功能,是对电视剧内容水分过多的直接反击。设想一下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若剧情紧凑且内容充实,台词中充满经典语句,观众自然不会愿意错过那些充满深意与趣味横生的精彩片段。某些创作者精通于把握时机、巧妙地逐步添加内容,这指的是他们有计划地对原本密集度高、情节强烈的剧情进行细致的、不显眼的稀释。比如,在表现尤为出色的几集中,他们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几分钟几乎不被察觉的“水分”。又或者,他们可能会将上一集中较为精彩的片段通过“片头”、“闪回”或“插叙”的手法剪辑至下一集中。
某些剧本存在不足,它们既没有强有力的故事线索来推动情节进展,也缺少完整的起承转合叙事技巧来连贯故事环节。剧情偏离主题、内容与主题不符,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填充。部分职场题材的作品甚至未能充分展现行业特点和行业规范。在《谈判官》和《完美关系》两部剧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几次真正可信的谈判场景或令人信服的公关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男女主角们频繁的炫酷造型和夸张的表情动作,仿佛在进行一场情感游戏。而在一些医疗题材的剧中,它们并没有将医疗救治、挽救生命作为故事的核心,反而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家庭矛盾置于首位。某些谍战作品在隐藏战线上增设了过多的情感线索,使得情报斗争演变为情敌间的拉锯较量,从而削弱了谍战剧的基本类型特征和艺术品质。
提供解决思路,刹住创作歪风邪气
近期,众多国产剧集在开头备受瞩目,却往往在结尾处失色,有的甚至走向了糟糕的结局。其中,即便是那些在艺术价值和观众评价上都相当出色的作品,也未能逃脱这一命运。所谓的结局烂尾,意味着剧中角色的命运没有得到圆满的描述和妥善的结局;有时是在戏剧冲突尚未充分展现的情况下匆忙结束;亦或是剧情的结尾与整体逻辑发展相去甚远。《破冰行动》这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涉案剧佳作,却因剧情结尾部分存在一些强行拼凑、过度煽情的情节,导致观众感到不悦,甚至迫使主创团队不得不公开发表道歉。
虎头蛇尾、情节冗余的问题为何广泛存在?个人认为,这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创作者们往往过于追求吸引眼球。正如之前所述,众多创作者都将重点放在了前几集的打造上。有些所谓的“大编剧”仅负责撰写开头或关键剧情;有的则只负责构建故事框架和确定人物命运;甚至有些只是挂名,实际的写作工作则由“小编剧”或编剧团队来完成。这种做法常常会使整部剧作的风格显得不协调,各集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情节衔接不紧密,角色塑造不够稳固。再者,缺乏持久力。电视剧的制作过程就像田径场上的马拉松比赛,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力和毅力。目前,我国许多编剧和导演在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耐力不足。某些编剧凭借微薄的创作才能与灵感迸发,迅速勾勒出剧本的框架或令人期待的精彩段落,却很快陷入创作瓶颈。此外,还有平台加大力度。在市场交易完成后,部分播出平台会依据自身播放需求对作品进行二次剪辑,主要策略是尽可能拉长作品的下半部分。这样一来,在内容、剪辑和节奏上均进行“注水”处理后,原本就略显冗余的作品变得更加拖沓。除此之外,影视领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将创作目的与金钱挂钩,导致大量生产与机械复制之风盛行,成为行业中的不良风气。
针对国产电视剧常常开头精彩、结尾平淡的现象,《通知》强调需强化问题认识,促进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制作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明确反对剧集注水、过度延长集数等做法。《通知》的出台既是对行业规范的明确,也是对创作方向的指引,它不仅提出了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去落实这些策略。
提升作品品质与职业操守,方能涌现更多精品力作
作者认为,对于该行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坚守创作初心,回归艺术本质。在新时代,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创作者们应当秉持艺术初心,从作品质量与职业素养两方面着手,不断提升自我。他们应通过提炼精华而非稀释稀释,以高质量而非数量来彰显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娱乐效应。创作应回归其本质,即传达思想、抒发情感、带来愉悦的艺术真谛,绝不能让商业法则束缚乃至控制创作思路。观众对于优质作品始终有着稳定的需求,然而那些开头精彩、结尾却草草收场的创作模式,往往会让观众感到“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产生一种被欺骗的错觉。有必要对那些过度包装的行为敲响警钟,通过行业公约和行业规范来抑制不良风气。此外,众多编剧常常对制片方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对剧本进行删减或增补表示不满,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剧本原本的故事基调和精神风貌遭到破坏。鉴于此,有必要提高编剧在创作过程中的发言权,同时强化对合同精神的遵守以及行业的自我约束。
其次,必须进行深入解读和精确的对策制定。根据《通知》的精神,减少剧集数量并非旨在约束创作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其目的在于催生更多优质作品。例如,在央视播出的以扶贫为主题的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通过36集的篇幅,讲述了我国西部地区一个名叫“焉支村”的贫困村庄与邻近的富裕村庄“丹霞村”合并后,两村居民逐渐放下旧怨,携手迈向富裕生活的故事。湖南卫视首播的扶贫题材剧集《绿水青山带笑颜》共有44集,该剧情节生动描绘了许晗、杜笑语等一群优秀的城市青年,在“两山理论”的激励下,他们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投身于创业浪潮,致力于打造美丽的乡村风光,讲述了一段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篇章。
不过,我们主张剧集控制在40集以内,并推崇创作30集以内的短剧,这并非一成不变的严格规定,而是基于艺术发展规律,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的精确策略。以涉案剧和都市情感剧为例,它们未必需要通过冗长的叙事来构建故事框架,适当减少集数,剔除冗余内容,反而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若一部剧集构建了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并积累了众多忠实观众,便可以采用单集剧或连续剧的模式,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拍摄。比如,对于名著改编或红色经典作品,其原著所蕴含的史诗般质感,往往需要通过宏大的叙事手法来呈现。对于这类剧作,对其剧集的长度并没有硬性规定。诸如《解放》这类重大革命题材的剧集,以及《大秦帝国》等重大历史题材的剧集,它们所涉及的题材与内容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故事内涵,这就要求它们必须以较长的篇幅和较大的体量来呈现。
综上所述,除了保留必需的篇幅,需对超长电视剧的立项与播出审查进行严格控制,强化平台监管力度,防止随意调整剧集数量、延长作品篇幅的行为,以及遏制作品开头宏大、结尾草率、情节过度填充的现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制作出滋养心灵、启迪思想、丰富人生体验的文化盛宴。
(作者:杨洪涛,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