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产剧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隐忧
到了2016年的年末,回顾整年的国产电视剧市场,查阅当年收视率最高的前50名榜单,可以发现,这一年几乎没有哪部电视剧既能赢得观众好评又能获得广泛影响力的现象级作品。有的剧集收视率高但口碑不佳,有的剧集口碑不错但收视率却不尽如人意。全年中,《亲爱的翻译官》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了2%,而其他各类电视剧的收视率则大多在1%左右,波动幅度很小,徘徊不定。年末之际,各平台间的收视率竞赛已告一段落,不论是表面的激烈角逐,还是暗藏玄机的较量,结果均已明朗化。
审视2016年全年电视剧的整体情况,不论是IP改编作品势头强劲,抑或是谍战题材剧在经历变革后呈现出的小规模集中现象,再或者是各大卫视纷纷对周播剧市场进行战略部署,我们都在努力从当年的收视率排行榜中,洞察到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动向。
轻量级剧目牢牢占据收视前列,品质剧在收视之争中落于下风
2016年的收视榜单上,我们不妨提及几位“赢家”:杨幂与黄轩共同出演的《亲爱的翻译官》源自缪娟所著的热销小说《翻译官》,这部以行业剧为外衣的都市言情剧,其剧情以男女主角以“翻译官”身份为背景,展开了一段充满虐恋的爱情故事,“翻译官”这一职业角色成为了他们爱情故事的虚幻背景;而《麻雀》与《解密》则融合了“偶像+谍战”的元素,年轻的偶像们凭借生硬的面容和笨拙的表演,试图演绎在黑暗与危险边缘游走的地下工作者,然而这样的组合并非谍战剧长久发展的正确路径……
直面现实、强调质感的内容在收视率上表现欠佳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诸如《欢乐颂》、《中国式关系》、《小别离》、《少帅》等剧集,其收视率大多位于年度收视榜单的十名之后。尽管这些作品广受好评,但收视表现却相对低迷,形成了口碑与收视率相悖的现象,这已成为电视剧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这种倒挂现象的产生,首先与观众兴趣的转移有关,他们更倾向于在观看电视剧时轻松愉悦,因此天雷滚滚、狗血横飞的剧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其次,口碑好却收视不佳的现象,也与当前日益严重的收视污染问题密切相关,这种收视怪象对整个电视剧行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实题材的剧集在满足时代需求与现实困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一问题亟需业界的高度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涌现出了多部深入探讨社会议题的现代剧,这些剧集制作精良,品质上乘,成为了电视剧行业今年的一大亮点。
《欢乐颂》是近期较为罕见的以女性为主题的都市剧作,尽管剧情的核心同样聚焦于五位女性,但她们在都市生活中所面临的年龄、爱情、亲情和友情等方面的种种忧虑,才是剧作最为核心的部分。该剧能够成为一部开放性的、广受热议的作品,本身就证明了它的成功。
《中国式关系》这部作品深入展现了官场与商界的复杂面貌,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描绘了一位年逾四十、事业如日中天的体制内官员马国梁在种种机缘巧合下告别官场,从头开始投身职场奋斗,最终找回自我的历程。通过“关系”这一核心元素,试图解开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难题,这无疑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然而,作品在结局部分过分强调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导致结尾显得有些单薄。
《小别离》源自鲁引弓创作的同名小说,描绘了三个家庭在孩子升学、留学以及青春期所遭遇的种种挑战。该剧由黄磊与海清这对师生档担纲主演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引发了社会对中产阶级教育问题的广泛讨论。在这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故事中,他们各自出于不同的动机,选择了不同的途径,然而最终都选择了出国留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然而,留学海外真的能够彻底改变孩子的未来吗?这或许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相当诱人而已。
《欢乐颂》、《中国式关系》以及《小别离》等剧作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怀,致力于展现当下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所言:“身处焦虑横行的时代,能认识到自我实为少数人的幸运。”国产剧以现实题材为切入点,触及了当代国人的内心焦虑,并通过影像手段进行了生动呈现,这无疑是件幸事。
历史题材电视剧走向年轻化,呼唤正剧回归
今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整体上明显倾向于迎合年轻观众的喜好,其叙事内容多围绕“虐恋、多角恋”以及“英雄、女性成长”等主题展开,同时,剧中邀请了众多人气旺盛且颜值出众的明星艺人加盟。此外,拥有庞大年轻读者群体的网络小说IP,也成为了众多古装大剧改编的重要来源。
《寂寞空庭春欲晚》、《锦绣未央》、《武神赵子龙》等剧集收视率颇高,确实能在短期内带来丰厚收益,吸引众多年轻观众关注。然而,它们的剧情逻辑常常存在问题,有时甚至与历史背景相悖,难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古装传奇剧《女医明妃传》是根据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除了IP改编剧之外,它还讲述了明代女医谈允贤(由刘诗诗饰演)的故事。谈允贤对医学的狂热与热爱使她历经艰辛,终成一代女国医。不过,剧情的冗长拖沓以及女主角无论遭遇何事都保持平静的表情,却使得这部剧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传奇”。
张黎执导,江奇涛执笔的电视剧《少帅》采用自传体的叙述方式,生动描绘了少帅张学良波澜壮阔的一生。剧中,地道的东北方言、精良的视觉效果、深刻的人物塑造,以及展现历史精神的真实细节,共同构成了这部历史正剧的特质。
在官方语境中,张学良的形象多次被不同演员塑造,如金安歌、寇振海、刘劲、胡军、刘奕君等。在这些作品中,张学良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标签化、符号化的历史角色。然而,这种表现方式恰恰是张黎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文章版本中,我们看到的张学良形象,是一个政治色彩被弱化的形象。
江奇涛指出,《少帅》这部作品的主题定位为对一种特殊生命形态的成长历程的描绘。然而,由于该剧采用了张学良自传式的叙述方式,导致其视角变得相对单一。在这样的视角下,许多历史事件原本的来龙去脉以及细节线索,都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我们在观看《少帅》时,很难对“九一八”事件的各方立场和西安事变的评价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应当赞赏《少帅》团队在创作过程中的严谨作风,认可张黎导演在作品中持续秉持的“忠实还原人物,避免主观评价”的原则,以及剧中众多演员的出色演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在整体布局还是视觉呈现上,与张黎导演过往作品相比,似乎在艺术造诣上略显不足。
我国电视剧中,历史正剧这一类型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过往涌现了许多内容丰富、格局宏大的佳作,诸如《雍正王朝》、《走向共和》以及《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等,这些作品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与深入思考。
遗憾的是,近期历史剧领域鲜见具有影响力的佳作;许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人物虽身着古装,但其语言和行为却趋向年轻化和娱乐化;这种电视剧的制作,仅仅是遵循了文化工业的商品生产模式,并未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因此其质量令人担忧。
真正杰出的历史剧作品蕴含着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情感和民族精神,它能够穿越层层叠叠的音效、光影和画面,直达观众内心的最深处。今年上映的《少帅》堪称是历史正剧回归的序曲,展望未来,我们热切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历史正剧作品涌现。
玄幻剧扎堆,口碑收视双扑街,谍战剧改头换面重回大众视野
今年电视剧市场里,玄幻剧成为了热门的类型,尤其在暑期档,众多此类剧集如《诛仙青云志》、《仙侠云之凡》、《幻城》等纷纷亮相。即便在其他时段,也有《青丘狐传说》、《山海经之赤影传说》等作品加入竞争,然而,这些剧集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却鲜有露面,且在观众口碑方面也普遍不尽如人意。去年《花千骨》的卓越表现或许产生了影响,导致众多电视剧制作公司于2016年将关注点转向了玄幻剧领域。鉴于此,本年度播出的玄幻剧数量显著增加,已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
玄幻剧虽多,但无论是播出的口碑还是网络热度,均未能有哪部作品能复制去年《花千骨》的播出盛况。今年玄幻剧的整体口碑普遍不佳,豆瓣评分普遍徘徊在5分上下。即便是备受关注的《诛仙青云志》,其评分也仅有5.4分,而《幻城》的评分更是低至3.0分。这些仙侠玄幻剧集在播出前,早已在各种领域掀起热潮,稳居网络话题榜单前列。究其原因,主演们均为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颜值担当。剧集播出前,观众们对其充满期待。然而,剧集正式上线后,却因造型、剧情、角色设定等方面的不足,遭到了不少网友的批评。
由此可见,《花千骨》的辉煌成就难以被模仿,那么,对于玄幻剧市场,我们未来该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又该如何对玄幻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IP开发?又该如何让玄幻特效摆脱那种令人不适的尴尬境地?这一切,都亟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今年谍战题材的电视剧掀起了一股热潮,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作品中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就有三部谍战剧脱颖而出:《麻雀》由李易峰与周冬雨领衔主演,《解密》则由陈学冬和颖儿共同演绎,而赵丽颖与陆毅则携手打造了《胭脂》。
谍战题材在国产电视剧领域始终备受关注,从《潜伏》在2008年的亮相,到随后的《黎明之前》、《借枪》和《悬崖》等作品,都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然而,这类剧集在一段时间内遭遇了冷清,直到去年胡歌主演的《伪装者》大热,才让电视剧制作方重新认识到谍战剧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播出的间谍题材剧集沿袭了去年《伪装者》采用的策略,即起用了一批年轻的偶像演员,并且增加了更多的爱情情节和悬疑成分,旨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注意力。
今年市场上推出了几部传统的谍战题材剧集,例如《双刺》、《潜伏在黎明之前》和《父亲的身份》,不过它们在讨论度和受关注程度方面,并未能与“谍战+偶像”题材的剧集相媲美,收视率上也未能超越《麻雀》和《解密》等热门剧集。
意味深长的是,《麻雀》与《解密》这两部收视率领先的剧集,均以高颜值的小鲜肉为主角,注重服饰、化妆、道具和特效的视觉美感,并且沿袭了《潜伏》中“假夫妻”隐藏身份的手法。然而,与《潜伏》中孙红雷与姚晨饰演的余则成和翠平,在假戏真做中展现的幽默诙谐、惊险刺激且真实可信的表演相比,《麻雀》和《解密》中的高颜值演员,并未展现出与其颜值相匹配的演技。他们除了制造表情包外,在提升电视剧艺术水平方面,并未发挥出显著的作用。
审视2016年度电视剧的整体收视率,我们发现并未涌现出任何现象级的重磅剧集;平均收视率超过2的剧集仅有寥寥一部,而且这一部集中在上半年播出;而下半年的收视率普遍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作品数量不如轻量级剧集,收视市场被污染的现象愈发严重,甚至收视率排行榜的权威性也受到了人们的怀疑。
唯有在公平、公正、有序的电视剧市场氛围中,佳作方能得以持续创作;今年电视剧收视率竞争已告一段落,通过分析其利弊与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方能展望未来,孕育出更多高质量的电视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