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发布: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
教育部于今日(3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成果。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标和优良的比例正逐步提高,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呈现积极趋势,肺活量水平普遍提升,中小学生的柔韧性、力量、速度、耐力等综合素质也有所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在持续优化和增强。
2019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以及财政部共同安排并启动了第八次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中的1258所学校开展了实地调研,共调查了374257名学生,涉及到了全日制普通中小学以及普通高等学府的学生群体。调研内容涵盖了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四个方面的24项具体指标。此外,还对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体检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研学生按城、乡、男、女分四类,每周岁一个年龄组。
初中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上升最为明显
2019年,我国6至22岁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优良比率达到了23.8%,其中,东部经济较为繁荣以及沿海地带的优良率相对较高。自2014年教育部正式推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标优良率整体上呈现了逐年提升的趋势。具体来看,在13至22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中,优良率的数值从2014年的14.8%增长到了2019年的17.7%,实现了2.9个百分点的增长。13至15岁年龄段、16至18岁年龄段以及19至22岁年龄段的学生,其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分别提高了5.1、1.8和0.2个百分点,其中初中生群体的提升幅度最为显著。
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
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相较2014年,2019年我国7至9岁、10至12岁、13至15岁、16至18岁以及19至22岁年龄段男性儿童的身高分别增长了0.52厘米、1.26厘米、1.69厘米、0.95厘米和0.81厘米;体重方面,相应年龄段男性儿童分别增加了0.61公斤、1.73公斤、2.52公斤、2.52公斤和2.86公斤;胸围增长则分别为0.53厘米、1.01厘米、0.99厘米、0.82厘米和1.54厘米。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身高上分别增长了0.72厘米、1.24厘米、0.97厘米、0.80厘米以及0.62厘米,而在体重方面,她们分别增加了0.70公斤、1.64公斤、2.28公斤、1.99公斤和1.67公斤,胸围的增长则分别是0.52厘米、1.03厘米、1.38厘米、0.95厘米和0.83厘米。
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
肺活量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较高的儿童,其身体在氧气供应方面表现出色。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学生的肺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初中生的肺活量增长尤为显著。相较于2014年,2019年我国7至9岁、10至12岁、13至15岁、16至18岁以及19至22岁年龄段男生的肺活量分别提升了82.5毫升、153.6毫升、209.7毫升、161.2毫升和92.3毫升;而同年龄段女生的肺活量则分别增加了105.3毫升、166.0毫升、187.2毫升、147.0毫升和102.2毫升。
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
中小学生的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体能指标普遍有所提升,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柔韧性和力量性素质的改善在其他年龄段中尤为显著。以2014年数据为基准,2019年不同年龄段的女生在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提高了1.9个、1.9个、1.8个、1.6个和1.0个;7至12岁的男生在斜身引体向上测试中的成绩提升了0.7个。此外,中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也有所提高。与2014年的数据相较,2019年间,13至15岁年龄段的中学生男女在50米短跑项目上的成绩均有进步,女生提升了0.09秒,男生则进步了0.01秒;而在800米长跑方面,13至15岁女生成绩提升了4.49秒,而在1000米跑中,13至15岁男生成绩则提高了6.50秒。
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
2019年,我国6至22岁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比例降至10.2%,在过去十年间,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生在营养不良方面均有显著好转。相较于2014年,2019年全国7至9岁、10至12岁、13至15岁、16至18岁以及19至22岁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下降了2.1、1.6、2.4、2.6和2.3个百分点。
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
据相关资料显示,推动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此外,还有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自2015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这一举措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了29.2%,这一比例超过了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22.3%。
中考体育的强化增加中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近年来,中考体育考试分数的提升导致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对于初三学生而言。他们在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了一小时的比例,这一比例在初三学生中为42.7%,比高一学生的30.6%要高。在体质健康达标方面,初三学生的优良率达到了29.2%,这一数据也高于高一学生的22.6%。
每天安排2次以上眼保健操的学校的学生近视风险低于其他学校
此外,那些获得父母支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普遍高于那些缺乏父母支持的同龄人。在那些每周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充足达到标准的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明显较高。而在那些每天至少安排两次眼保健操的学校,学生的近视风险也相对较低。
学生每天足量体育锻炼等对增强体质有积极影响
确保每日充足的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长,对提升体质、预防体重超标和近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数据显示,那些每天能在学校进行超过1小时体育锻炼的学生,其体质健康优良达标率达到了27.4%,这一比例远超那些锻炼时间不足的学生的17.7%。同时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睡眠充足的学生近视发生率仅为47.8%,这一数字明显低于睡眠不足学生的67.8%。
督促指导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据悉,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视力问题突出,近视比例较高,同时肥胖和超重现象也在增加,握力水平有所降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这些问题都涉及学生体质和健康,亟需解决。为此,教育部计划全面强化和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增强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力度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规定,并积极推广家庭体育锻炼。加强对中小学校在课间安排学生进行适度户外活动和休息的监督与引导。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体育评价体系的革新,将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视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将其纳入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体系以及“双一流”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之中。
同步实施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加强户外运动及体育锻炼、合理使用电子设备等八大举措,致力于不断减少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韩文旸)
(编辑 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