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者必看!超级实用的写作技巧,带你写好新闻小故事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10

新闻消息结构特点_新闻写作倒金字塔结构_消息写作技巧

引子:消息是什么

从事新闻工作或学习新闻的人员,都深知消息这一文体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极高。换言之,消息这一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其特定的理解,而这种理解的范围大致相同。然而,若采用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定义法来对信息进行阐述,新闻从业者常常会遇到极大的挑战——正如对新闻本身难以给出确切定义,信息的界定同样呈现多样化,彼此之间缺乏统一性。

鉴于这一客观因素,考虑到本书的实用性视角,我们并未竭力对信息进行个人界定,亦无意采纳众多不同的观点。

仅从应试和实用角度出发,常将信息笼统地视作简短报道:这类简短报道通常篇幅不超过800字,这一字数限制主要针对应试需求。

尽管这个定义初看之下似乎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但在实际操作的逐步训练过程中,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它对于实务导向的写作具有极大的益处。显然,对于这类至关重要的议题,我们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不超过800字”、“简短新闻”等表面要素。以下,我将简要列举一些新闻的基本特征以及优质新闻所应具备的一些评判标准。

新闻的基石文体——消息,涵盖了诸如下的几个基本特征。为了阐述得更加明确,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说明。案例中的每一个要点都将逐一进行阐述。为了便于定位,案例的每个段落前均附有序号,但需注意,这些序号与实际的消息内容并无直接关联。

疏忽造成活体细菌在美政府实验室蔓延,引发生物安全事故,致使86人可能接触到了致命的炭疽杆菌。

中新社休斯敦6月20日电近期,美国发生了一起生物安全事件。亚特兰大美国联邦政府实验室于20日确认,接触过高致死性炭疽菌的员工人数已从最初的75人增加至86人。目前,这些员工正在接受抗生素等治疗,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

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的执行主任贝克尔(Scott J.Becker)指出,这起事件是近十数年间美国实验室中发生的、与潜在生物恐怖剂炭疽相关的最严重事故。

此前,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处理活炭疽菌时,可能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该中心随后将含有活炭疽菌的样本转移至三个低级别实验室,而这些实验室并未配备处理活炭疽菌的必要设施。在6月6日至13日期间,其中两个实验室可能导致了炭疽孢子以烟雾形式扩散。

实验室工作人员因确信样本已被灭活,未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起初的通报显示,有75名员工不慎接触了炭疽杆菌,而到了19日,这一数字增加至86人。

CDC环境健康及安全合规办公室主任保罗·米查恩博士表示,该机构在13日察觉到这一潜在风险后,迅速与可能接触过活炭疽菌的实验室员工取得联系。经过检查,并未发现任何员工出现炭疽病的症状。CDC认为,其他人员、家属及公众接触到这种病菌的风险极低,因此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该员工疑似感染了炭疽杆菌,目前正在接受抗生素的疗程,并且同步接种炭疽疫苗。

炭疽菌感染可分为皮肤型、呼吸道型和胃肠道型三种。感染后,人体可能出现发热、皮肤出现脓疱、咳嗽、吐痰、呼吸急促、脾脏肿大等症状。其潜伏期最长可达60天,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炭疽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它曾被用于执行生物恐怖袭击。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一位名叫埃文斯(Bruce Ivins)的美国政府科学家,向新闻机构及美国参议员办公室寄送了含有炭疽孢子的信件,这起事件导致22人感染并患病,其中5人不幸去世。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发言人Christopher Allen透露,该机构正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紧密合作,共同进行调查。至于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无确切结论,无法判断是纯属意外还是有人蓄意为之。

米查恩指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正在对此次事件进行内部安全流程的审查,若情况需要,将对涉事人员实施纪律处分。

1.“重复式”的结构,索引式的阅读

该示例的引用遵循了报纸稿件发布的格式。在最上方,前两行中,字号较小的第一行作为引(标)题,而第二行则用超粗黑体的大字号作为主(标)题。第一段内容作为导语,其前部分包含有电头信息。

(2)段之后为消息主体。尾段也可以认为是结尾。

导语部分,从其内容来看,可以视为标题的详细展开,它是对标题所强调的核心新闻要点的再次强调。同时,新闻的主体部分也会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尽的复述。因此,整个消息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重复模式。

这种布局在其它应用文中较为罕见。然而,这种布局与读者的阅读习性相吻合;读者通常先在报纸版面上浏览标题,对感兴趣的部分则会细读辅助标题,接着阅读导语。若导语内容未能引起兴趣,多数人会选择放弃阅读。反之,若导语吸引人,读者便会继续阅读消息的主体部分。这种“索引式”的阅读方式与“重复式”的结构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

掌握重复结构的布局方式,对于撰写新闻稿来说至关重要——若不遵循这一规则,所撰写的文章便不能称之为新闻。

2.主要记述事实,少用抒情议论

新闻报道主要采用直接的纪实手法,因而鲜少融入抒情或评论性的词汇,其内容源自具体事实,最终亦回归事实本身,始终围绕事件、问题、概况或现象展开叙述。

本例文本广泛采用了过程描述、观点摘录、资料背景引用等多种纪实手法。全文中并未出现任何煽动情绪或积极评论的内容。

3.文本精炼,但文本亦可精彩

消息的表述通常简短,很少采用繁复的语法结构,极少运用修辞技巧,内容明确,情感表达淡然,整体呈现出一种内敛与平和的格调。

本例给出的句子虽然较长,但几乎没有任何冗余的句法成分。

不采用繁复的语法和修辞手法的信息内容未必缺乏魅力——平和、理性、明确,同样构成了独特的文本秩序之美。经常阅读这类信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新闻——消息文本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4.标题的特殊结构

鉴于应试场景中,大部分涉及的消息都是报纸上的报道,因此本例选择了较为典型的报纸文体。标题分为上下两行,上行为“大意导致活菌在美政府实验室扩散引发生物安全事故”,下行为“涉及86人可能接触过致命炭疽菌”。第一行内容被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没有使用标点符号进行分隔,仅通过文本空格来区分。

引题通常被称作导语,它能够开启话题,阐述新闻事理的紧要性和意义,并引领读者进入主题。主题行则是新闻的核心,将最具吸引力和视觉、听觉冲击力的内容置于其上。虽然主题行篇幅不长,但它在音韵、内容和结构上的冲击力却是整篇报道的精髓所在。

若标题区域存在第三行,则该行可称作副标题。副标题通常涉及较为具体的信息,旨在总结前两行的主题,展现某些进展或特定情况,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述,并确保信息的明确传达。

这种报纸体的标题结构,一般称为多行体标题。

5.主体文本的“硬接”

经过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本被划分为9个部分,几乎每个段落都承载着独立的意义,有的段落甚至仅仅包含一句话(例如第六段)。如此精细的文本划分,段落之间并未采用常见的过渡手法,而是纯粹依靠语义和事实逻辑来衔接,使得读者阅读时毫无突兀感。

这种通过直接转换表达方式和视角来叙述新闻的手法,段落之间通常以无衔接的“硬接”形式呈现,类似于某些教材中所提到的“跳笔”。

硬接能够产生跳跃式的叙事效果和最浓缩的事实传达效果。

6.“头”、“尾”的特殊处理

新闻导语对事件进行了简要概述。文章的结尾并非独立成章,而是在对事件叙述的基础上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提出了对涉事人员应承担的惩罚建议。因此,从这一结尾部分也能体会到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紧张气氛。

这种将导语与结尾巧妙地嵌入中间主体信息的方式,使得消息相较于其他文体,能更直观、更直接地展现出其亲切感和感染力。

7.电头和特殊标记

中新社在休斯敦发布的6月20日的新闻报道,其电头通常置于导语的前方,并需依照电头的书写规范进行编制。

通讯社在稿件结尾处使用“(完)”这一标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接收方不会遗漏任何电讯内容。

这些电头与特殊符号共同构成了新闻信息与其他文体迥异的重要特征。

上述内容简要介绍了消息文本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然而,并非所有消息都必须完全符合这些特征。此外,关于传统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关键要素,如“倒金字塔”结构、“纺锤形”布局、“描述性”导语以及“寓意深刻的结尾”等,并未在此处详细阐述。这些信息并非无足轻重,关键在于它们着重于对观察的分析,以及对消息运用方法的观察性总结。然而,对于实际的写作训练来说,对于消息的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消息的核心内涵:究竟何为好消息,好消息又具备哪些显著特点。

接下来的十讲课程,将依次展开:首先介绍“优秀”的案例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接着剖析其内在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写作技巧,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写作准则。我们将对消息的导语、标题、正文以及结尾部分,以及消息的文本结构、叙事手法、语言特色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每位学习者构建一个既基础又实用的写作方法论体系。

对这一系统的深入了解与操作熟练,将极大地助力学习者顺利过渡至下一阶段——即着手进行针对应试场景的实际训练。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