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评选的新闻
我国国家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此举充分体现了我国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
自今年起,国家领导人亲自规划并指导,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的大国外交取得了全面而创新的成果。在2月4日至6日期间,国家领导人特意为来我国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举办了盛大的欢迎晚宴,并参与了多项双边交流活动,向全球传递了“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强烈时代号召。4月1日,我国领导人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交流,着重指出要稳固并深化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来应对当前国际局势中的诸多不确定性。6月23日与24日,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分别主持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以及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在此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而在6月22日,国家领导人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的开幕式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这一演讲有力地推动了金砖会晤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和机制性的成果。9月14日至16日,我国领导人参加了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同时对该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正式的国事访问。此次会议标志着上合组织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大成员规模,进一步凸显了“上海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向心力和吸引力。11月14日至19日,国家领导人远赴巴厘岛,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随后又前往曼谷,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并借此机会对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期间传递出推动全球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的坚定信念。紧接着,12月7日至10日,国家领导人又抵达利雅得,出席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了国事访问。12月15日夜晚,我国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的开幕式发表了讲话。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与推动下,大会成功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一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在2030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勾画了新的发展蓝图。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双边和多边场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传达了中国的立场,展现了一位大国领袖应有的责任感和世界视野,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共同发展的坚定承诺。
9月16日,我国国家主席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演讲。此次会议在广泛交流之前,与会各国领导人共同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李涛拍摄了这一幕。
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其所展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远影响给予了高度赞扬。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期从10月16日持续至22日。紧接着,在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首次全体会议召开,成功选举出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此过程中,国家领导人同志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中央军委主席。各国政要及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话、信函或亲自拜访的方式,向国家领导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庆祝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对中共二十大的圆满成功表示由衷的喜悦。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十年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给予了高度赞誉。他们认为,中共二十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不仅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政治方向,还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描绘了新的蓝图,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有效地推动并扩大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持续地增色和深化了人类文明的新面貌,为全人类迈向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路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必将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贡献出更多更新的力量。
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场记者招待会,众多中外记者在分会场踊跃地举起手来提出问题。此次活动的精彩瞬间,由新华社记者陈晔华亲自捕捉并记录下来。
3 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举行,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
6月24日,在北京,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主持召开了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了重要演讲。在此过程中,他与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共同探讨了全球发展的战略。在演讲中,国家领导人着重强调了构建一个团结、平等、均衡且普遍惠及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四项具体主张,旨在共同打造一个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以及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我国正式公布了全球发展倡议的32项核心行动方案,并建立了开放式的项目储备库,同时设立了全球发展推进机构,标志着全球发展倡议正式开始实施并扎根。2021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此举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关注发展议题,并为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贡献了关键的公共资源。该倡议至今已获得超过100个国家的赞同,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认可,同时,已有近70个国家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3月25日,位于菲律宾新怡诗夏省的中菲农技中心内,一位村民正在辛勤劳作。这一幕,由乌马利先生用镜头记录下来,并通过新华社向世人展示。
全球安全倡议旨在填补全球和平与安全的空缺,提供了中国的解决方案,因而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支持。
2022年4月21日,我国领导人于博鳌亚洲论坛的年度盛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以《共同应对挑战,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并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理念,我们倡导:秉持共同、全面、协作、持续的安全理念;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关注各国的合理安全诉求;通过对话与协商,以和平手段化解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全面统筹,确保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维护。该倡议阐述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理念方向、基础条件、核心准则、关键原则、必经途径和应尽责任,对“世界应当追求何种安全理念、各国如何达成共同安全”这一时代性问题作出了回应,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中国智慧。该倡议赢得了70余国的赞同与支持。
8月3日,我国第二十批和第二十一批前往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部队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成功举行了指挥权的移交仪式。这一仪式由摄影师孔康谊进行了记录。
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赞扬了双方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交流,同时指出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明确了道路。
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二月在北京履行了“冬奥之约”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九月于撒马尔罕进行了关键性会面,十二月则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了交流,这些举措为中俄两国关系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主席强调,自今年起,中俄两国在战略层面保持着富有成效的对话。两国在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入,体育交流年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地方间的合作与人文交流愈发频繁,在国际事务中紧密协作,坚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双方需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金砖国家等多元国际框架内加强协调与协作,促进各国间的团结与信任,拓宽实际合作领域,保障本地区的安全与利益,同时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利益。普京总统强调,当前全球正经历诸多变革,但中俄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信任始终如一,两国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如磐石。中俄两国均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并树立了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与各国携手并进,坚定地推动世界多极化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同时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反对新冷战。
今年,国家领导人先后两次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并在巴厘岛迎来了三年来两国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谈。国家领导人强调,我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均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战略目标清晰可见,且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中美之间的互动不应是零和游戏,一方的失利不意味着另一方的繁荣,相反,中美双方的成功对彼此而言都是机遇而非威胁。双方均需理性对待彼此的国内外政策和战略目标,树立起以对话代替冲突、以互利共赢代替零和博弈的交往原则。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根本利益中的重中之重,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石中的基石,也是中美关系中最不能逾越的第一道红线。拜登总统则强调,作为两个大国,美中两国应肩负起维护建设性关系的责任。
9月14日,青岛港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我国上合示范区首条海运航线——“中俄快线”宣告正式起航。这一壮举,由摄影师侯方超记录下来。
6 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世界粮食、能源、金融等多重危机叠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到,当前全球经济正遭遇一系列严峻挑战:通货膨胀率攀升至几十年来的峰值、多数地区金融状况趋于紧缩、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这些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造成了严重影响。今年2月份,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了冲突。美国及其伙伴国家接连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这一举措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了显著冲击,引发了通货膨胀、粮食和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复杂且严峻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采取激进的加息政策,其外溢效应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充沛的活力,各项政策措施的成效持续显现,预计明年经济运行将实现整体回升。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正能量。
据英国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信息,11月份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7%。以下是一张英国贝辛斯托克地区一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的店铺照片,由蒂姆·爱尔兰拍摄并供新华社使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开始执行,为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落地实施。该协定涵盖的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RCEP的正式实施,意味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发展潜力巨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各国共同坚守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念与决心,必将对区域乃至全球的贸易和投资增长、经济复苏以及繁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区域内的企业纷纷抓住关税减免、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等政策优势,实现了显著的收益。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履行了市场开放和协议中的义务,推动了自贸区政策的持续效益不断显现。
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为主题的盛事——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盛大开幕。新华社记者周华现场捕捉精彩瞬间。
中国持续坚定地推动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进程,并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稳健与高效发展。
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还是进博会上,我国领导人高调倡导经济全球化,并推出了加大高端开放力度的多项新策略。第五届进博会的规模盛大,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均取得了卓越成就,“投资我国即是投资于未来”这一观念已广为流传。外资进入的限制清单持续减少,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步伐持续加快,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陆地与海洋的互联互通、东西方相互促进的全方位开放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稳健,好消息不断传来。在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逆势上升,增幅达到20.4%,同时,中欧班列的运行次数再次刷新了纪录,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纷纷取得突破,印尼雅万高铁作为东盟首条高速铁路,迎来了首次的试验性运行,柬埔寨的首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也宣告正式投入使用,中老铁路自投入运营以来展现出优异的表现,匈塞铁路以及克罗地亚的跨海大桥则显著提升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今年,我国与另外五个国家共同签订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这使得“一带一路”的大家庭规模进一步壮大。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国际经济合作达到了新的水平,还构筑了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新动力。
11月9日,在印尼雅万高铁的试验段,一列高速动车组正在进行热滑测试。焦宏涛拍摄并提供了这一新闻图片,新华社予以发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未能通过涉疆问题的决议草案,一些西方国家以人权名义干预他国内政,此举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近期,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屡次以涉疆问题为借口散布不实言论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在人权理事会中传播关于涉疆的虚假言论和错误观点,试图通过联合国人权机构来干预我国内政,推动其“以疆制华”的阴谋。在会议期间,巴基斯坦代表约70个国家联合发表声明,共同抵制将人权问题政治化以及采取双重标准的行为,坚决反对以人权名义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二十余国通过独立发言等形式给予中国支持,近九十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合法立场的认同与助力。
9月2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的唐墩果园内,农民们正忙碌地采摘葡萄。这一幕,由陶维明先生用镜头记录下来。
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2月7日至10日,我国领导人应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的盛情邀请,前往利雅得参加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及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同时进行了对沙特的国家访问。在此期间,他们还与近20位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双边会晤。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对阿拉伯世界所开展的外交活动中,此次行动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都堪称空前,标志着中阿、中海以及中沙关系将进入一个全方位、深层次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领导人在首届中阿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对历经千年仍旧稳固的中阿友好精神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同时描绘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此外,领导人宣布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一道实施“八大共同行动”,为新时代的中阿关系发展制定了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受到了与会各国领导人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反响。国家领导人在首届中海峰会上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着重指出中海应成为增进团结的伙伴、共同发展的伙伴、共建安全的伙伴、共同繁荣文明的伙伴。同时,他还提出了未来3至5年间中海合作的五大关键领域,这不仅加强了中海间的政治互信,也深化了双方的利益融合,同时稳固了海合会国家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的坚定意志和信心。国家领导人出访沙特,成果丰硕显著,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决定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紧密结合。双方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0份合作成果文件。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沙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局作用愈发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