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四部门出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虚构案例、夸大疗效,伪科普、实带货等现象……互联网上的健康科普领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整治措施。
近期,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家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告》,其中明确规定“自媒体”平台需对其发布的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承担相应责任,同时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账号制作和传播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并严格禁止以任何形式违规发布广告。
在发布会现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新闻发言人胡强强指出,部分所谓的“网红医生”将医疗科普内容作为盈利手段,更有甚者,他们通过夸大治疗效果、编造病例、虚构故事等手法,误导公众并从中谋取私利。
医疗科普不能是“流量生意”,科学传播容不得“江湖忽悠”。
为医疗科普信息“立规矩”,通知给出“硬答案”——
网站平台亟需对医疗自媒体账号的资质认证体系进行优化,针对申请资质认证的各个账号,需根据其所属的医疗机构从业者、医学院校师生、医药研发机构人员等不同医疗行业类别,进行分门别类的资质审核工作。
医生需出示其医师资格及执业证明,护士亦需展示其执业证书……网站平台需在完成资质审核后,于用户账号首页的显眼位置突出展示认证信息。
网站平台需加强医疗科普认证资料的核实,对证件、单位出具证明的有效期、签署部门等易于核实的信息,必须进行严格的对比检查。同时,对于医生、护士等从业人员的执业信息,必须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查询途径进行核实比对。
资质有了,内容源头也得“溯清”——
在引用医学科普知识、转述医疗安全相关往事、以医疗题材为背景进行场景模拟拍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医学科普资料、或分享并传播个人真实健康体验时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必须严谨注明信息出处或合成内容的标识。
需特别强调的是,网站平台必须明确指出,“自媒体”账号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有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广告信息。在介绍健康和养生知识时,相关页面或同一时间段内,不得展示涉及上述产品的商家地址、联系方式或购物链接等详细信息。
严监管,让真知识跑得更远——
依据新的规定,网站需果断清除那些传授无节制获取关注、打造“网红医生”形象的行为;禁止传播涉及两性健康知识的色情边缘内容;打击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并发布类似医学领域的重复文案;禁止虚构健康故事来推销商品或药品;禁止冒充医生身份进行科普活动;以及鼓动消费者拒绝就医以推销保健品等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
针对那些未按规范要求操作、提供虚假信息来源、缺乏相应资质却持续发布医疗科普内容、违规投放广告、未遵守医疗科普行为规范的账号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应依法依约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其互动功能、清除关注者、剥夺其盈利权限、实施禁言、直至最终关闭账号。
对医疗科普内容实施规范管理,并非意图对科学信息的传播施加限制,实则旨在促进真实知识的广泛传播。相关部门的通告明确指出,应不断强化中医与西医领域医疗科普知识的提供,并采用丰富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更多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健康信息传递给公众。
生命至上!健康中国的大厦,容不得假科普的“砖”。
策划: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