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感知前沿科技 共享美好生活——探访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4

近距离观摩月球土壤、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物,感受火箭升空、月球与地球间的驾驶以及太空站的生活,探究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进行“健康检查”……在9月17日至23日期间,以“增强国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与自主发展”为主题,2023年的全国科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为广大公众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普盛宴。

步入北京首钢园,这里的老厂房墙面斑驳,炼钢炉的钢筋铁骨映入眼帘。工业氛围与科技元素在此交织融合,碰撞出一种科幻与未来的独特感觉。来自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学会以及科技企业等超过100家单位,带来了360个展项和丰富的互动活动。

新华网 科普_全国科普日活动_科技自立自强科普活动

9月17日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展区里,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返回器。这一珍贵展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新华社记者鞠焕宗现场进行了拍摄。

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人造太阳等国家级重要科技设施面前,以及“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瑰宝旁,漫步于展馆之中,科技发展的旺盛生机迎面扑来,向世人展示着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心。

真实还原驾驶舱情境与操作步骤,C919仿真模拟器吸引了众多观众纷纷排队尝试并拍照留念;踏入“太空舱”内,模拟太空之旅,领略航天电磁推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戴上虚拟现实眼镜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亲身感受海洋油气关键设备的构造与安装过程……借助创新技术和手段打造的互动科普展品,使广大公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刻体会到前沿科技的魅力。

科技创新不仅聚焦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以及满足国家的重要需求,同时也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助力人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国科普日活动_新华网 科普_科技自立自强科普活动

9月17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展区里,两名小朋友正在操作C919模拟驾驶器进行体验。这一幕被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捕捉并记录下来。

在乡村振兴展区,四川布拖县的马铃薯、福建平和县的蜜柚、江西奉新县的猕猴桃等各式农产品依次陈列。这些果实均得益于科技小院师生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成为当地农民的“幸福果”。

借助科技小院这一平台,众多农业领域的教师与研究生投身于农业生产的前沿,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深化学术研究,并指导农民运用先进技术种植出更优质的粮食。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副理事长张建华表示,该协会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857个科技小院,这些小院遍布80多所涉农院校,有3000多名师生长期驻扎在乡村一线,为当地提供科技服务。

健康中国,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智享健康”展区,众多形态各异的蚊子标本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领域的首席专家刘起勇,趁机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常见病媒生物带来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蚊虫在病媒生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能够携带并传播众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及时清理垃圾、清除积水等措施,以防止蚊虫的繁殖。刘起勇指出,通过采取控制病媒生物和接种疫苗等方法,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相关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途径。

全国科普日活动_科技自立自强科普活动_新华网 科普

9月17日,在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展区里,孩子们正与一款机器手进行动作同步的互动体验。这一幕,被新华社的记者鞠焕宗用镜头捕捉了下来。

数字化检测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助力对兵马俑的修复与保护,VR技术中的“中医针灸铜人”借助现代科技揭示了中医针灸的科学奥秘,人工智能在乐器学习、个性化健身等领域提供辅助……在主场活动中,科技与各行各业紧密结合,呈现出未来生活的多样化图景。

科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应从小孩时期开始重视。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活动中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特别设置了“科学教育加法实践”专区,旨在为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教育经验交流的舞台。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精心研发并制作的舞蹈型纸箱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穿着统一的校服,一边高呼“少年强,则国强”,一边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学校举办了众多科学类课程与活动,旨在激发我们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科学原理。我选择了机器人课程,与同学们共同努力,用了近半学期的时光完成了这一程序设计,期望能激励更多青少年敢于探索和勇于创新。北大附中高二学生朱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计划将来投身半导体领域,为我国“中国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自立自强科普活动_新华网 科普_全国科普日活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子们精心制作了一款舞蹈纸壳机器人,这一精彩瞬间被新华社记者温竞华捕捉并记录。

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全面呈现自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显著成就,多维度揭示科普如何融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旨在为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多样、趣味盎然的科学文化体验,进而推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加速实现。

自2004年始,我国全国科普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20届,总计活动场次超过40万。2023年的科普日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共计21个部门联合举办。(记者:温竞华、谢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