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对话《1分钟漫画社交礼仪》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2

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学者,曾提出过这样的见解:国家崇尚礼制便能兴盛,家族注重礼节就能壮大,个人践行礼仪得以修养,内心遵循礼义则感到安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礼”这个字在华夏儿女心目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具有深厚的意义。一个人若想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赢得认可,就必须熟练掌握人际交往的规范,严格遵守社会行为的准则,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1分钟漫画社交礼仪》是“1分钟漫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书中包含超过300幅漫画,立体地展示了各种社交场合中的中国式沟通技巧。读者可以根据详细的目录查找不同的社交情境,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在图文结合的内容里发现实用且有趣的社交礼仪要点。为了深入领会《1分钟漫画社交礼仪》的核心要义,西南大学的相关人员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知行合一·享受社交礼仪的春风

涂涵钰是研究生,她提到马克思说过,人是最符合社会属性的动物,不仅是喜欢群居的生物,而且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长独立。《1分钟漫画社交礼仪》用图画的方式展示社交规范,那么这门学问为何如此关键,我们又该如何逐步领会这种处世技巧呢?

董小玉的导师是钱穆先生,他提出过观点,认为“礼”是中国文化核心,礼仪这两个字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之中。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追悼贤人的仪式、祭祀祖先的规矩、迎接新年的习俗,礼仪不只是外在的表现,其深层蕴含着长期积累的文化积淀。《管子·牧民》有言“粮仓充实民众知礼节,衣食丰足民众知荣辱”,孔子也说“不学礼仪无法立身”,这些论述都彰显了中华大地代代相传的“礼”。因此,通晓社交礼仪,既能让人学会更周全的待人接物方式,也是提升个人艺术涵养、磨砺人生智慧、拓展生活内涵的必要方法。另外,社交规矩与古老博大的华夏文明紧密相连,掌握并领悟社交规矩,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群体的过程。

内在修养得以完善,外在举止体现规范。《1分钟漫画社交礼仪》这本书主要围绕姿态、对话、习俗、赠礼、思想模式等方面,通过具体案例对日常社交中的礼仪规范进行解答,缺乏社会阅历、性格偏内向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学会一些社交礼仪和策略,不过更关键的是需要依靠持续积累和不断实践来增强社交本领。以对待社交礼仪的态度来说明,有些人把它等同于阿谀奉承;有些人则将其融入个人处世原则;有些人从实用角度审视它;有些人则甘于约束自我。不同的想法决定了我们在人际互动中的行为方式,端正对社交礼仪的看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程。爱默生曾指出:“得体的举止由许多细微的让步构成。”得体的交往规矩让人倍感舒适,然而感受和煦的微风本就轻易,怎样让自己成为和煦的微风,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种积累。

去芜存菁·传递共情与关爱

涂涵钰作为研究生表示,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过近些年,那些还在社交规范学习阶段的年轻人,因为“00后改革职场”、“社交恐惧者”等话题持续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这说明年轻一辈对繁复的职场规则以及传统社交规范感到反感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并试图规避,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董小玉是博士生导师,她提到培根的观点,认为过分强调礼仪会损害人际间的真挚信任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因为礼仪若被看得过重,就会像月亮一样高悬,反而遮蔽了真情实感,导致真诚被隐藏,而阿谀奉承反而受到赞扬,当社交礼仪变成了一种束缚,而不是助人飞翔的翅膀时,这种现象就会发生。当前职场环境持续加剧竞争,推崇所谓“狼性文化”,这种状况下,年轻人产生抵触情绪并非针对社交规范本身,而是由于社会运转速度加快,工作负担加重,导致社交规范呈现出过度使用、表面化以及强制性等问题。理想中的社交规范应当体现平等互信,而非低声下气或默默忍受,它旨在促进彼此理解与尊重,实现相互体谅和关怀。所以,当某些人假借维系和谐关系的名义,将极不公平的准则伪装成圆滑世故,把逾越分寸的冒犯粉饰成人际交往的常态,有害的糟粕反而被当作典范推崇,原本高尚的交往准则,就这样在庸俗和虚假中迷失了本真。

根据官方统计,年龄在2000到2009年之间出生的群体,即“00后”,总人数达到1.63亿,这一代年轻人已经逐渐进入社会,未来将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成为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收获,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快乐以及得到他人的尊重,当他们在复杂且问题频发的社交环境中感到压力时,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心理。所以,当个性鲜明、渴望创新的年轻群体步入人际互动领域时,净化社交风气并促使交往规范不断进步,是当前社会交往的关键任务。哲学家洛克曾言:美好的品质如同精神财富,而使其焕发光彩的正是得体的行为举止。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