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取得多项进展 下一步将狠抓核心技术攻关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9

央广网北京五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吕红桥)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披露,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举措,《中国制造2025》推行两年来收获了哪些成果,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国务院新闻办二十四日举办的通气会上,工信部透露,《中国制造2025》已实现诸多突破,后续工作将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领域。

《中国制造2025》取得多项进展

工信部的辛国斌副部长表示,《中国制造2025》推行两年间,在整体规划、产业根基、智能生产、品质形象塑造、城市实践探索等层面,均获得显著成效。他还强调,创新体系的完善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例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已经建立,增材制造创新平台也基本成型。成功创建了十九个省级级别的创新机构,制造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日益紧密,依托网络平台的创新平台持续不断出现。

狠抓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辛国斌表示,接下来将着重于夯实根基、推动联合、培养专才等七个层面,全面推行“中国制造2025”。具体到打造样板环节,需要挑选优质资源建立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域,并努力在资金供给、土地配置、人力保障以及改革突破等层面获得有力扶持。

最新国务院会议着重提出,需从先进设备、薄弱环节装备和智慧装备等方面入手,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难题。辛国斌透露,今后会将产业制造提升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他讲道,大家清楚,“中国制造2025”的着力点在于智能生产,智能生产的关键是要大量运用感应设备,广泛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以此来达成智能判断。因此,我们也要攻破智能生产领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难题,务必把这些任务处理好。

C919成功首飞是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要体现

谈到先进设备、核心科技,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刚完成首飞的C919客机,然而也有观点提出,C919的诸多核心部件实为引进国外技术,国内仅负责组装机身框架。

针对这个观点,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明,C919飞机的气动设计要求,结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指标,均由中国商飞制定,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性技术也为本国所掌控。他强调,这些成就涉及了上百项尖端科技难题的解决,涵盖了飞行器动力装置整体构造方案、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算法、主动空气动力学调控方法等关键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中国商飞企业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该体系整合了方案构思、产品制造、售后保障、安全认证、配套企业协调、市场推广等完整产业链条,构成了我国航空器研发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有些人心存顾虑,认为《中国制造2025》着重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生产研发,可能会对中国的对外交流合作造成阻碍,影响对外开放的格局,对此辛国斌继续以C919客机作为例证,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推行目的并非是要压制外国企业以及外资公司的运营发展。

辛国斌谈到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该项目是中外企业协作的成功案例,其动力装置、航空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均由多家欧美合资或独资企业提供,供应商涵盖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其中初级供应商中的海外公司达十几家,次级和三级供应商数量约有数以百计。C919实现首飞之后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通用电气公司特意发布新闻,表明其参与了中国客机项目。

辛国斌谈到,中国决定独立研发关键本领,这体现为自主发展的路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强调,尖端技术是无法用金钱购得的,当前发达国家在诸多技术装备及产品上持续设置障碍,即便购买也不予提供,因此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借助推行重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来突破这些难点和不足之处。

央广短评: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能够相辅相成

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两个方式,一个是自主研制,另一个是向国外学习。不过近些年,国外推行了更严密的保护措施,技术输入的途径逐渐减少。特别是关键性技术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正如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所言,是出钱也难以获取的。在这种情形下,中国选择走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制之路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必须留意,自主研制并非“封闭式发展”,也绝不排挤同行。全球市场上,顶尖技术通常包含两种或以上的技术架构。例如,民用飞机领域有波音和空客两大体系,计算机处理器市场有因特尔与AMD两大阵营,移动设备系统方面有安卓和IOS两种主流方案。这些事例表明,自主开发并未妨碍市场流通,比如三星公司虽然拥有众多核心技术,但同时也向苹果公司提供部分零部件。另一方面,因为彼此竞争,彼此激励,不同的体系反而能一起发展。换言之,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并不冲突,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