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通往喜剧的道路上,我摸索了很久”|专访演员李川
原创 娱子酱团队 娱乐资本论
作者|莉拉
《喜剧大会》这个月播出期间,那个戴着金丝边眼镜,身穿笔挺西装,手拿高脚杯的人物,被高叶称作“油疯了”的“李总”,成了最火的角色之一。同时,演员李川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回归,这个形象让部分观众感到不太舒服,他和观众在喜剧领域再次相遇。
李川借助那个形象鲜明的商人角色,成功实现了从影视到喜剧的跨界,这个形象成为他转型的关键契机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希望摆脱“李总”的标签束缚,寻求新的突破,在最新一期的《喜剧大会》中,他完成了从“李总”到偶像的蜕变,将“油滑”的气质转变为“纯净”的风格,这个转变过程显得十分自然流畅。
《喜剧大会》刚开始播放,娱乐资本论跟正忙于四处奔波进行“路演”的李川谈了一次话。在谈话里,他向我们道出了从当影视演员转行做喜剧的心路故事,也谈了谈在喜剧创作方面,他对作品的看法,创作时的探索和决定。
我们得以从“李总”这个称谓之外,真正了解到这位执着于表演探索的喜剧艺人。
从影视演员到喜剧演员
娱乐资本论:你是学播音的,当时做演员的契机是什么?
李川:事情是这么来的,当时我的经纪公司也在调整方向。我最初是担任主持工作,那时他们的业务主要是节目制作。后来公司决定不再继续制作节目,转而经营影视制作业务。就在这时,有位经纪人引导我转向了演员这个职业。
娱乐资本论:做演员之后,以什么契机开始接触喜剧?
李川谈到自己初次涉足演艺圈时,就立志要从事喜剧表演,在《一起同过窗》中他所饰演的余皓就是一个带有幽默元素的角色,他自幼便钟爱观看周星驰的电影,周星驰塑造的所有人物形象其实都是小人物,每个角色的核心特质是相同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在《喜剧大会》这个节目中,“李总”在不同的作品中或许会有不同的经历,但他的根本特质是一致的。
娱乐资本论:为什么会参加喜剧节目?
李川:早些时候,有喜剧节目希望我参与,那时我对这类事物还很陌生,不过节目中包含工作坊环节,我便决定去尝试一下,算是一次无成本的学习机会,后来接触后便迷上了喜剧,因为它允许自主创作和编写内容。
娱乐资本论:演喜剧与演影视剧的区别在哪里?
李川:差异极大,有无镜头根本就是两回事。面对镜头时,我更倾向于轻声说话,依靠面部表情,由于镜头多采用中景或近景,能捕捉到细微表情。很多时候无需过多考虑移动位置,因为镜头会自行安排好画面构图。在台上表演时,必须留意每一个移动细节,同时调整身体的姿态和声音的大小,这其实是对表演进行整体塑造的关键环节。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频繁实践来提升,大约一个月后,我在舞台上逐渐摸索出了恰当的平衡点。
通向作品的路径,是创造一个饱满的人物
娱乐资本论:“李总”这个霸道总裁的创作方向是怎么定下来的?
李川谈到,最初是在拍摄《我的小确幸》期间,他扮演的角色被设定为温情型人物,其中有一幕戏导演与他一起构思时,建议他刻意表现得油嘴滑舌,故意做出滑稽的表演来即兴发挥。后来在从事喜剧创作活动时,他突然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这种所谓的“油滑”风格恰恰是他所不欣赏的。
我真正意图是嘲讽那种油滑的态度,创作《“凡死”人了》的念头源于我察觉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人物类型,还有现实生活中女性碰到的男性样貌。特别是当你去相亲,或者与上级打交道,又或是在某个宴请场合,都可能遭遇的情况。因此我设想了更长的情节,逐步累积形成了这个角色。
娱乐资本论:对于你来说,参加《喜剧大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川说,在他之前,没人尝试过这种喜剧类型,他称之为“生理不适”喜剧,这种喜剧旨在引发生理上的不适感,而传统喜剧则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所以他担心大家可能无法接受这种生理上的不适感。因此实际上《“凡死”人了》是我的首个喜剧创作,整体风格较为内敛,曾顾虑观众的理解范畴,未曾料到大家的包容度是足够的,那么现在可以不必顾忌了,我将尽情施展才华了。
娱乐资本论提到你在喜剧大会中提及拥有个人素材库,请问通常通过何种方式收集这些资料?
李川经常观看大量影视作品,他会把那些备受诟病的“霸道总裁”片段挑选出来进行钻研,同时也会浏览知乎和小红书上带有“感谢邀请”字样的文章,从中汲取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的启发。
娱乐资本论:您在喜剧创作中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更注重塑造角色形象来吸引观众,还是更倚重情节编排和叙事脉络来感染观众?
李川表示,所有喜剧创作都遵循核心是作品的原则,然而创作者实现喜剧的方式多种多样。他本人善于借助角色设定来制造笑点。另一些创作者则通过精巧的剧本构思来达成喜剧目标,比如《喜剧大会》中的《电影消亡史》,其表演节奏自然流畅,演员间的协作也十分和谐。尽管方法各异,所有创作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作品引人发笑。
我的专长在于此,或许与我的演艺生涯不无关系。影视创作通常只需三到四个月就能呈现丰满的角色形象。因此,即便是在短小精悍的综艺节目中,我依然追求喜剧角色能够塑造得有血有肉,生动逼真。
娱乐资本论:你平时与搭档的创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李川说他有一个资料库,他打算把资料库提供给对方使用,剧作的核心部分由对方负责构建,他则主要负责提供素材,并处理主要角色的演绎工作,这好比制作饺子,对方负责包制,他负责准备馅料。
娱乐资本论:表演时,这个“油腻”度怎么把握?
李川说这个分寸很不好拿捏。有个难以言说的界限,差一点就显得平淡无奇,大家领会不了,过分了又会让人觉得不快乐,只是纯粹的反胃。所以他花了很多时间寻找这个点,会找他的搭档、身边的女性友人去试那些霸道总裁的段子或者土味情话,观察大家的反应,要是大家只是蹙起眉头,大概就差不多,要是挨了他几拳,可能就有点过头了。斟酌是否要让这个作品登台展示,我内心一直充满不安,担心此举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种担忧相当程度地困扰着我。
喜剧赛道,服务于表达欲
娱乐资本论:你会担心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形象被固化吗?
李川说,这些顾虑源自他前任经纪人的忧虑,当初他为何对参加喜剧节目有所迟疑,是因为他清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和他在银幕上的公众形象差异极大,也害怕观众会因此认定他本人就是那种性格。所以,假若他今后要演绎温情男主这类戏份,大家能否真心接受,或者说他过去固有的戏路,也许就此不再有导演愿意邀请他出演。
现阶段我的构思是,先借助三部作品来塑造“李总”这个形象,把想要表达的,想要批评的都展现出来,然后就要去创作新的角色了。我认为应该舍弃这个,不能再依赖它了,不能总是待在自己的安乐窝里。本来搞喜剧就是要跳出自己的安乐窝,为什么在喜剧中还要再建一个圈,让自己陷进去呢?
娱乐资本论:以后会继续在喜剧演员这条赛道上面深耕吗?
李川表示应该顺其发展,在他看来,这次加入《喜剧大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喜剧鉴赏力,他讽刺的事物都是他感同身受的,而且相信其他人也能产生共鸣。这次已经把想要讽刺的内容大致讲明白了,等将来再有想表达的内容和表达冲动时,他会再次尝试类似的活动。
娱乐资本论:当前更倾向于选择哪些类型的影视作品或角色,你未来的职业蓝图大致如何规划?
李川说,自从《喜剧大会》开播以来,各种剧本都陆续送到了他这里,既有喜剧题材的,也有非喜剧类别的,他最近还在仔细筛选,尚未最终选定,究竟想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
娱乐资本论:你在影视行业内会有紧迫感吗?
李川说影视圈会有变化,原本偶像剧一直是主流,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类剧的市场会逐渐缩小。不同于积累经验就能提升的老行当,比如中医,演员资历越深反而未必能拓宽偶像剧的受众范围,这种局面让人感到无奈。
此事眼下尚无答案,别无他法,实属行业使然。唯有表明态度,机缘到了定会把握,届时定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