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品牌是怎么在社交网络上做营销的
网络平台上进行商业推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顾客们却对此情有独钟,众多企业因而持续不断地维护自己的官方账号,不时地尝试各种新点子,偶尔也能获得相当显著的成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几个鞋类品牌的具体做法。
先赚“眼球”再赚钱
去岁对阿迪达斯而言是艰难的年份,其股票市值缩水了四成,同时在美国市场甚至败给了安德玛,屈居第三位。今年三月阿迪达斯终于痛下决心,一口气推出了五十款不同色调的板鞋,为了配合这一系列新品上市,阿迪达斯在社交平台上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吸引了大量关注。
首先看Facebook,这个持续备受关注的社交平台,其视频内容每日获得的点击量就达到三亿。阿迪达斯同设计者Pharrell Williams把这款阿迪达斯经典配色系列的制作流程制作成了内部视频,在全新球鞋发售的时候把该视频发布到了Facebook上,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六十万的观看量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品牌方还将这些球鞋摆出各种姿势拍摄照片上传到instagram,很快收获了三十万以上的点赞数。尽管这款运动鞋的销量数据尚未由官方披露,不过经过界面人员向北京、上海等地的阿迪达斯零售点了解,该款运动鞋“几乎售罄”。
合理引导粉丝讨论
今年三月,New Balance邀请知名导演玛丽·舒勒拍摄了一则广告片。该广告片名为“NBFootball”,由拉姆塞、贾努扎伊、孔帕尼、纳斯里、费莱尼、内格雷多、纳瓦斯以及卡希尔这八位足球明星共同演绎。New Balance以往主要销售慢跑鞋,但从这则广告中可以感受到,该品牌似乎有意拓展足球业务。
去年12月,就已有消息人士掌握此讯息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并在网络平台分享,接着New Balance把广告发布到YouTube后,关注热度急剧攀升。品牌另外设立了#NBFootball的标识,并发布到Facebook、Twitter以及Instagram等平台,仅YouTube一个渠道的观看次数就已突破一百万,虽然新式足球鞋和队服需等到七月才推出,但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已经为商品进行了宣传。
学会使用好玩儿的社交工具
近两年,一款社交软件在美国广受欢迎,这款软件名叫Snapchat。通过这个软件,人们可以拍摄照片、录制影像、插入字迹和图像,然后将它们传送给朋友。该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照片都有时限,从1秒到10秒不等。用户一旦将照片发给朋友,这些照片就会依照用户事先设定的时间自动作废。
美国鞋包品牌Rebecca Minkoff对社交软件Snapchat非常偏爱,不仅用它直播时装秀的现场情况,还在美国“西南偏南”音乐节上策划了“寻宝”环节,只要粉丝完成了Minkoff在Snapchat账号上公布的挑战任务,就能赢得尼曼百货公司为“女强人”举办的音乐节专属活动门票。
奢侈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在社交平台上也颇具活动能力,今年1月它和可视化平台Olapic联手,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这三大社交网络开展名为#LouboutinWorld的活动,号召粉丝和顾客将购得的产品照片发布到这些平台,同时附上#LouboutinWorld标签,上传的影像资料有机会被设计师挑选,最终会展示在Christian Louboutin的官方网站上
该推广活动成效显著,确实立竿见影,对此Christian Louboutin的首席运营官Alexis Mourot表示,他提到,在部分中东国家,顾客光临时会向店员展示手机里的图片,以此说明她们心仪的款式。
在与粉丝互动中发现商机
对于那些成立时间较短的设计师品牌而言,如何通过和粉丝的交流来促进品牌发展,社交平台此时就具有更关键的作用。英国新兴鞋类设计师Sophia Webster在这方面就处理得很好,她曾经担任鞋类设计师Nicholas Kirkwood的下属,四年前刚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Sophia Webster觉得只在Instagram发产品图不够,要深入认识顾客,挖掘她们的期望。她的客户主要是年轻女性,其中很多已是即将结婚的新娘。她去年于网站推出了两款Coco冰蓝宝石缎面高跟鞋和Evangeline天使之翼高跟凉鞋,这两款鞋子的设计非常类似于“新娘款”的高跟鞋,结果发布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它们就被全部买走了。
她曾为好友Jessie Ware的婚礼设计过一双平底凉鞋,鞋底刻着“Wifey for Lifey(成为你一生的妻子)”字样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并将照片发布在instagram上。许多人在照片下留言,表示希望也能为她们的婚礼设计类似的鞋子。她由此意识到,许多女性希望在人生关键的时刻,让鞋子增添一份特别的意义。Sophia Webster表示,上个月她拓展了新的业务范围,在个人品牌里加入了“新娘专属”系列,同时她的Instagram账号关注者总数已经增长到2万8千4百人。
这仅仅是显露的冰山一角,众多品牌在社交平台上的竞争正持续升温。正如《What Great Brands Do》的作者Denise Lee Yohn所阐述:品牌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在社交网络中不能仅仅单向输出内容,还必须借助用户意见,快速察觉、引导、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深度。“不要忽视一个#标签的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