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的四个关键定律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1



社交网络一九法则应用案例_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规律_社交红利的市场

某些应用或服务甫一接入社交平台便迅速走红,其核心动因是什么?社交网络中的“马太效应”具体指什么?随着社交网络持续演进,其带来的益处将呈现何种形态?

《社交红利》的热门作者徐志斌在其即将问世的新作《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中提出了新的见解。这是他为《科技生活》周刊和科通社特别撰写的文稿,其中包含大量实用信息。

作者简介:

徐志斌,在2000年离开校园后投身网络行业,先后在eNet硅谷动力与新浪网任职,于2007年加入腾讯,在那里奉献了八个春秋。2013年,他创作了广受欢迎的书籍《社交红利》,并因此成为少数进入财经畅销书目的中国作家,2015年8月,他又推出了个人第二部作品《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

社交网络不断往前发展之余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所提供的红利会变成什么样?

资料里有一项统计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对众多开创事业的人,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算是个佳音。这项统计表明:

ShareSDK是境内一家从事社交登录、分享及数据分析的第三方服务企业,持续追踪了2013、2014年各大社交平台分享和回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用户分享至不同社交网络的数据虽然各有波动,但所有社交网络回流至企业或应用的数据都在大幅增长。

社交网络

2013年回流率

2014年回流率

微信朋友圈

198%

571%

微信好友

115%

375%

QQ空间

11%

355%

Twitter

142%

314%

QQ

28%

270%

腾讯微博

58%

258%

新浪微博

22%

222%

Facebook

76%

82%

2013年与2014年期间,主流社交平台分享内容回流情况对比,数据源自ShareSDK发布

这两项数据是我日常工作里重点追踪的基础关键指标。所谓社交分享,就是用户把应用里的内容传送到社交平台的行为,它反映了社交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主要用来评估应用或服务带给用户的实际好处或快乐感受。用户越高兴、越偏爱、感受越佳,向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就越多。返回是指朋友在社交平台上浏览到发布内容后,重新打开该软件的行为,这是公司希望获得的社交效益。这种行为反映了朋友间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有用性和快乐感受的认可。这两项指标构成了从软件到社交平台最直接有效的循环过程。

这张表格是ShareSDK统计了六万多家使用其分享功能的软件以及所有用户,在连续两年向各种社交平台分享后,再追踪到这些分享带来的用户回流情况的结果。回流数据的变化表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能够影响转化的朋友数量正在持续增加。

再看一下微信曾经发布的2014年度用户部分行为数据:

微信当前每月有4.68亿个账号保持活跃,每个用户平均每天会浏览5.86条信息,这些浏览行为绝大多数源自好友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仅有少数是用户自行查看订阅的资料。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多数人会选择转发,其中65%会发布到自己的朋友圈,另外39%则选择私下分享给特定的朋友或某个群组。

使资讯在关联体系中传递,关联体系间的信用担保与熟人效应作用愈发显著。此类熟人遴选逐渐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形成了新的行为规范:

人们变得不那么愿意动手,比如办理手续或者登录个人页面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越来越习惯通过熟人的意见来决定,像朋友转发就是这种倾向的一种体现。

所以,从表面上看,行业通过社交平台,特别是微信,获取用户数量、访问量、软件安装量、交易记录和销售成果等,似乎正变得更为普遍。然而,许多公司意识到当前社交平台变得越来越难以取悦,即便投入相同的人员资源、物质支持和资金,所得到的收益却在逐年减少。

那么,新增的红利,和已有的但被稀释的红利,去了哪里呢?

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规律_社交红利的市场_社交网络一九法则应用案例

单日单个APP的最高激活下载量显示,2012至2014年间,该数据先从每日8万激增至80万,随后又攀升至300万(以魔漫相机为例),最终创下每日500万的纪录(脸萌所达成的)。今年3月突然走红的足记,则得益于社交平台(特别是微信)的推广,实现了每日150万的最高激活下载。社交平台(尤其是微信)的推动力已达到令人震撼的程度。

这些应用把控了社交网络红利分布的顶端位置,它们获取了绝大部分利益,根据粗略估算,每天,前300名合作方拿走了超过七成或八成的收益,其余数百万合作方则挤在长长的末端,争夺微薄的访问量、安装量以及转化率。

新兴互动平台上的软件或平台一旦接入社交圈,便会迅速引发关注。这种关注会使其立刻主导相关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我们把这个现象命名为“一九效应”,意思是说,在社交圈里,某个发展迅猛的软件或平台,能够在某个特定领域里掌握至少九成以上的市场比例。

而其他竞争对手被压制在剩余市场份额中,真正的“赢家通吃”。

社交红利的市场_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规律_社交网络一九法则应用案例

那张图片展示了某款应用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后,每天新增的激活下载用户数量变化情况。微博和微信这类社交平台使得应用或活动一旦发布就能立刻获得极高关注度,并迅速达到用户数量的顶峰状态。

换言之,社交平台带来的互动收益愈发丰厚,同时也更加严苛。迅速引爆话题,是当前社交场中攫取丰厚收益的关键要素。现在,我们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核心议题上即可。

某些应用或服务甫一接入社交平台便迅速走红,它们究竟运用了哪些策略?

最新著作《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阐释了四个关键法则,用以回应核心议题,这些法则分别是“时效”法则、“新颖”法则、“熟识”法则、“速朽”法则。也就是说:

“短”定律:用户投入时间成本越短,越容易引爆;

所谓“短”,字面上看,就是用户用最少时间、花最低代价,从某个服务(涵盖应用、活动等)中感受到快乐,或者处理某个具体事务。本书中多数案例都在突出便捷操作和容易理解:使用者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整个环节。

真实情况是,企业确实要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转而站在客户角度去构思和规划产品、活动等相关事宜。

“新”定律:越新的玩法,引爆速度越快;

当今社交平台生态中,各类账号、资讯、软件等资源极为丰富,物质层面已相当充裕,但用户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所谓创新法则,旨在探究这些应用究竟满足了哪些核心诉求,从而吸引人们持续使用并深度体验。

所以,所谓的“新”玩法,其实并非指玩法新颖,而是指状态,也就是说,在这样丰富供给的环境里,用户是以怎样的状态去生活和消费呢?如何精确界定人们的需求,变成一件极为关键的事。在这种界定下,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分享程度)以及每个人都能成为强大转化的核心(转化效率),所引发的爆发效应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好友”定律:用户越投入,对好友影响越大;

是的,用户从联系人的帮助下节省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了那些被朋友们认为很好的软件和功能上。在如今社交平台信息量巨大且泛滥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快速浏览,手指扫过几十条内容是经常发生的事。如果一条信息没什么意义,就会被直接忽略掉。很大程度上:

消失的信息或应用便失去意义。信息偶然映入用户视线,或许具备些许价值,但难以促成即时抉择。信息或应用频繁出现在用户视野,表明获得众多好友青睐,确有趣味或价值,能够迅速形成判断。

“快衰”定律:使用时间越短,衰减速度越快;

这四个规则彼此牵连并且构成因果链条。急剧爆发的趋势,也会迅速消退,所谓迅速消亡的法则,可视作对前三项规则的约束。

社交网络不断演进时,一个不易察觉的核心逻辑是,创业人员依靠反复探索来对抗事物迅速失去吸引力的现象,目的是让用户持续使用并保持忠诚度。这种快速消亡的法则又激发了用户寻找新鲜体验的欲望,进而催生了新的流行点和创新方式,形成不断重复的模式。所以每一次新的爆发,都预示着潜在的发展空间。

当前,社交平台持续演进,相关四大准则已广泛作用于其触及的各个领域。品牌宣发、市场营销,乃至商品研制流程、公司治理架构,均出现明显转型。敏锐的先行者已开始将资源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一经接入社交平台即迅速引爆”这一核心目标上。

这些文字源自徐志斌的又一部新作《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若想深入探究,欢迎订购此书的预购版本。

预售地址(点击可进入):

京东

当当

亚马逊

这篇文章经作者许可,首次在北京科技报《科技生活》周刊刊登。属于版权作品,如需转载,必须获得授权。合作事宜可通过微信联系科通社。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