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微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与【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由BAT产品总监亲自指导,系统学习产品设计方法
许多创业者明白社交电商是移动电商的后续发展大势,不过大部分要么因为能力有限而犹豫不决,要么选择原地等待。
原因很简单:
腾讯已牢固占据中国移动社交领域的主导地位,众多进入该领域的公司,无论规模大小,均未取得成功,包括米聊、来往、易信在内,它们似乎都未能引起太大反响。
这样想的话,许多人会认为未来的移动电商肯定由腾讯主导,要么是QQ,要么是微信,现在看来微信的可能性更高,毕竟QQ和微信几乎覆盖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网民爱游体育app下载官网,要是连它们都不行,还能有哪个平台行得通。
微信曾经考虑过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但最终没有付诸实践。可能是吸取了以往教训,比如投资的珂兰钻石网、高朋网、B2C网上鞋城好乐买、母婴类社区网站妈妈网、团购网站F团等都没有发展起来,再加上年初将拍拍网、QQ网购、易迅等业务整合给了京东。微信决定走“化繁为简,取长补短”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根据京东和大众点评公布的信息分析,微信在手机应用上的运营状况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微信主要发挥的是“渠道”的作用。就算微信没有把电商业务交给京东,若不改进现有的入口功能,想在社交电商领域实现进展十分困难。
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微信必须兼顾社交与商业的平衡,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张小龙掌管期间,微信涉足电商行业时并未急躁冒进,而是稳步推进。就连朋友圈投放广告都极为谨慎,反复测试公众反应。若说微信始终以用户感受为先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在电商方面进展缓慢,大家也能理解。可当下许多公司尚未弄清社交电商本质,就盲目将社交机制叠加到电商业务上,必将重蹈团购时代“群雄逐鹿”的覆辙。
做好社交电商,关键在于理解用户何时需要社交互动。根据观察,通常存在几种典型场景,在这些时刻用户会寻求社交支持。
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想了解商品信息时。比如衣服的色调、尺寸规格、体感、折扣力度、是否免运费等,这种时刻社交变得十分必要,但此时社交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提供帮助解答疑问。当需要展示商品图片并交流心得时。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人们普遍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肯定。当你购入一件与众不同且深为钟爱的物品时,便会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期待获得友人的赞赏与认同,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促成的人际互动,正是自我价值感的最佳印证。向知己推介心仪之物时。要是碰上一家不错的店铺,或者发现了些有意思的物件,并且跟店家老板处得挺融洽,清楚这些物件出自谁手,又对自己买的东西挺满意,就会把好东西,有趣经历说给朋友们听,盼望他们也能加入其中。为了促成交易。世人纷纷扰扰都是为了利而来,往往也是为了利而奔走。譬如:转发就能得红包,介绍有提成等。
这些情形是社交电商领域实现收益最显著的,不论从事综合型电商平台还是垂直类电商平台,若要在电商业务中融入社交元素,依个人观点来看,需要达成以下几个要求。
品牌交流社群。
社群旨在增强品牌认同,促进成员持续互动。成员针对已购产品分享体验,所有反馈由商家统一回复。社群规模扩大后,可开发专属商品,并探索预售、定制等创新模式。
红包、优惠社交。
微信催生了红包互动的风潮,表现为恳请传播和邀请扩散。应事先在集体中投放小额资金。这类资金是调动情绪最有效的手段,商业平台开展互动资金、折扣凭证等举措势在必行。固定周期举办资金互动,每日推出品牌专属优惠,依我之见,在手机网络交易环境中并非艰巨之事。
网红达人社交。
把工匠和特定行业意见领袖汇集起来,为他们创造更佳的展示机会,笔者有信心能吸引大量高价值关注者,而且促成交易的比例也会非常理想。经验丰富的不同人士汇聚一堂,能够构思出更多新颖的互动方式。
最近结束的“京腾计划“期间,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公开活动中表示:“融合社交与商业这种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曾有过,我们在中国首次进行了这种整合尝试。过去一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仍有更高的目标,认为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社交商业的发展阶段可能才刚刚启动,微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未来的发展路径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专栏作家#
褚伟,个人微信公众号为@褚伟(chuwei2016)。他曾是产品经理专栏的撰稿人,长期跟踪移动电商与微信营销动向,早年担任产业经济记者,后来转向移动互联网行业。他热衷于钻研,对新媒体、微信电商等方向有浓厚兴趣。期待与有相同理念的人深入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