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慢阻肺不能治愈,但自我管理能延缓进展
2022年11月16日标志着第21届世界慢阻肺日的到来。作为一种疾病,慢阻肺目前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据预测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到2030年,它将上升至第三位。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揭示,我国40岁及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发病率大约为13%,换言之,在40岁以上的群体中,每8人中便有1人患有慢阻肺。
谈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在当日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呼吸道的持续症状和气流受阻。这是一种既可预防又可治疗的常见疾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众对其了解甚少。该病的早期症状如咳嗽、痰多和气喘往往被患者忽视,待到确诊时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肺功能已严重受损,且这种损害无法逆转,无法恢复,因此人们常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实际上,若能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便能有效遏制病情的恶化,维护肺部功能。谈敏提醒广大民众,一旦出现长期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应及早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慢阻肺的可能。
慢阻肺的成因是什么?谈敏指出,这种疾病的产生与若干风险因素密切相关,诸如年龄这一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也随之上升,尤其是那些有慢阻肺家族病史的人,更需提高警惕;紧接着是烟草污染的影响,长期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以及经常接触由柴草、煤炭、动物粪便等燃料产生的烟雾的人群,患慢阻肺的可能性较大。除此之外,职业性的环境污染因素亦不容忽视,例如那些有职业性粉尘接触史或频繁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他们患上慢阻肺的风险较高。再者,那些本身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的人,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更容易发展为慢阻肺。
谈敏指出,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我们建议他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
一旦不幸被确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我们应立即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谈敏指出,治疗慢阻肺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病情恶化、缓解症状、提升运动耐力、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防止急性加重的发生,以及降低死亡率。
慢阻肺的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加重和稳定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治疗目标和策略各有差异。谈敏进一步指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这包括由病毒引起的感冒,以及患者自行停药或用药不当等情况。鉴于此,为了减少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建议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增强体质并预防感染。在稳定阶段,最关键的做法是戒烟,而以吸入型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则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此外,患者还可以选择长期家庭氧疗以及呼吸康复训练等多样化的治疗方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谢栓栓强调,在治疗慢阻肺的同时,患者还需重视日常的自我管理。这包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以慢速行走为主,确保运动过程中不出现呼吸困难。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增加运动时长。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吹气球、吹水泡、进行腹式呼吸等方式,定期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应尽量减少对海鲜、羊肉等食物的摄入,同时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腻的食品,而应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量。
为防止受凉以及冷空气的刺激,老年人在清晨、傍晚以及雾霾天气中不宜外出进行锻炼。此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合理使用口罩、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勤于洗手、采用公筷,并尽量减少在户外和公共场所的社交活动。谢栓栓指出,尽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法根治,我们却能够通过科学地管理病情,达成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推迟病程发展以及提升生活品质的多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