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免费住家看宠物引纠纷,社交媒体中的“互助托管”靠谱吗?
社交媒体的迅猛增长带动了“互助托管”这一新型共享方式的兴起,尤其在部分年轻人群中备受关注。近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一宗因假期“免费寄养宠物”引发的纠纷案例。
张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结识了“爱宠人士”李女士,两人商定在法定假期内,李女士可免费入住张女士家,负责照料宠物猫及使用房屋,同时向张女士缴纳了2000元押金。然而,张女士发现李女士在规定时间内擅自离开北京,导致猫咪无人照料,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张女士遂要求李女士搬离住所,并同意退还600元押金。双方由此引发争执,李女士遂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请求其归还剩余的1400元押金,并索要500元法律服务费。
在庭审过程中,张女士作出解释,称其扣留1400元押金的原因是李女士因违约行为提前离开5天,按每日200元的标准计算,总计扣除1000元;此外,还有200元是为了补偿其对猫咪照料不周的损失。同时,张女士还指出,李女士未经其允许擅自使用了床品,因此额外扣除200元作为床品使用费用。
经过审理,法院判定双方存在调解的可能性,尽管他们没有签署正式的书面协议,但对于“免费提供住所看管猫咪”、“押金作为担保”等事项已达成共识。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高靖凯进一步说明,双方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押金退还的具体金额上。
高靖凯指出,双方并未就押金不予退还的具体情况及违约责任等细节达成明确协议。尽管他们并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但已经形成了合法的合同法律关系。鉴于提前离家的行为构成违约,在法院的调解下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张女士最终退还了李女士600元押金,从而一次性解决了这起纠纷。
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免费提供宠物照料的“互助”方式,表面上看似双方都能获益,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法律上的隐患。比如:
未签署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可能模糊,从而容易产生争议;加之彼此间缺乏了解,缺乏身份背景和信任支撑,居住期间可能出现宠物走失、家中物品被盗、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这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因为难以提供证据而面临维权困境。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双方约定的是无偿的居家照料服务,然而他们之间所确立的合同关系并非无偿性质。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合作本身就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刘东辉指出,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联系,我们往往无法确切了解访客或照管者的个人信用情况,这可能会引发财产损失、隐私泄露以及宠物照顾不周的风险。即便合同已经妥善履行,事后仍有可能出现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刘东辉指出,此类新型的互助服务,缺乏完善的合同条款,主要依赖双方协商达成共识。鉴于此,他提出建议,应优先考虑那些由第三方平台提供支持的互助托管服务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以增强平台的监管效能。此外,还可以探讨建立业主间的互助托管机制,或者寻求物业等机构提供的付费托管服务。若确实有必要设立住家互助服务,务必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搜索时发现,网友们不仅相互帮助照看宠物,而且还出现了旅游期间互相提供住宿的互助现象。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罗恬漩指出,旅游住宿互助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生活模式,这种做法在社会交往中确实可以实现双方共赢,然而,一旦出现纠纷,当事人将不得不面对多种法律风险。
罗恬漩提醒,当陌生人进入私人住宅参与旅游居家互助时,个人财产和隐私信息可能面临风险。因此,务必核实受托人的身份和工作详情。在合同中,应详细列出受托人的居住方式和活动区域。对于禁止进入的区域或不可移动的物品,应提前明确约定或声明。此外,对于贵重物品,还需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作为受托人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入住他人住所时,务必重视个人隐私的维护,同时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妥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