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SNS网站走入创新困局:社区转型万花筒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2

互联网的新一轮疯狂已经上演。

仿佛多年前博客风潮再度上演,社交网站正变成互联网上开拓者们的新兴阵地。

今年五月以来,众多行业翘楚争相进入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各方势力展开激烈角逐。程炳浩与陈一舟关于“真假开心网”的纷争还未平息,仅仅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集团、生意宝平台、新浪公司、搜狐网络以及腾讯公司便纷纷投身于SNS市场的争夺之中。

跟随着更多的资金和新人,纷纷前来加入。6月17日,巨人公司向网游玩者推出了一个专门的社交网络平台。紧接着的第二天,儿童社交网站淘米网络得到了启明创投提供的500万美元资金支持。同时,2000年创立的大虚拟社区网站“逸飞岭”的创始人们也宣告回归,他们运营的游戏社交平台Youkia.com最近已经正式开通。

忽然间,仿佛春风一夜之间降临,满树满树的花朵竞相绽放,如同梨花盛开。没过多久,社交网络平台就成为了网络领域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

但是,跟以往几波互联网浪潮相似,随着众多竞争者纷纷加入,优胜劣汰的激烈角逐马上就要发生。在这场喧闹混乱的局面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社交网络如此盛行,而参与其中的各方又各自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呢?

社区转型“万花筒”

社交网络好比多棱镜,不同的人所见景象各异。何啸威谈出此番见解。此言颇具文采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不过何啸威并非文人墨客,而是手持多棱镜参与社交网络竞争的参与者。

他目前担任四川天上友嘉的负责人职务。在月底的时候,天上友嘉的SNS平台Youkia.com将会启用。

知道何啸威的人清楚,这并非他初次涉足网络社区。早在1999年11月,何啸威就和友人共同发起创建了国内首个图形化虚拟社区“逸飞岭”,并且是从个人网页开始迅速走红。三个月还没到,海虹控股就买下了逸飞岭,将它归入中公网旗下,紧接着会员数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在线人数同时超过了万人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每天的网站访问量达到了1500万,这一年它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虚拟社区。

逸飞岭的发展在一年后突然中断,由于中公网进行了战略性的变动等因素,2001年10月逸飞岭出乎意料地停止运营,何啸威以及同属创始人员的一批人离开了中公网,他们开始寻找风险投资,并且转向了网络游戏的开发工作。

七年过后,何啸威再度现身,2008年2月,天上友嘉在成都建立,着手开发SNS社区,逸飞岭随之“重生”。

现在,国内多数社交网络平台都模仿Facebook的模式和运作方式,在资本和投资方的推动下,着力借助网络游戏来招揽用户和实现盈利。然而,Facebook本质上是一个象征美国社交生态的平台,并非专注于游戏互动的载体。六月份二十四日,何啸威对媒体谈道,天上友嘉计划融合在逸飞岭及网络游戏方面的积累,创建一个兼具社交网络与网络游戏特色的平台。

逸飞岭团队重现江湖,这恰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网络社区纷纷转向社交网络服务的一个最新例证。

此时此刻,众多主流网站也纷纷摩拳擦掌。五月下旬,新浪的“朋友”平台与搜狐的“白社会”应用先后开启内部测试,再加上腾讯此前推出的QQ校友,各大门户在社交网络服务领域的初步探索基本完成。据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于六月五日向记者透露,该公司计划在社交网络服务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何啸威在“万花筒”里发现了游戏产业,邢明作为天涯社区负责人则察觉到海量用户与内容催生的即时搜索业务、Twitter模式,以及社区广告的定向推广,门户网站则视SNS为整合自身业务的平台。“搜狐的多元化经营涵盖了网页内容、输入法软件、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多个产品线。张朝阳表示,他期望SNS能转变为统筹各项业务的统一载体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而并非局限于短期的经济效益。

“新生代”掀垦荒热潮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Web2.0和Twitter的流行,社区和门户的SNS演变实属正常现象,而其他行业参与者的SNS探索则更具探讨价值。

最近的一个月里,社交网络领域掀起了一股开拓热潮,众多企业纷纷强势进入市场,展开激烈竞争,生意宝推出了名为“人脉圈”的产品,阿里巴巴则推出了“人脉通”和“淘江湖”两大社交平台,华为公司也推出了专门面向白领的社交网站Aimi.com,MSN开始对MClub进行公开测试,中移动全面开放了139.com的注册功能,新联通则借助新兴力量积极布局社交网络市场。

引人关注的是,当前涌向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的站点数量可观,然而,与校内网、开心网这类经典社交平台相仿的新兴站点却鲜有出现。

现在面世的社交平台已经能够被称为“新一代”。行业专家指出,像校内网、开心网这类老牌社交网站,其核心就是社交网络,主要靠广告赚钱。但对这些新来的平台而言,社交网络只是它们不同赚钱方法中的一个部分。

我们原本打算不是开发社交网络,而是构造一个商人能够交流商业信息的场所。这个产品其实参考了沟通平台的思想,没有增加游戏相关的功能,并且在商业规则保密、个人隐私维护等方面下了功夫。

网络零售商企图借助社交平台,构建众多商业圈域,以此推动平台上的商业交易规模。有观点指出,专业与综合类商家希望将社交概念转化为实际商业应用,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实际收益。通信服务商进入社交领域,则是为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不足,寻找成功打入网络市场的途径。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门槛变得不再高,社交网络的理念以及用户的传播速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赵福军觉得,国内互联网在经历了博客、视频的过度投入后,也许SNS会成为2.0浪潮里最后一块有价值的“点心”。因此,在资本追求利润的推动下,各个行业的公司纷纷加入,现在SNS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许多网站都宣称自己是SNS,实际上还是自己的论坛、社区或者博客系统。

传统社交网络平台面临的竞争压力,因门户网站及其他行业巨头的涉足而加剧,然而这一现象也揭示了社交网络已从特定群体普及至全体网民,演变为基础性网络服务,这对社交平台市场体量的增长和融资前景而言,无疑是一大积极信号,赵福军这样认为。

传统SNS的创新困局

同期,新一代用户不断加入,社区平台也经历着变革,而老牌社交网络却慢慢陷入困境之中。

社交网站Facebook与开心网的走红实例,是社交网络服务快速流行的关键因素,业内人士指出,然而,由于缺乏创新维护体系,常规社交平台已陷入内容雷同的恶性对抗局面。

6月15日,下午艾瑞咨询公布一份调研结果,当前社交娱乐类网络服务功能高度相似,在业内主要的七家社交娱乐平台里,每家都具备日记、图片分享、在线种植和虚拟礼物等基础功能;并且除了51.com,其他所有平台都具备投票选项;另外,超过四成的平台还设有好友交易、车位抢占、趣味游戏、好友评价、宠物饲养等特色功能。

五月二十日,开心网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要求千橡停止使用仿冒版开心网,此举使这一竞争激烈的矛盾冲突事件正式升级。

冲突背后,是中国互联网普遍存在抄袭跟风现象,校内网2005年兴起时几乎照搬Facebook,包括蓝白主色调,买卖奴隶、停车位等附加功能,开心网2008年出现后,将蓝白改成红白,但保留左侧导航栏和附加功能模式。

另有一个缘由涉及它的经营思路。以Facebook、校内网和开心网为参照,当前社交网站普遍采用开放平台机制,并且能够便捷地添加各类应用,开发新功能的难度变得极低,一旦某个应用获得成功,众多平台很快就能推出雷同版本,因此行业竞争愈发白热化,产品也趋同化。

这种情形造成的结果是,当人们对于偷取作物、抢占停车位这类游戏感到厌倦时,他们便会慢慢重新聚集到汇集主要资源的位置上。

艾瑞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含开心网在内的休闲社交平台,其用户平均每月登录天数在经历迅猛增长后,增速开始减慢,而同期主打特色服务的腾讯与校内平台,用户数量却持续增加

这一情况引发业内人士的推测,社区平台与其他公司带着雄厚资本和丰富资源入场,并且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那么SNS领域的开创者是否会像多年前博客网站那样,遭遇困境。2005年,博客中国、Blogbus等博客网站正值鼎盛时期,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纷纷开设博客专区,最终使博客网站们的繁荣时代画上了句号。

如今,SNS网站所遭遇的挑战,不仅来自门户网站,也包括传统社区平台,更有垂直领域站点、在线交易站点以及通信运营商,竞争局面愈发紧张。

深入探究平台各类用户的个性化诉求,精心打造全新且更符合顾客期望的服务项目,持续吸引并维系老顾客与新访客,这一系列举措构成了社交网络平台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行业专家指出。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