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社交逻辑:元宇宙的“分身”定义了我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3

人类为何如此着迷于另一个可能的世界?对数字空间的理解,会怎样改变人们的交往模式和休闲活动?

向元宇宙“迁徙”的新人类

今年三月,“拼搭式游戏”在美国股票市场挂牌交易,其市值将近三百亿美元,这一消息让世界为之震动。

它是2006年出现的Roblox平台,这家机构声称不制作游戏,却已经招徕了全球超过700万个游戏制作者(其中年轻人占比较大)。Roblox是一个融合了虚拟场景、轻松娱乐和用户创造内容的网络平台,它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深受中国游戏爱好者欢迎的现象,年轻人能够在此展现才华,自主设计游戏;该平台为七百万游戏制作者和付费成员构建了交易环境,被视为最接近"元宇宙"概念的商业实践。

Roblox的游戏画面

Roblox的游戏画面

当年武侠小说的作者还在构想架空天地,此刻这类游戏构建的虚拟空间里,参与者已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成为了这些世界的缔造者和沉浸其中的人。

Roblox在游戏领域独树一帜,Clubhouse引领音频互联网的风向,Soul深耕社交平台,这些由程序员精心编织的虚拟空间,正逐步消除不同场景间的壁垒。这些平台的创立者们都持有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创造一个高度仿真的数字宇宙,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此时此刻,我们对元宇宙的向往,又根植于当下人类崭新的社会样貌。

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人们从紧密的熟人社交网络,转变为在广泛流动中形成的陌生人间相对松散的交往模式。当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体在群体中感到的孤独感愈发明显,对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产生了强烈渴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工业时代形成的隔阂提供了新的途径。最初是带有身份认证的社交平台,它们消除了地域的阻碍,让许多流动的人群得以维系与故乡亲友的联系。

众所周知,后来,部分大众社交软件里,线上与线下朋友间的关联,会让人有种内心被家中长辈、职场同事等看穿却无处安顿的体会。

因此,许多年轻人在微信上设置了三天或一个月的朋友圈可见,还有人干脆关闭了朋友圈功能,其中一部分年轻人迫切想要离开当前环境,前往以构建“社交元宇宙”为目标的新社交平台Soul。

Soul

Soul的愿景

当人们在现实社交中感到疲惫时,Soul这类以兴趣为基础的社交平台便应运而生,它能够缓解人们在真实生活中表达自我的顾虑。年轻人可以在其中塑造全新的自我认知,加入跨越空间界限和现实社交圈的网络活动,借此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发掘日常中的新鲜事,又或者倾诉现实中难以言说的烦恼。

“元宇宙社交”的全新分发逻辑

社交平台Soul于2016年问世。它构建的内在原理,是为了营造一个区别于人们现实社交圈层的网络空间,依托于用户的个人喜好构建虚拟社交场域,借此形成另一个层面的社交圈,使人能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交流。

Soul这个社交平台,为了减少用户因现实社会交流而产生的顾虑,不提供导入通讯录、微信等联系人功能,以此维持其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界限。

当下,许多社交软件依赖真实照片和详尽资料,Soul却反其道而行,不强制用户使用本人肖像,以此降低真实交流时可能遭遇的窘境,比如他人知晓自身动向或被特定对象关注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弱化外在形象,让个体更注重内在特质,诸如共同爱好与人生信念,从而回归社交的初衷,在此遇见情投意合的友人。

Soul的核心宗旨是帮助用户找到有共鸣的伙伴,这同时也要求社交平台注重关系的细致管理,并持续进行维护。

比如,新加入者小T在登记过程中要为自己构建一个崭新的角色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首先挑选一个能够反映个人特质的虚拟化身,接着参与一项与个人志趣相关的性格评估,借此形成某种个性(比如源自创意星球),最终再设定专属的引力标记(诸如历史、影视、漫游、书卷等)。因此,小T才算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人资料,进入虚拟世界,开始了人际交往的过程。

建立个人标签,成为注册用户

建立个人标签,成为注册用户(源自Soul App)

从今往后,Soul将借助以兴趣图谱为根基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助用户精确地寻找到志趣相投者,双方能够经由一对一私聊,即时地达成社交目的,又或者可以在Soul平台中互加为好友,从而将彼此的社交联系加以稳固和积累。

详细而言,在Soul平台,用户能够借助书写内容、声音传递、影像互动等多样途径,寻获到思想契合的友人并展开互动,用户可以依据个人倾向,挑选偏好的沟通途径。

需要留意的是,即便在“视频匹配”这个功能里,Soul平台依然维持着其帮助用户隐藏真实样貌、降低社交焦虑的设计初衷。

一年半以前,视频匹配服务推出时,它还捆绑了一个名为“脸基尼”的AR特性,这个功能借助特别设计的虚拟头像道具,允许年轻人选择一个遮挡面部的形象,在参与互动时使用,并且聊天期间若系统检测到开心表情,会提升与对方的亲密度。这既强化了用户在虚拟空间交流时、类似现实情境的代入感,又显著减小了用户在进行视频通话时、由于内向特质和对外观顾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脸基尼视频聊天功能

脸基尼视频聊天功能 (源自 Soul App)

Soul的这些社交互动选项能够促使用户们更透彻地认识自己,Souler们可以借助它们进行自我探索。

经典科幻影片《黑客帝国》里,现实世界是受“母体”操控的假象,抑或是自由意志形成的真实存在,这让主角——计算机专家尼奥陷入迷惘。

如今虚拟世界在Z世代的生活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现实与元宇宙中的我们究竟哪个更贴近真实,哪个更掩盖了自我,这是人们经常思索的问题。

在Soul的社交互动环节里,人们能够打开那个在现实生活之外、一直被压抑的内在自我,获得释放。这种自由表达,既像是向私密空间吐露心声,也像是找到难得同类的欣慰。

小K是Soul应用中的老用户,她向钛媒体客户端透露,对于职业方向的选择,自己内心十分困惑,身边熟悉的亲友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于是她开始在Soul上寻找能够耐心交流的朋友,这些人同样面临人生选择难题,通过互动她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在小K看来,只有那些没有真人社交圈的Soul主页,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圈”。在与各种优秀且思想契合的用户的互动中,她能够借助其他Souler们的评价、直觉和意见,补全现实思考和逻辑上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现实生活的进步。

音频感官需求的二次崛起

二零二零年至二零二一年期间,瘟疫促使人类沟通模式发生巨变,青年群体亦在探寻崭新的网络聚集地,直播与短视频风头无两之际,以声响为载体的社交平台却出人意料地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2021年伊始,众多年轻人纷纷加入迅速走红的语音聊天软件Clubhouse,他们在这个崭新的集体对话环境中,表现得更为自如,也更加擅长互动,每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都蕴含着全新的社交可能性。

早在2020年9月,Soul平台就推出了群聊派对功能,它精准地切中了Z世代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用户自主创作的创意设计,以及显著的垂直化特征。

当“Clubhouse中国学徒”们仍感迷茫之际,Soul的年轻用户们已通过群聊派对寻得共鸣。

Soul和Clubhouse类似,每个成员都能发起涵盖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讨论空间,参与者可以选择发表意见或静观其变,并且能够随时选择退出,整体氛围比较轻松,不会让人感到社交负担过重。

Soul的群聊派对和Clubhouse存在明显差异,后者对用户有更严格的限制,国内用户想要加入必须拥有iPhone设备,同时需要美区Apple ID账号以及注册邀请码,海外用户同样需要iPhone和邀请码才能注册,这种准入方式使得该社区早期的用户增长情况跟国内的知乎相似。虽然名人推广让Clubhouse初期备受关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会变成一个普通的社交平台。

Soul的用户只需要符合成年人的年龄要求,没有其他入群限制。群聊派对里的成员原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式各样的兴趣和沟通目的。由于没有意见领袖的引导,大家在群组内能够更平等地交流,建立起更加扁平的沟通模式。

钛媒体App的编辑亲自尝试过“趣味辩论”环节,发现里面诸如“牺牲个人生活追求的感情是否值得?”这类议题,很有几分《奇葩说》节目那种既有趣味又引人深思的特色。

钛媒体App在其余部分还发现了诸如“模拟争吵房”、“成语接龙房”、“狼人杀”等用于排解情绪、获取知识以及进行娱乐活动的各类内容;在一个以艺术为核心的聚会上,十几位参与的同好之中,有三五位熟人正激烈地交流彼此的看法。

各种群组交流环境中,成员兴趣点高度聚集,讨论话题非常专门,同时交流过程极其自由且人员变动频繁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这些是半封闭式微信群无法比拟的;此外,群组交流平台具有语音社交软件“听后即焚”的特点,能够让人在此场合更加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

狼人杀派对

Soul狼人派对  (源自Soul App)

文学电影聊天派对(以语音为主,也可文字)

文学影视交流聚会,侧重音频互动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同时支持书面沟通(源自 Soul 应用)

别的应用大多为寻找伴侣而设计,Soul的群组却以兴趣为核心,参与者更在意议题而非交流对象,这种群组不仅是网络空间里的专注互动平台,也是优质信息汇聚的园地。

具备独特内容属性的社群,都拥有其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知乎,即便在投资界表现平平的豆瓣,亦是如此。

群聊派对,构建了一个具象化的“分类”环境,性别、喜好、举止等标记,已成为青少年界定自我的主要途径,加入各类群组,便让使用者明确了“自己是谁”——这是任何产品构建价值基础的核心要素。

资本开始押注元宇宙“主流化”趋势

二零二零年,疫情横行,当时的人类正处在工业纪元的尾声、信息纪元的开端,本就因为城市构造臃肿导致人际交往不便,又因一场无法抗拒的疫病,人与人之间多了一重难以逾越的隔阂。

元宇宙时代也更是以前所未有之势向我们奔涌而来。

去年五月,一个名为 Stay At Home Valley 的虚拟场景出现在网页设计平台 Figma 上开始建设,紧接着十二个小时后,有200家公司,例如Dropbox、Airbnb、Uber等,都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建立了各自的办公室。设计者Kimmel说,她创建这个虚拟场景的意图,类似于玩动物森友会的体验。

并非偶然,过去几年间的工作环境已初具形态,去年,虚拟空间更是在众多领域实现广泛部署,或已形成固定模式,诸如线上展览/线上仪式、虚拟观影场所。

投资机构比普通人更早了解到“元宇宙”的概念和相关产品形式,资本也在“元宇宙”概念产品上投下了一次又一次资金。

根据海外创投资讯媒体Venturebeat披露的信息,Facebook正投入众多专业人员钻研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Sony也宣布将为PS5主机开发新一代虚拟现实设备,与此同时,游戏平台企业Rec Room已经成长为一家估值高达12点5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在刚结束的融资轮次中获得了1亿美元资金支持

今年三月,在众多意见领袖的推动下,Clubhouse迅速走红,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应用,成功打破了圈层限制,显著提升了“语音经济”的市场价值,而在此之前,除了那些伪装成“教育”或“知识社群”的音频产品外,其他同类应用普遍遭遇冷遇。

显而易见,元宇宙的广泛应用,在众多全球领先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核心城市,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为构建虚拟环境的核心支撑,同时也已经形成了一批熟悉元宇宙概念的核心用户群体。

Richer作为专注于海外市场的网络投资家,在考察了各式各样的创业计划之后表示,当前市场距离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产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毕竟,任何有望让使用者完全沉浸其中的元宇宙应用,都必须首先能够调动全部感官体验。

比如像在《黑客帝国》中那样享用牛排。不仅如此,还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平行世界中必须存在持续不断的时间进程,这样才能建立游戏中连续的社会秩序;其次,元宇宙环境里需要具备一套真实且可以交易的金融系统。Richer通过钛媒体App说明。

他对“元宇宙”相关产品形态的将来潜力抱有极大期待。人类一直向往平行世界,好奇心是天生就有的欲望。

元宇宙现已是众多科技巨头的阶段性追求,Facebook兼并Oculus、研发AR眼镜、探索脑机接口,均为此目标奠定基础。腾讯同样积极拓展,不少观察家视其终极愿景为“元宇宙”。根据先前公布的持股情况,Soul的投资股东里腾讯的持股比例最为突出。腾讯持有Soul股份比例很高,这表明腾讯在投资Epic、Roblox之后,对Metaverse和全真互联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显然,元宇宙体验的普及化,在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线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作为打造虚拟世界的底层架构,也已经拥有了一批了解元宇宙世界观的种子用户。

Soul这一社交平台,如今对其妄加任何定论,都显得十分轻率。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伴随虚拟世界相关硬件设备的持续进步,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将会不断改进。

5月11日,Soul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在调整了发行价格区间后,Soul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响,不过公司出于其他融资安排的考量,选择暂时搁置首次公开募股计划,这一决策也获得了Soul最大股东腾讯的赞同。有内部人士表示,Soul暂缓上市流程,并非因为与竞争对手发生了法律诉讼。首次公开募股期间遭遇民事诉讼的企业并非罕见,同行业者先前公布的文告原貌已被抹去,此类行为是否涉及诋毁,尚无定论。

该消息透露者还表示,Soul最初打算筹集两亿美元,实际在暂停前已经募集超过三十亿美元,但在即将上市之际,有新的投资者提议除了资金层面合作外,还希望未来能在战略层面共同发展,主要股东腾讯对此表示欢迎,这项战略合作计划预计将在下个月正式对外宣布。

Soul在宣布暂缓公开募股的信息中指出,公司预计很快会出现令人盼望的扩张,会促使众多用户尝试本平台,会将美好,热忱以及本真分享给大批Souler。

或许未来某天,社交元宇宙赋予用户的内涵,将远超“网络社交”的预期。元宇宙本身会演变出另一个层面的、融合了所有感官感受和时空认知的领域。届时,网络社交给予真实世界人类的,不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体悟和情感回馈,而是为人类开启了“另类生存方式”的选择。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