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反腐舆情进入官方主导模式,网络爆料断崖式降温
反腐败斗争中爱游戏最新官网登录入口,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是,反腐败相关信息传播逐渐由政府部门掌控。CFP 图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之后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成功,互联网金融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2014净网行动顺利推进……这一年互联网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
这一年,网络世界出现了哪些重要事件?公众意见领域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和转变?12月25日,国家网信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2014年度网络舆论状况分析会议。到场的学者们全都认为,2014年国内网络舆论出现了显著的、向好的积极转变,整体态势良好。
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强调,2014年,由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构成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与以互联网“自媒体”为形式的民间舆论场之间,相互之间的认同感有所提升。今年在国家公祭日、昆明火车站发生暴恐袭击等事件上,社会各界看法趋于统一。根据祝华新所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评估了八年间发生的160个公共事件,评估表明,体制内媒体、微博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这三个主要的舆论空间,对于政府在公共事件中的处置方式,其认可程度自2009年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3年出现过短暂回调,但今年已经创下最高纪录。
网络舆论的核心阵地转移到“三微一端”的移动平台;官方新媒体平台正朝着“集群”模式演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4年6月披露的统计,国内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增至5.27亿,通过移动设备接入网络的人群占比,首次超越了依靠个人电脑上网的用户比例。
网络生活彻底转向手机形态,由微信、微博、短视频及各类应用平台构成的传播阵地,构成了当前中国网络讨论的核心区域,这一观点由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的李未柠副院长助理提出。
信息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官民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呈现出新的面貌。2014年,社交平台在增强政府资讯的扩散速度、促进公众沟通以及影响舆论走向等方面,其作用日益凸显。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谈到,到2014年11月尾,我国政务微博经过认证的账号(涵盖新浪、腾讯两个平台)总计有27.7万个,涉及的用户数高达43.9亿,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务微博经过认证的账号有219个。2014年,共青团、公安、外宣、司法、组织部门的政务微博覆盖范围最广、互动最频繁,组成了政务微博的第一组。”段赛民说。
今后,“整体合力”对政务新媒体实现突破性进步极为关键,单打独斗的局面即将结束,而协同共进的模式将构成主流方向。段赛民这样表示。
传统媒体推进媒体整合;微博头部账号影响力减弱,社交媒体培养了一批独立内容创作者
移动互联网兴起,网络渠道与阅读方式出现显著变化,众多传统媒体正着力拓展微信平台及自有应用,推行内容的多终端适配、短时段传播以及多平台联动策略。
这款卓越应用的产品更新时间大约是二十两天,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激增迅猛,各类互动式微内容迅速传播开来,二零一四年期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既迅速又广泛,这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的看法,他特别指出社交媒体为众多自媒体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的资料表明,统计并非全面,2014年微博知名用户的发文数量从2013年的205222条减少到121199条,整体发文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用户活跃程度显著降低,并且有转向微信公众平台的趋势。
此刻,腾讯微信官方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微信公众账号的总数已经突破580万个,每天新增的数量达到1万5千个。由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威望日益提升,那些专门针对特定领域、体现个人特色、贴近普通人、拥有自主权的传播形式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本,正慢慢赶超微博上的知名博主,并且开始承担起新的民间公共讨论平台上的表达职责。这是李未柠所阐述的观点。
新闻网站和报纸依然是网上曝光事件的主要来源,网络曝光反腐败的情况出现了急剧的下滑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的监测结果揭示,2014年全年共有4783个网络舆论焦点出现,通过分析网络讨论中信息的出处发现,新闻网站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舆论焦点首次被披露的主要渠道,分别占到了53.1%和35.7%的比例,而微博平台上的爆料比例则从去年的7.5%降低到了今年的4.1%。
典型事例为“反腐舆论转为由官方掌控”。自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启用并开通网络举报途径后,该网站迅速显现出对网上反腐舆论的引导作用。李未柠还指出,网络曝光反腐现象出现急剧下滑。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通过网络举报而查处的腐败案件仅有51起,这一全年总数还不足网络揭露反腐败问题最活跃时期一个季度的数量(2013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为90起)。当前,网络曝光反腐败问题的模式已经从过去的“网络曝光后由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转变为“纪检监察机关公布后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另外,2014年,将近一半网络关注事件收到相关方回应,相关方不再回应的情况大幅降低(从2013年的四成七降至五成七),回应途径中,接受媒体采访最为普遍,比例高达四成八二,经由官方网站、社交平台等网络渠道回应的增幅显著,比例分别从三成二增至二成四六,从百分之八点八提高到一成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