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平台欠佳社交性差 国内社交游戏陷尴尬
社交游戏与社交网站(SNS)的结合堪称天作之合,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需要引入一些轻松的社交游戏来巩固用户间的社交纽带,从而增强用户的忠诚度,提升自身的收益;另一方面,社交游戏正需要SNS平台那庞大的用户基数来开拓市场。
中国社交游戏与网页游戏同在2008年起步,然而,与页游一路畅通无阻的发展相比,社交游戏在迅速走红后遭遇了成长的困境。运营社交游戏的社交网络平台不够成熟,以及游戏研发缺乏创新,这些都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展望未来,社交游戏或许会朝着与页游相似的道路发展,同时,SNS平台应当更加重视产品和渠道的多元化拓展。
社交游戏“社交”有名无实 发展遭遇尴尬瓶颈
2009年,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偷菜游戏吸引了超过一亿用户,全民参与其中,形成了“全民偷菜”的壮观景象。业界甚至将开心网视为中国的Facebook。然而,仅仅两年后,这种依托熟人社交关系的轻度社交游戏便开始走下坡路。当用户对现有游戏感到厌倦后,很难再有新的社交游戏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
开心网
因“开心农场”项目而广为人知的五分钟团队在B轮融资阶段遭遇挫折,无奈之下只得大规模进行人员裁减,目前仅剩20余人,而在此项目鼎盛时期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员工总数曾高达近300名。
国内众多社交游戏的设计宗旨在于促进玩家间的互动,这类游戏对参与人数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多人同时在线时,游戏体验才会更加愉悦。然而,若用户的好友均不在游戏内,他们往往会感到乏味,进而逐渐放弃这些游戏。为了提升游戏体验,不少用户选择创建多个账号,随意添加好友,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社交网络的混乱和破坏。玩家在游戏中并未实现增进社交的功能,最终很可能选择退出。
好友数量的多少并非社交网络服务的核心要素,而好友的素质及其带来的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这类游戏在社交功能上甚至不及普通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互动和关系构建。鉴于此,现行的社交游戏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依托社交平台进行推广的迷你休闲网络游戏。
实际上,国内知名的社交游戏企业如热酷、恺英、乐元素等,已经悄然开始转变策略,迈向了更为深度的网页游戏领域。可以说,那五分钟的滑铁卢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社交游戏市场的持续下滑趋势。
SNS平台缺乏社交性 无法保持用户黏性
社交游戏的衰退与社区平台的衰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社区平台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自2010年以来,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数量增长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现象对社交游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限制。
2010年后中国SNS用户规模趋向平缓
社交网络的繁荣程度决定其兴衰与否,然而,在我国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众多社交网络平台仅凭社交游戏吸引的用户基础并不稳固,真正能够维系用户忠诚度的,是社交网络的综合价值,这一点恰恰是国内社交平台所缺乏的。
Facebook设立了面向公众的第三方平台,此举相当于将众多开发者纳入其麾下,使他们能够开发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应用程序。因此,Facebook便转变成了一个在线生活空间,对每个人而言,它都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主页。这种战略极富前瞻性,然而对比之下,我国社交网络平台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团购热潮兴起时便匆忙推出团购业务;一看到招聘网站盈利,便急于研发招聘软件。
开心网上收入最高的两款游戏均由开心网自主开发,过去曾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由,拒绝第三方游戏的接入。这些核心社交游戏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吸引众多用户参与互动,然而,一旦用户对游戏失去兴趣,他们便会迅速离开该网站。人人网起源于校园网络,实行实名制,拥有类似Facebook的通讯录功能,但并未构建出相同的社交功能。微博作为新闻传播的平台,拥有丰富的资讯资源,然而在社交游戏及各类应用领域,仍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国内的社交网络平台若欲汇聚各类信息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打造成为全面的网络内容供应商,尚需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
大量游戏千篇一律无创新
在国内,众多人士热衷于追求短期利益,为了提升游戏的成功概率,他们盲目地模仿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作品,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产物。这种做法无疑对社区游戏的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开心农场”等社交游戏在兴起之初,同类产品较为稀缺,从而催生了“全民偷菜”的火爆现象。当时推出的社交游戏,比如《摩天大楼》,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随后社交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偷菜、养鱼、牧场、城市建设、咖啡经营、抢车位等题材几乎被挖掘一空,这些游戏在玩法上大同小异,画面质量上也鲜有显著提升。
开心农场
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用户分流,新社交游戏用户数量难以显著增长,昔日“偷菜”的火爆场景难以再现。随着时间的推移,SNS平台上的用户对社交游戏的兴趣逐渐减弱,社交游戏用户的减少很可能导致他们在SNS平台上的流失。由于社交游戏与SNS的用户互动性较强,用户的流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随着重度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兴起,轻度休闲社交游戏的用户群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散。
未来发展或向页游靠拢SNS注重产品和渠道
国内部分社交游戏企业正逐步涉足网页游戏领域,社交游戏与常规网页游戏的界限正日益变得不分明。这类新兴游戏虽仍基于社交网络平台,却相较于传统的休闲社交游戏,更注重竞技和玩家间的对抗,呈现出更为深入的游戏体验。
这种新型的“泛社交游戏”同样重视游戏内的社交元素,在游戏中,通常是社交网络中的朋友组建起一个公会,对抗其他陌生的玩家群体。玩家们不仅会在游戏中进行激烈的竞技,还会讨论各种话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抗。这种游戏模式打破了轻度休闲社交游戏难以盈利的现状,同时也为游戏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甚至可能成为社交游戏开发商摆脱困境的契机。
社交平台的发展趋势应更侧重于产品和渠道的拓宽,而非仅依赖几款乏味的社交游戏来维系用户粘性。为何国外的社交游戏开发商不自行运营,却选择依赖Facebook平台?原因在于Facebook的应用能够通过网页、手机等众多平台和渠道进行推广,这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打造一个成功的社交网络平台,务必打造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环境,并重视其产品及渠道的构建。如此一来,方能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包括资讯、生活方式等,进而让用户在该平台上享受到高社交密度,并成为稳定且长期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