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图片社交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5

近期我持续在琢磨关于图片社交的各种议题,原本打算搜集详尽的数据资料进行阐述,然而....总之,就先随意聊聊吧。

1、当我们说社交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观察我国市场曾取得成功的社交软件,如QQ、人人网、微信、陌陌以及YY(是否有人对此存疑?),可以发现,若声称自己是社交产品,那么至关重要的一个任务是:你应当助力用户构建或巩固人际关系。

那些最初使用QQ的人,彼此之间并无熟识,大家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我们之所以使用QQ,是出于孤独感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迁移到了线上。实际上,在QQ问世之初爱游戏app入口官网首页,并没有所谓的社交产品这一概念,QQ本身也未曾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一个社交工具。QQ的诞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而YY的兴起,正是因为它解决了初期游戏玩家之间的沟通难题,本质上也是对效率的提升。因此,实际上你会发现,无论是QQ还是YY,它们最初的形态出现的时间都早于Facebook等类似的产品。互联网产品的演变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首先,你需解决的是效率问题,随后才会着手解决孤独感这一议题。在此过程中,你吸引了众多用户,用户间的关系逐渐积累沉淀,随后你突然领悟到,原来自己已经打造了一个社交性质的产品!

2、什么是图片社交

圈内广泛流传的观点是,相较于文字,图片能够传达更丰富的内容,显得更为文艺和大气。滤镜、贴纸以及标签等元素,更使得用户在处理图片时获得愉悦的体验,即便是普通人也能轻松制作出高水准的图片。因此,图片社区无疑将成为下一个热点,正如Instagram所展示的那样。这个观点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合理,以“nice”为例,它通过运用多种图片处理工具吸引了众多用户,随后又通过一系列产品特性来推动用户之间建立联系——这构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产品策略。然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nice是否真的遵循了微信或人人等社交产品的发展轨迹呢?

这是一张以“nice”和“微信”为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图表。需注意的是,若以“nice”作为搜索关键词,其数据误差会相对较大。尽管如此,即便采用“nice”作为关键词,该曲线的走势依然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

我们不必对两个产品的具体参数进行对比,只需观察其发展趋势。在社交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并不会出现默默无闻却能大赚特赚的情况。只要产品持续上升,其关注度也会相应提升,但nice并非如此,甚至其发展的高峰期也极为短暂。因此,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那次融资之后,nice并没有像我们熟悉的那些社交软件那样持续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进行了三次校园深入调研,挑选了约25名来自一流、二流和三流大学的学生进行访谈,研究发现:首先,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QQ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微信(这一点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其次,男性学生几乎不使用nice和in这类词汇;再者,女性学生中,使用nice或类似图片产品的比例大约为10%;最后,使用nice(或类似图片类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图片编辑和添加美观的贴纸。女生一旦发现有趣的图片产品,便会产生下载的欲望,然而一旦感到厌倦,她们便会将其删除。

所以,nice是否算作一款社交应用?尽管它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角色,并为此不懈奋斗,然而,用户是否真的认同这一点?在我看来,至少目前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3、我们是否需要图片社交?

Nice的CEO曾言,“图片社交仅是外在表现,真正需求在于展示。”我深表赞同,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本质上都是一种传达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我认为,nice的早期用户在分享时尚服饰和品牌时,能迅速发现志同道合者,进而产生共鸣,建立起联系。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普通用户在nice平台上发现寻找志同道合者的能力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以兴趣为核心的社区来说,用户对特定事物的高度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中,即便大多数中国人,他们是否真的拥有自己的爱好呢?(喜欢打羽毛球能算作爱好吗?不,那不过是你众多不擅长的运动项目中,相对熟悉的一项罢了!)我认为截至目前,我国网民们正迫切地寻求缓解孤独感的途径,而那些过于高端的产品往往难以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

难道我们就无需图片社交的平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仅需要,实际上,分享图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表达手段。然而,市面上难道真的没有提供图片社交功能的平台吗?请参考下面的图片。

的确,我们始终活跃在图片社交领域,你的日常生活点滴,诸如穿衣、饮食、居住、出行,难道就没有分享过吗?那些你在美图秀秀中精心编辑的图片,又是发到了哪个平台呢?

中国广大网民并不缺少图片分享的平台,然而他们却迫切需要一些有趣的图片编辑工具。

4、标签图片社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垂直的细分社区?

若众人普遍认同QQ空间与微信朋友圈系我国最大的图片分享平台这一观点,那么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探讨,在这基础之上,是否可能形成更为细化的社区。以社区的定义为出发点,这一议题可转化为: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人们能够通过图片分享来建立或加深彼此间的关系?实际上,当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众多专注于图片分享的细分产品爱游戏ayx官网登录入口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例如食色等。从当前的产品形态分析,它将具备若干基础社交功能,然而,其在协助用户构建社交联系方面的效能尚显不足。此外,在垂直领域,一个显著的问题在于用户基数有限,这使得盈利变得相当困难。鉴于此,我认为目前探讨垂直领域的可行性还为时过早。

审视当下大部分图片类应用,我们发现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无非是些拼贴纸和简单的游戏,用户玩过之后便会弃之不顾。这些产品甚至无法称为社交软件,充其量只是图片编辑工具。因此,我们与其专注于特定领域,不如考虑如何创造出新颖的玩法,这些玩法或许能助人通过分享图片来构建或加强社交联系。或许这样的期待会更加切实可行。

以上,如果有问题欢迎指正;观念不认同,欢迎来PK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kedali

在知乎上,您可以找到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zhihu.com/people/bryansmart。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